返回书页

路就在脚下

关灯
护眼
第22章 傻到家了(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一个小时之后,一辆小翻斗车突突突地开进了西门日杂的院儿里,翻斗车前面的车斗里是装得冒尖地搅拌好的三合土。在翻斗车后面,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骑着一辆三轮板儿车,拉着四个建筑工人进了院子。板儿车停住后,那小伙子问:“谁是陆远?”

    “我是我是。”

    “我叫于立新,是建筑公司的技术员,邹经理让我过来帮忙。你就是陆远?”

    “于哥,辛苦你们了。”

    于立新走进南倒座,看了看地面又摸了摸墙,随后对陆远说:“没啥,你这点活儿在我们看来真不算啥。我这就叫他们铺三合土打地面,你这墙上原本就是新抹的水泥,这就省得清理了,直接洒水抹面儿就行。我带来的这几袋水泥和砂灰足够刮地面和墙壁了,待会儿我再让翻斗车送一车沙子过来。这点活儿,保证半天就完工。”

    “于哥,先不忙着铺地,我有个想法跟你说一下。”

    “你说,邹经理让我听你指挥。”

    “是这样的于哥,我跟邹叔聊天的时候吧,他说工地上夜班的师傅们,下班后想吃点可口的,再喝两口小酒。可等师傅们下班了,别处的店铺也都关门了。所以我就琢磨着,把这南倒座改改,在南墙上开个窗,里边摆上冷荤、主副食和酒水啥的。这样呢,师傅们下了夜班能吃口喝口解解乏。我这呢,既能多赚点儿,又不用黑更半夜还敞着院门儿,一举两得。”

    陆远刚说完,还没等于立新表态,那几个师傅就连连表示赞成。于立新笑着说:“成,这不叫个事儿,我先量量啊。”

    说完掏出盒尺量了量,随后用粉笔在南墙上画出了开窗的位置。画好之后,于立新回头问陆远:“瞅瞅这位置高低合适不?”

    陆远扭头喊了声:“姐、董姐,过来瞅瞅。”

    林巧玲和董丽娟过来之后,于立新的双眼顿放了光,都不用陆远跟姐俩解释,于立新就主动把在这个位置开窗的好处讲得头头是道。

    “嗯,就这吧。”巧玲说。

    “我看搁这挺合适。”董姐摇头晃脑地说。

    “那就是这。于哥,咱开干吧。”陆远拍板儿了。

    “好嘞,师傅们,动起来。”

    趁着师傅们准备的空档,于立新悄悄问陆远:“你姐叫啥?”

    “叫巧玲。”

    “哦,陆巧玲。”

    “不是,叫林巧玲,她不是我亲姐。是,嗯,反正她就跟我亲姐似的。”

    陆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跟于立新解释,因为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专业的事就得用专业的人来干,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立新不愧是技术员,施工组织能力杠杠的。在他的指挥下,只咔咔几下,南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窟窿。稍事清理之后,开始铺地洒水。小翻斗车也没闲着,突突突地跑出了院子,没过多久又突突突地回来,带回来的不仅有沙子还有一架木窗户。据于立新说,这是拆迁的时候从民房上拆下来的,正好废物利用。

    一个师傅咔咔几下把窗扇卸掉,随后几个人一起把窗户框镶进了窟窿里。叮叮哐哐几下之后,窗户框就被固定在那,随后又用木板支住。一个师傅拎着工具开始修改窗扇,另一个师傅骑着三轮板儿车回了工地,他是去拉玻璃和其他材料的。

    南倒座里也很热闹,一位师傅在给墙上刮水泥,一位师傅在夯地面。三合土在南倒座里铺了厚厚一层,小型砸夯机通电之后,就叮咣叮咣地将三合土砸得瓷实。

    看着忙前忙后的于立新和师傅们,陆远心中的感激无法言表。他抬头看看天,随后冲屋里喊了一声:“姐,我去买点饭菜,于哥和师傅们中午就在这吃了。”

    “瞎花钱干啥,咱这有冷荤,还有大白菜、肉馅也有,咱们包饺子。酒咱这现成的,啤的白的都有,我再炒俩菜,等经理和宏伟他们回来,咱们就下饺子。不用你出钱,这是为咱店做事。”

    林巧玲的话总能让陆远心里热乎乎的,可他没注意到,于立新听了巧玲的话之后,那笑容就没断过。

    “哥儿几个加把劲儿,小远是个实在人,又跟邹经理是亲戚,他没拿咱们当外人,咱就也不拿他当外人。咱们把这点活儿干仔细喽,地面越瓷实越好,窗户加快进度,争取今天就把窗扇都上好,省得小远晚上还得留心门户。活儿完场地净啊,把场地打扫干净,家伙事儿都收好之后,咱们饺子就酒。”

    “好嘞!”

    对于立新的话,师傅们反响很是强烈。其中有两个师傅经常来日杂买东西,林巧玲还帮他们热过饭。这两位师傅原本干活就挺尽心的,这下就更上心了。

    墙面的水泥上午就能刮好,至于地面就得等下午了。三合土的地面得等到凝固之后才能覆盖上用水泥、砂石料和水搅拌而成的混凝土。

    当赵德顺和李宏伟回到日杂门口时,哥俩都快不认识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