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生曼哈顿1978

关灯
护眼
第九百零二章 盲区(一)(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亚洲,香江。

傍晚~

九龙半岛,尖沙咀半岛酒店门前。

米国驻香江领事馆总领事托马斯·P·舒勒史密斯先生,面带微笑的向崔莹莹和从米国学成归来的罗庆仁博士握手道别后,上车走了。

崔莹莹双手垂立,看了一眼远方的夕阳,缓缓吐出一口气,转头对罗庆仁笑道。

“谢谢您能赶过来。”

“你这么说,就太客气了”

“若是没有今天这次机会,我想约见总领事先生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应该是我要感谢你才对!”

“呵呵~”崔莹莹从随身小包里拿出一张便笺纸,递给罗庆仁笑道。

“这是大卫让我转交给您的号码。”

“由于时差的原因,你们要稍晚一些才能联系上。”

“我先回去准备一下,晚上七点我们再见!”

“好的。”罗庆仁打开便笺纸看了一眼,小心把它收好,向崔莹莹再次道谢后转身走了。

。。。

十几分钟后,司机周礼文驾驶着轿车驶入了过海隧道。

崔莹莹坐在后排座静静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墙壁,心跳速度慢慢降下来,仔细回忆着今天的种种经历。

上午,她在领事馆里“偶遇”总领事托马斯,接受了下午茶邀请之后,一直想不明白他的意图。。

等她回到别墅里,立刻想办法联系上了管家阿克莱德,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讲了一遍。

很快,她就接到了来自奥迪斯·帕克的电话~

帕克先生在电话里询问了她和不托马斯总领事的对话,又询问了当时在场几人的细节表现,然后告诉她不用担心更不用紧张,他会妥善安排好一切。

于是在崔莹莹前往半岛酒店赴约时,“偶遇”了巴特莱教授的学生、大卫的学长罗庆仁。。

罗庆仁的出现,让托马斯总领事感到很意外~

但他在听完崔莹莹的“简单”介绍,又和罗庆仁聊过之后,崔莹莹观察到他的表情和态度似乎变得有些微妙。。

因为从崔莹莹通过帕克先生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位总领事托马斯先生虽然与马格·路德维斯曾在华盛顿共事过几年,但他与马格之间的私人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

马格因受到水门事件的牵连,被检控方的几十名律师联手送进了监狱。。

而这位托马斯先生,却能“见势不妙”果断辞去了一切工作职务,又悄悄联系了调查水门事件的检控方,告知了自己知道的“内幕”。。

所以,他这次愿意亲自过问这件事,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前几天在半岛酒店里举办的那次聚会非常感兴趣。

聚会发起人施罗特·罗斯柴尔德,其托马斯早就听说过无数次的。。

香江排名前十的外资银行高管和董事,都受到邀请参加了那次聚会。

而非银行业或非金融业的人士,虽然都想尽了办法参加聚会,却没有一人能如愿。。

在那次聚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那群人都聊了什么,就成了最近许多人非常关心的话题之一。

托马斯作为米国驻香江总领事,当然也会非常好奇施罗特突然来到香江召集那次聚会的真实意图。

但他根本没有机会结识施罗特,也没有可以帮他“解惑”的合适人选,只能试着通过崔莹莹这边从侧面打听一下。。

所以罗庆仁的“意外”出现,让托马斯感觉“眼前一亮”的同时,也为他带来了更多疑惑。。

罗庆仁和崔莹莹口中,提到的大卫·科尔曼。。到底是什么人?

施罗特为什么会主动送给他一栋别墅?

参加了那次聚会的人,在随后两天都在各自银行里开了几轮闭门会议,到底都在商讨什么重要的事情?

托马斯,暂时还没有答案。

崔莹莹和罗庆仁,两人也同样不知其中细节,只能比较含糊的给出了各自的猜测。

。。。

当周礼文驾驶的轿车驶出海底隧道,进入中环准备上山的时候,崔莹莹忽然开口说道。

“我们不回家了,先去附近的大商场买些新衣服。”

“好的。”周礼文观察着路面上的情况,把车缓缓转入轩尼诗道。

---

岛国,东京。

夜~

涩谷区。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让周末的夜晚渐渐“活”了起来。

无数年轻人走在涩谷车站附近的商业街上,偶尔还会看到穿着“奇装异服”的年轻人,在街边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嬉笑吵闹着。

已经年过四十的马拉特·波耶日涅夫,对于这种身边全是年轻人的吵闹环境略感不适应。

但现在才刚刚二十岁出头的尤里·奥洛夫,对于这种空气中都充斥着荷尔蒙气味的繁华商业区,感觉非常新奇和兴奋。

而“三人组”的最后一位木原信成,则成了两人之间的“润滑剂”~

他一边拉着尤里尽量不让他在人群中“掉队”,一边拉着马拉特,低声快速说着自己的想法。

“这里原来的名字是涩谷原,是武士涩谷氏的封地。”

“后来进入江湖时代,涩谷原以一条连接城区与郊外的主干道为中心,慢慢发展繁荣起来。”

“1885年,东京最重要的交通线路JR山手线-涩谷站正式建立,让围绕着交通枢纽JR涩谷站的这片区域,成了大量商家都在拼命争抢的商业地块。”

“你看~那就是东急百货商场,向前再走一点便是西武百货商场。。”

“西武涩谷店于1968年开业,刚开业就有爱马仕、圣罗兰等海外品牌陆续进驻店铺。”

“前面那条路,就是三井集团最近正在筹划开发的商业街。”

“这条商业街距离JR涩谷站的步行时间不到十分钟,附近还有。。”

“我们正前方的那栋百货大楼,就是涩谷Par。”

“能让全东京大多数年轻人聚集在这里,就是因为他们能再涩谷Par等商场买到国内外最流行的商品。。”

木原信成拉着马拉特和尤里,走到一个人流较少的路边站定,抬手指着远处的一栋大楼说道。

“你们看那边~”

“那是住友银行在这里设立的第一家信用卡便捷银行。”

“早在十几年前,岛国这边的各大银行就开展了信用卡业务。”

“但由于在岛国民众的传统消费观念中,提前消费的概念。。”

“所以最近十几年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量都很低,只有一些家庭富裕的年轻人喜欢用父母或家人的名字办理信用卡消费。。”

“不过,如果日元汇率真的能像老板预测的那样大幅度贬值,肯定会吸引来周边各国的”

“嗯!”马拉特眯起眼睛看向远处的住友银行大楼,以及在街上几乎随处可见的各家银行营业厅牌匾,微微点头问道。

“这里的房价如何?”

“很贵!”

木原信成从外套大衣兜里掏出一个记事本,看着上面的记录说道。

“如果把1952年的涩谷地区的房价均值设为100,72年房价最高时期这个数值约为3670。。”

“不过从75年开始,这个数值快速下跌至去年的最低点,约为1920左右。”

“所以,你才选了这里?”马拉特笑呵呵的追问道。

“是啊。”木原信成合上了本子,举目四望感叹道。

“其实早在二十多年前,各大财团的公司们为了让员工在企业内部找到归属感,兴建了一大批廉价职工公寓作为对老员工们的奖励。。”

“他们这些收入稳定的工人群体,前些年基本存够了购买改善住房的钱。。”

“于是随着他们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房价也从66年开始了又一波快速上涨。。”

“这里和旁边的目黑区,由于交通便利和购物方便,都是年轻人最喜欢居住地区。”

“所以,虽然近两年全东京的房价都在下跌,但这两个区小型公寓价格却没有下跌多少,反而是商铺和商用住宅的价格下跌幅度比较大。。”

“人口需求。”马拉特总结性的说出了一个经济学词语,转头对正在向四周看热闹的尤里笑道。

“嗯!”木原信成感觉很轻松的点点头。

“我们走吧~”

“去哪儿啊?”感觉自己又“开了眼界”的尤里,眨着大眼睛问道。

“你说呢!”

“难道你还想在这里过夜吗?”马拉特用力拍了一下尤里的肩膀,笑着与木原信成肩并肩走了。

尤里望着两人逐渐远去的背影,挠挠头嘟囔了几句,快步跟了上去。

---

纽约。

清晨~

曼哈顿,42街。

扫街人老霍克推着一辆四轮垃圾车,慢悠悠的走在晨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