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家父九千岁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一十六章:楚萧的千古妙计,穷疯了的百官,大明勋贵云集岳阳!(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朱高炽这番话说的非常有技巧,因为他明白楚萧他们这次做的事情皇帝很满意,所以朱棣绝对是站在他那边的。

于是,他这番话就等于直接将问题的矛头从楚萧的功过得失,引向了重建岳阳的问题上。

此刻再看朱棣,他也从岳阳城被毁的震撼中恢复了过来,而听完朱高炽这番话后,朱棣自然也知道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重建岳阳。

只是岳阳城何其辽阔,洪武年间也是历经五年时间才建造完成,现在大明虽然国力鼎盛,可一时间国库内也抽不出财力去重建那么一座城池。

想到头疼处朱棣只能开口道:“太子说的对,眼下的当务之急必然是如何重建岳阳,让百姓免于流离之苦。”

“你们有何良策进献?”

随着朱棣的话音一落,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皇帝奏对这是朝堂中的惯例。

但凡是遇到无法解决的事皇帝自然要询问群臣的意见,然而等他再看向殿下时却勐地发现人群里没了声音。

当然没人敢应答,要知道岳阳城那可是洪武时期才建立完成的,眼下大明国力确实有所提高,但始终有个局限性。

顺天城外的百姓目前连温饱都是问题,国库更是能跑马,在这种情况下群臣能有什么办法?

至于说如果要让勋贵集资修城那更是痴人说梦,这些脑满肠肥的勋贵,让他们赚钱可以,但想让他们花钱去救济百姓那不可能。

一时间,在场中也唯有解缙沉思了几秒,随后立刻朝般出奏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想重建岳阳城必然是耗资巨大。目前国库中非常空虚,工部恐无法担任此事。”

“若要解决只能请陛下降旨,让勋贵人家自愿集资,修建岳阳城!”

对于解缙的想法朱棣自然也知道,然而他这番话刚一出口,却等于是直接触怒了勋贵的利益,于是就在朱棣刚想下旨时只见满朝勋贵忽然集体站了出来。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是啊陛下!勋贵人家虽然有些钱财,可修建岳阳城耗资巨大,就算掏空家底也不可能修建的成啊!”

“陛下,目前我大明国力日渐鼎盛,正是回馈百姓之时。如若陛下有心,请陛下立刻降旨从国库拨银,修建城池!”

“陛下,岳阳百姓正活在流离失所中,请陛下降旨派工部重建岳阳!”

一时间,满朝勋贵纷纷开口请求朱棣下旨从国库拨银,然而这番话落在朱棣的耳中确实赤裸裸的羞辱。

耻辱啊,这就是他的官员,平日里吃的脑满肠肥,一旦让他们掏钱却比谁躲的都快,要知道岳阳那些可是大明的子民,他们竟然还在推脱?

想到这里朱棣下旨抄家的心都有了,可是他不能。

没别的,一旦要是彻底和这些勋贵撕破脸,那今后朝堂上的百官估计会百般和皇权作对。

“朕再问一遍!百官,可有良策进献!”

想到这朱棣只能再次开口询问,同时这一次他的声音都带上了愤怒的语气,可这次依旧没人应答。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朱棣只能掏空国库去建城时,一个激动地声音忽然响彻所有人的耳廓。

“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只见一直低头不语的李祺忽然匍匐在地上,大声说道:“陛下莫要担心。微臣回长安之前,楚爵爷已经有了重建岳阳城的办法,楚萧亲言,如若此法可行那不用我大明国库掏一文钱,岳阳便能重建!”

“并且,重建之后,岳阳百年内将再无饥荒困顿之苦,百姓自可安居乐业,甚至每年能向朝廷多缴纳十成赋税!”

顿时,随着李祺话音落下,龙椅上的朱棣都激动地抬起了头,同时朝堂下的文武百官也都纷纷愣住了。

紧接着,所有人脑海中都蹦出了三个字——不可能!

没别的,要知道岳阳那可是耗资巨大才建成的,就算是洪武年间都因此而耗费了大量的国驽,以大明目前的情况除非是掏空国库,否则根本别想。

可是李祺说楚萧有办法,更重要的是不用国库出一文钱,每年还能多缴纳十成赋税?

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于是在李祺话音一落之际,就连龙椅上的朱棣都坐不住了,而在经过了最初的震撼后朝堂下的百官瞬间爆发。

“胡闹!你这下官,莫要信口胡诌!”

“李祺!切莫信口胡言,重建岳阳可不是小事,不要因此动气坏了太孙和楚萧的声誉!”

“是啊,这件事绝不能信口胡来!”

一时间,满朝臣子都纷纷开口劝解,特别是朱棣,他在经过了震撼之后也立刻说道:“小子!你千万别胡说,楚萧真能有办法?”

这时朱棣脸上写的就是不信两个字,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在听到李祺的话后,他心里却隐隐感觉楚萧可能真有办法。

没别的,因为楚萧带给他的奇迹实在是太多了,可是重建岳阳那不是小事,所以朱棣说什么也不能信。

不过就在他也认为李祺是信口胡诌时,却见李祺忽然倒头下拜,随后大声喊道:“陛下!微臣没有胡言乱语!回朝之前楚萧他确实有言,他有办法做到这一步。”

“只要能做到,我大明必然不用耗费一文钱,这是真的!”

李祺听过楚萧的计划,所以他当然知道这件事大有可为,至于做法也很简单,楚萧的目的就是将后世修建码头贸易的方法,带入大明这个国度。

只要能够修建好码头,在没有水贼祸乱的情况下全国商贾自然会蜂拥而至,到时候百姓甚至不用耕地那都能赚得钵满盆满,向朝廷缴纳多余十成的赋税自然是九牛一毛。

至于如何将修建城池的钱财募集到,只要他说出这个办法还愁满朝文武会不掏钱?

楚萧的办法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将后世那套以码头为主要项目的商业,搬到大明这个时代。

要知道岳阳本来就是鱼米之乡,紧挨洞庭湖不说又紧密连接以湖广为主的四条大明水道,再加上运河这就是典型的码头城市。

简单地说,岳阳的水路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从岳阳出发在走水路的情况下足以抵达大明任何一座城池。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建好码头,何愁岳阳不会兴旺发达,至于前期投资的财力物力那会百般奉还。

但是李祺虽然了解这一点,满朝文武却丝毫不懂。

特别是朱棣,他深知道岳阳的贫苦,所以怎么能信这番话。

然而李祺的语气却是如此的坚定,再加上楚萧每次都是能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朱棣不信也想问一下。

于是朱棣沉吟了几秒后,还是直接开口道:“楚萧的计策是什么?”

朱棣开口了,堂下的文武群臣自然不能再说话,也就是在这时,李祺索性将楚萧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道:“回陛下!楚萧的意思是让满朝文武勋贵,自愿将钱财物力投入到重建岳阳城的事宜上,这样一来国库自然不用掏一文钱。”

这一次李祺说的很明白了,然而在场的勋贵听完后却都纷纷露出了索然无味的表情。

没别的,如果说他们愿意掏钱的话那之前还逼迫皇帝干嘛?

“啧...原来这就是楚爵爷的意思。”

“我倒是什么好计策!原来是这样!”

“哎!他闯了祸,还不是要让我等老臣来担当?简直是小伎俩!”

一时间满朝文物都开始喃喃自语起来,甚至是朱棣和朱高炽也都有些失望了,别的不说,要是能让百官心甘情愿的掏钱,那之前他们还着什么急。

想到这,朱棣随口说道:“楚萧说的简单,可满朝文武谁有那么多钱去投,最后还不是要国库来填充?”

这番话说出来朱棣已经非常失望了,因为他很清楚满朝文武的确有钱,可他们如何也不能心甘情愿的拿出来。

然而就在下一秒,却见李祺直接说出了两个字。

“入股!”

入股?

听到这两个字满朝文武都纷纷露出了疑惑的眼神,而朱棣也随之看了过去,也就是在这时只见李祺忽然双手抱拳,大声说道:“陛下!楚萧说的意思很简单!”

“只需要满朝的官员勋贵自愿掏出钱粮来注资修建岳阳城,那么投入的钱财自然按照比例来结算后期的花红。”

“至于说,如何分钱...”

花红?

听到这两个字在场的群臣都纷纷眼前一亮,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花红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投入一样生意,然后当成干股,到了后期有收益时就能分到钱财。

可是重建岳阳也能当成生意吗?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露出不解的神色时,只见李祺接着说道:“陛下!楚萧还说过,岳阳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地势非常得天独厚。”

“简单地说,岳阳东靠洞庭湖,又分别接壤湖广的四条大明水路。除此之外,南接运河,北接渭水之滨,可以说岳阳就是大明最大的水路交通要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