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关灯
护眼
第400章,声威赫赫的陈浩(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一个个将军无言以对,板着脸用沉默做出了答桉。

    要有好的方法早说了,现在是打打不赢,求和人家不同意,还能怎么办?

    难不成大日本帝国向他们投降?

    绝对不可能的。

    此情此景,寺内寿一忽然想到了饭田祥二郎那个家伙,他一定是对局势发展有所预料,才故意要求调回国内。

    饭田祥二郎逃避倒是容易,害的牟田口廉也替他挡了枪。

    连累整个十五军全军覆没。

    如果以饭田祥谨慎的性子来掌控十五军,一定不会出现现如今的情况,也许能挽救数以万计的精锐。

    该死的混蛋,世受皇恩,不知报国尽想着明哲保身了。

    寺内寿一完全忽略了自己事后诸葛亮。

    在那时候,有谁会想到十五军会败得如此之惨?

    饭田祥二郎想要保守收缩兵力,寺内寿一根本不答应。

    世上可没有后悔药给他吃。

    ……

    “总长,老头子是什么态度?”

    杜律明在打给他的后台参谋总长兼陆军总司令何应清。

    两人同属黄埔系。

    何应清在电话里说:“老头子非常震惊,反复问我日本十五军就这么完了?”

    杜律明沉默了一下:“总长,毕竟我们远征军惨败于敌十五军……”

    后面的话他不好再说。

    凑出来的十万远征军多为精锐部队,一战折损了五万,给敌人造成的损失并不多。

    结果有人整合了他们远征军的残兵。

    从弱小到强大一步一个脚印,最后以区区不足万人的兵力规模,彻底消灭了日本十五军。

    他们中央军与日军有三倍左右的差距。

    与新冒出来的川军团作比较,显得越发无地自容了。

    人是那一批人,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非常值得思考,反思。

    许多人都说是川军团武器好,把一切都归功于外物上。

    如此风险的不是自己无能,是客观条件不允许。

    可是去观摩的戴按澜并不这样说,据他所观察,那些将士们面貌变化极大,都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他们勇敢善战,熟练的掌握作战技巧,打起仗来非常拼命。

    即便不拿那么好的武器,也会是一等一的精锐。

    戴按澜认为是领导他们的人不一样,指挥官眼光卓越,制定了优秀的制度并执行下去,才有了如今的川军团。

    只是那样的制度不适合他们,因为到处充斥着贪污腐败的中央军执行不下去。

    杜律明的思绪有些跑偏了,他回过神来问道:“总长,与他们相处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呢?”

    远征军和占领了腾冲龙陵的川军团隔着怒江相望。

    此前他们是有想法索要回国土的,只不过还没来得及提。

    再者随着江面上通船,双方沟通联系多了,矛盾分歧不可避免的出现。

    去那头倒腾的人,有不少犯事儿被抓了。

    这些人的后台求到了杜律明面前,他找人递话说情,可对面不卖面子,搞得杜律明很恼火。

    那个川军团的陈浩跟戴按澜处得不错,还送过一批价值不菲的装备。

    双方做的贸易,也让杜律明获益匪浅。

    杜律明是觉得此人会不会有向国内靠拢的想法,他……反正总归是要看老头子的态度。

    何应清郑重其事的叮嘱说:“提醒你,可千万别招惹他们。陈浩那人是疯子,他都放话敢跟美利坚干仗,史迪威很恼火。”

    杜律明倒吸了一口凉气:“啊,这也太嚣张了吧!”

    他们吃着美援,恨不得抱着大腿喊爸爸。

    以川军团那点儿势力,居然敢招惹他们美爹,真不知说他们什么好。

    只听何应清说:“就是那么狂,不过狂人自有天收,咱别跟他们计较。

    老头子的意思尽量让着点,之前他们要求的通商,放开人口流动,都同意他们,不要刻意为难。”

    “是,是,我明白了总长。”

    杜律明等待对方挂断电话,才把话筒放下。

    他懊恼的叹了一口气,看了以后真的变天了。

    老头子都要依着对方,他又怎么敢对方闹别扭,不出事就最好了。

    之前军队垄断双方的交通,手下把川军团那头出售的工业品倒腾回来,轻轻松松赚取数倍的利润。

    当官的自然占大头,上上下下全都有。

    作为利益既得者,杜律明是不愿意开放的。

    川军团拿出来的净是好玩意,价格比洋货便宜,非常畅销。

    不过既然上面说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呗。

    杜律明盘算着得想个办法垄断交通,用收过路费的方式把钱收上来。

    反正该他们的,一个子不能少。

    川军团要求人口自由流动的目的,杜律明看得出来。

    毫无疑问那边有川军团会变得更富裕,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强,一定会出现大量拖家带口去的。

    因为缅甸的华人相对少,川军团招不到合适兵员的困难会迎刃而解。

    人口代表着能够扩大军队规模,川军团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杜律明摇了摇头,算了,他忧心个什么劲。

    现在要头疼,也是日本人头疼,听说泰国那边玩命的修筑防御工事,生怕川军团直接打过去。

    川军团的规模会膨胀,再有点野心……

    反正以后是老头子头疼,他杜律明不趟这个浑水。

    到时琢磨换个位置,不跟川军团作邻居就是了。

    国府上层琢磨着利弊,谋求着个人的私利,对于川军团取得的胜利选择了冷处理。

    不报道,不评论。

    他们管不住所有的嘴。

    报社陷入了狂欢,头版头条大篇幅的描绘,生怕人不知道。

    伴随着胜利的报道,川军团的名字再一次响彻大江南北。

    让所有人都知道了,有这样一支部队远征国外,打的日军溃不成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川军团在民间已经成为了胜利的名词。

    人们走上大街小巷为之庆祝,开口第一句话:“知道吗,到国外的川军团打赢了,把小鬼子烧成灰了。”

    “知道啊,听说俘虏就抓了好几万,小鬼子净吓尿了。”

    随着各种事迹的传播,川军团声威更上一层楼。

    为此后吸引人口迁移缅甸奠定了基础。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