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影含笑水含香

关灯
护眼
第140章 红尘惮(122)(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一边入情,一边寻找出路,我会不断的寻找,寻找“情感”的出口,如何能做到“有情”但不让“情”捆绊住自己,而是让“情”为自己所用?我相信,一定能找到一种办法的,也一定能做得到的。

因为,人间若无情,物质世界根本无法更好的运转起来的,他们制造了一股又一股潮流之风,这种风的力量可强大了,能推起千重浪,就是运用了“情”的力量。

潮流?感受力?

我突然又想起来了什么?

“昊然,我回自己的房间了。”

“那好吧,你就不喜欢陪我多说说话的。”

“总不能一下子把一辈子要说的话话全都说完了呀,得留着以后慢慢聊呀。”

我踏进自己的屋里,整理了一下思绪,想来理清潮流与感受力的关系。

不得不说,长这么大,我不是一个弄潮儿,但也不是一个跟潮的人,更多的时候,我是一个站在岸边看潮起潮落的人,我深知,我并未就此释然,因为我的体内的发动机还在不断的发能,好像必须要去做点什么?不然我浑身难受? “一杯浊酒,惯看春风秋月”? 对古人的做法我是怀疑的,他们真的做到了洒脱释然了吗?至少我是做不到的。

不过,做为一个在岸边行走了很久的人,这样以来,至少在我的视野中,能清清楚楚的看见了,有的人如何弄潮的?跟随在后面的一窝窝如蚂蚁般的人们又如何被一股又一股大浪卷走的?在潮流面前,我时常感觉到了一种‘江水留残月,画船悠悠东去也’的无奈感。

潮流,是世俗中的人们制定的一个个标准,形成了一股又一股的浪潮,向人们身边拍来,他们告诉你,你必须要去追随它,不然,你就是一个土包子;不然,你就被时代抛弃了;不然,你就只有死路一条。

我也时常听到自己内心里有一种声音他在呼唤我:“快跑呀,不跑就只能等死了。”

可我心灵深处又有另外一种声音:“跑什么跑?踩过了一浪,还会有更多的浪潮向我扑来,搞不好被浪潮给卷走了。”

幸好,关键时刻,是我的强烈的感受力发挥了作用,让我感觉不好的浪潮,压根儿懒得去追,就这样一直站在岸边,眼眼睁睁的看着很多很多的大浪从我身边滚滚东流去,以至于,我成为了世俗中人们眼中胆小鬼,怕死鬼,前怕狼后怕虎的没出息的人。

北里重消一枕魂,宫槐满路叶纷纷,就让那纷飞槐叶被风吹散了去吧。

我觉得追浪潮也如他们买股票一样,要先站面岸边看准了后再下海,平时,我宁愿做一位站在岸上的观光者,当终于出现了让我感觉好的,也刚好是我需要的一股大浪向我扑来时,我也会毫不犹豫的跳进世俗之海中开始踏浪,开始去追风,且一般都是一击即中的那种,很少后悔过,回望来时的路,我并没有摘过让自己后悔的果子,算得上是一位踩准浪潮前行的尘子。

在这其间,我也些许看清楚了世俗之海中的八爪鱼们是如何击起千重浪的?

他们第一步:就是将我们这些如蚂蚁般的尘子们关进一个个小笼子里,做一些无比枯燥乏味的事儿,目的就是将这些尘子们的感受力消灭掉,失去了自己是非判断能力。

他们马上实行自己的第二步计划:开始弄潮了,一个又一个的浪向人们身边拍来。

这些失去了感受力的尘子们,只要看见有几个人被拍的浪潮的高峰,那光鲜明艳的模样,仿佛进入到人生颠峰,羡慕得不得了,接下来的就是一窝蜂而上,名曰潮流之风,是很大的一股风,很可怕风。

一浪未息,再接一浪,一直这样拍下去,尘子们就是这样在一股又一股浪潮中玩命的跳跃着,直到生命的尽头,也不知所以然。

我做为一个站在岸边看浪潮的人,虽没被浪潮卷走,但日子也并不好过,时常有一种摇摇欲坠,不辨南北之感,我时常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到底想成为谁?到底有几斤几两重?是不是真的一文不值?我只是清楚的知道我不想成为谁,不想成为被浪潮卷走了的人。

我勉强做到了在自己的道里且行且安,也明白遇到一股自己想追的浪,且有能力去追的浪,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大多数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站在人间岸边的时光漫步者。其实挺好的,唯一的遗憾,这条路上没有理解,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赞美声,只有误解,冷漠,嘲讽,不屑,谩骂,毁谤等等,这就是悠然自得在时光潮流面前漫步的代价吧。

尽管如此,我依旧是一个不太喜欢跟潮流走的,潮流,真的不适合我,我的神经敏感,哪里能承受起那股强风,一股又一股风,去追风,受不了的。

走潮流之路,只适合神经大条的人,只适合感知力被消灭掉了的人,无论怎么冲击,都能随浪起舞,玩得不亦乐乎,对这些人,我是叹观为止,实在不敢靠近他们,怕他们天天跟一窝蜂似的,把我连根拔起。

我唯一的担忧的,还是怕自己为情所困,为“情”而不顾一切的跳到浪潮中去了,那样的我,是否能承受得起这一股又一股被八爪鱼们击起来的一股又一股大浪?还是一个未知数。

恐怕到时情未定,命都要了半条,这才是可怕的,昊然的姑姑是不是如此,为情跑到大沙漠里去了?回来时,情没追上,把自己弄得魂飞魄散了?

为什么人们会去追浪潮?为什么站在岸边的我偶尔也会不顾的一切去跳时世俗之海?我想还是“情”字未了吧,也许是因为我希望那个最真最纯粹的自己被更多的人看见吧。

我不知道其它人是怎么想的,至少对我来说很多时候之所以怕这怕那,怕老怕死,是因为一直以来:少有人接纳过那个最真实最纯粹的我,那个喜欢一个人呆着在想像世界里漫游的我,要让我一直停留在已知的具相的世界里没日没夜的干活,那种感觉就像一只被强行关在笼子里一只小鸟,日子久了会淹淹一息的,我无数次冲破了那个别人为我编织的鸟笼子,当我终于鼓起勇气想将那个最真的自己如一粒珍珠般显现在别人面前时,我看到的是一个更大的网斗,“扑”的一声,又将我网到笼子里去了,哪种苦苦挣扎的感觉真难受,于是,我学会了把最真的自己压到地下室里,也学着往外追求,这就像伤口下裹着的一层无比华丽的纱布,看似很好,实则里面在流血。

“为情所困“的人们,可能正是因为他们敢于展示最真实的自己,敢做最真实的自己,也曾有那么一双可爱的眼睛发现了他们纱布下的伤口,并接纳了它,于是,才愿意为他跳下尘世的火海,死而无憾,何其悲壮,这些人至少还有一颗求真的鲜活的灵魂,至少真真切切的活过一次,他们并不悲哀,更悲哀活着跟死了一样的在一股又一股浪潮面前拼死挣扎的“木偶人”们。

况且,我相信,总有一种解药,只要吞下了它,就能做在世俗的浪潮中将自己转动起来,但又不会沉沦下去,我想到解药是:还是先得不断的去开发自己左脑的世界,开发出更多软件来调和外在的硬件。

人生若如演戏,咱写把剧本写好它。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