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天下末年

关灯
护眼
第1296章 国体(10)(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政改大纲,对于中央官署机构的大致分划很明显。

不过,大纲也只是大纲,它只是用来向大周官僚集团表达国朝政改的决心,以及对国朝日后行政机构构建的铺设指导。

真正的细节,很多。

多到难以想象!

整个七月,大周朝廷各官署,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很多人第一次感觉时间过的如此之快。

繁忙,压在所有人的心头上。

中低层的官吏,看着领导们派发的任务,无奈长叹一气后,一头埋进那堆积如山的籍册之中。

高层领导们看着下面人递交上来的公文、批件,也只能一件一件的批阅。辖权内的改革事务,自己批定即可。而牵扯到辖权之外的公文,只能暂时留到诸府大议。

高诚同样也没有闲着,毕竟事关国体,自己也得时刻盯着,免得出了岔子。

但同样感觉心力憔悴!

事务,实在是太多了。

说起来,能留到自己处理的事务,没有一件小事。

阎象、严颜、蔡邕他们也不是解决不了,只是存在异议,需要自己来一锤定音。

可就这,自己都感觉很累,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要晓得,短短一个月内,由中枢府、大将军府、御史府牵头组织的府部大议,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十三次。

每一次,都需要处理下面的官员呈递上来的疑题杂难。

数目惊人!

最开始的第一次府部大议刚结束一个夜晚,第二次府部大议隔天就开始了。

以致于现在所谓的府部大议,在巨大的改革压力下,渐渐有了后世内阁的影子。阎象、蔡邕、严颜、钟繇、张松五人就没有离开过,吃喝常驻。也只有稍微缓口气的时候,才会回去休息一遭。其他部门主官倒是没机会常驻议殿,但也安排了副手来负责处理一部分。当三公都拿不下来的事,他们来也没用,还不如直接递到自己面前。

领导阶层都忙碌不休,很难想象到下面的官吏,又是怎样一番模样。

自己着实没想到一次政体改革,会如此忙碌。不过再想想,忙碌也未必就是件坏事。毕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政体变革是最容易出现乱子的,国家就此分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忙碌就忙碌吧!

想到这,高诚一抬头,看着眼前堆积的政务,无可奈何的叹了一气。

麻烦是自己给自己找的.....

好在,大周原本就是建立在废墟之上,所谓的承汉制,那也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很多汉朝的制度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了。

因此,政改所面临的难度也是最小的。不像那承平数百载、制度固化、阶级固化、礼乐思想固化的历史朝代,想要改革还得面临守旧派的全面抵制。

其实,政改开始后,自己想通了一个问题。

官僚阶级对此次政改,几乎没有任何抵制,金华殿大议上他们也没有表现出坚决的态度,很反常。虽说自己威望隆厚,但也不至于丁点反对的声音也听不到。

直到现在,才发现原来他们也在等待着一场新的变革。

国朝依承汉制,对于国朝所有官吏而言,不是一个好事情。

这倒不是说汉制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制度嘛,从古至今核心就没有变过。汉承秦制、周承汉制,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稳固统治。

但汉承秦制后,一边大肆批评秦制严苛,一边心满意足的拿着用。添添补补之后,就变成了汉制。

而今,国朝也要迈出这一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