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儒道赘婿

关灯
护眼
【143】告御状!天雄军杀良冒功!(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正滴咕着,秋荷突然表情一冷,以极快的速度张弓搭箭对准一处:“什么人?!”

路边草丛窸窸窣窣,走出来一个衣衫褴褛,身上还带着血迹的老者。

老者看见秋荷手里的强弓,突然惨笑一声,将背着的厚厚一摞竹板卸下,高声道:“要杀就杀,老汉倒在路上,也对的起我惨死的孩子!”

“惨死的孩子?”

秋荷皱了皱眉。

“怎么了?”

家仆装扮的吕含霜探出头来。

“碰着个流民而已,我马上将他打发走。”

秋荷生怕主子遇到危险。

而吕含霜眼尖,已经认出了地上那一摞竹板:“老人家要入京告御状?”

那摞竹板最上一块,正是刻着《大诰》二字。

而且看这形制,当是太祖建国后,送往各地的原始第一批。

“你们不是贼军派来的?”

老者愣了愣,没有回答反而又问了一个问题。

“你这老痴,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哪里那么多……”

“小河!”

吕含霜呵斥了一句,然后看向老者,表情温和道:“老人家,我们刚刚到达此地,为寻我家老爷而来,并不是你说的什么贼军。”

“这样么……好吧,老汉错怪了。”

老者松了口气,重新将地上的竹板背起,“老爷猜的没错,小老儿正是打算进京告御状。”

“老人家可知道,已经很多年没有过告御状的事儿了?”

吕含霜有些欲言又止。

“老汉知道啊,村正都跟老汉说了。”

老者并不觉得意外,反而紧了肩上的麻绳,笑道:“但总得试试啊,娃儿不能白死。”

“这……”

吕含霜张了张口。

庆太祖登记后,为维护统治,将“官民过犯”典型桉例辑录成帙,颁行天下。

其中明文规定,无论是贫贱富贵,白身官身,只要有被迫害之实,或有冤屈在身,都可携《大诰》进京告状。

《大诰》便是路引,见携此物进京告状者一律放行无阻,谁若阻拦,全家处死。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只可惜,初心是好的,后续的发展却不那么美好。

太祖死后,常有刁诈之徒身背《大诰》,大模大样地走进各个衙门,凌辱官吏,欺侮良善百姓,而无数的地方官吏又畏于‘全家处死’的下场,不敢进行任何阻拦。

最离谱的甚至发展到,内阁大臣告老还乡却被地痞无赖讹诈欺辱的情况。

所以不出所料的,这条特殊的政策被废止了。

当然,不是明着废止,毕竟是祖制。

方法也不复杂。

皇帝安排一个人假装带着大诰告御状,然后当着百官的面将那人斥责一顿,以‘冲撞御驾’为由下了大狱,百官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其中深意。

后来再有此行者,尽皆都是地方处理了,再没有过一次成功的桉例。

深吸一口气,吕含霜继续问道:“老人家,你说你的孩子惨死,还有那个贼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否告知我们,或许我们能帮上些什么。”

“娃儿……”

老者的情绪低落了一些,叹口气道:“从很多年前就是这样了,那天雄军的恶人经常会去十里八乡抓些青壮,有运气好的带着伤回来,几个月下不了地,运气不好的直接就杀了头……”

天雄军?!

吕含霜跟秋荷对视一眼,同时看到了彼此的惊骇。

“不是,我说老人家,天雄军不是在抵抗大虞的军队,保护你们的吗?他们为什么会抓庆人呢?”

秋荷打断老者,不解的问道。

“我一个庄稼汉哪知道,听里正说,这叫什么杀…杀良冒功。”

老者解释完,突然悲愤起来:“往年还好,一年也死不了几个人,可前阵子听说那贼军换了个头头,一来就杀红了眼,到现在各村各乡,已经被杀了几万颗头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