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关灯
护眼
第002章:中医诊脉(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其实,放眼当下,即便临床多年的中医,真正会诊脉的可能连一半都不到。

    很多中医,都只是做做诊脉的动作,装装样子罢了。

    至于诊脉高手,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张景略微想了想,还是决定直接坦白:“李老师,我还不怎么会脉诊。”

    李渔皱了皱眉头,问:“难道你们学校的老师没有教过?”

    “学得不太好。”张景艰难地挤出几个字。

    李渔微微摇了摇头,严肃地说道:“中医四诊之中,以脉诊和舌诊为重,脉诊更是重中之重。要当一名真正的中医,这个不学好可不行。”

    张景表情有些尴尬。

    李渔又问:“那你们《中医诊断学》课本上教的,寸关尺三部脉的定位方法总会吧?”

    说起理论知识,张景自然不在话下。

    于是清了清嗓子,立马背诵起来:“手腕高骨为关,从关至鱼际得同身之一寸,故名寸部。从关至尺泽得同身之一尺,故名尺部。阳出阴入,以关为界,故名关部。”

    “具体的定位方法是,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上方靠近腕关节处为寸,关后方靠近肘端位置为尺。”

    李渔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继续问道:“基本持脉手法呢?还有印象吗?。”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附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中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

    李渔听完后,点了点头,心道:原本以为张景的基础会很差。现在看来,至少理论知识还是蛮扎实的嘛。

    就在此时,敲门声响了起来。

    “请进!”李渔对着门外轻轻喊了一声。

    一个中年男性患者推开门,东张西望地走了进来。

    李渔让张景将方凳移到诊桌前,鼓励道:“诊脉的时候,把心沉下去,时间可以长一些,仔细体会指下感觉。”

    “请坐!”张景定了定神,招呼男患者。

    “医生,我……”男患者刚刚落座,便准备说出自己的症状。

    李渔连忙制止了他:“你好,请先别说话,待我们诊完脉后再询问你。”

    患者“哦”了一声,立马闭上了嘴巴,只剩满脸的狐疑。

    “张医生,开始诊脉吧。”

    对于称呼的突然改变,张景先是微微一愣,不过立马明白过来。

    毕竟在患者面前,当然是这样显得尊重。

    “请将左手放上来,手心朝上。”张景不紧不慢的说道。

    男患者依言将手腕置于脉枕之上。

    张景伸出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照标准定位法,分别定好寸关尺三部。

    为了让心完全静下来,张景索性闭起了双眼。

    先是总按,也就是三指平齐,同时发力,先轻,后重,再换以中等力度。

    随后,又采用单指分别点按,同样是运用举按寻三法。即轻举,重按,中寻。

    张景努力回忆起十二种常见脉象的特点,细细甄别每一部脉象情况。

    同时,李渔也在一旁悉心指导。

    不知过了多久,张景终于慢慢睁开了眼睛。

    轻轻放下手,点头示意:“可以了。”

    李渔嗯了一声,微微颔首。

    接着,便开始亲自为男患者诊脉。

    张景在一旁仔细地观察,发现他表情气定神闲,指法极其娴熟,一看就是诊脉高手。

    两只手加一起,总共用时大约为五六分钟。

    诊完脉,李渔对张景说:“现在,可以说说你的脉诊结果了。”

    “应为浮弦之脉,《脉经》有云: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为浮脉。又云: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为弦脉。我诊此脉,浮于手下,轻取即得,且如张弓之弦,重按则减,故应为浮弦之脉无疑了。”

    李渔笑了,这小伙子,果然一点就通……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