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关灯
护眼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老熟人(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安家庄,是个好地方,拆迁前,我曾经亲自奔走过,实地探寻过一户户村民,了解他们的心声,在知道他们对于拆迁安置,十分憧憬的情况下,就把所有的情况,汇报给了区里,这次,拆迁安置动员的成功,离不开区里,也离不开公社的干部们,一次次走访!”

李峰掏出了第一次来安家庄时,所带来的小笔记本,翻开后,里面一页页,都记录着当时和村民们的谈话,本子随后就被孟主编接了过去,大致翻看了看,递给了负责的编辑报道的人员,。

所有人安家庄的村民,再次见到他,很多人都认了出来,只是,没想到身居主位的年轻人,竟然是轧钢厂的副厂长。

面对采访,面对记者挂在脖子间相机的镜头,李峰丝毫不虚,他早已在各种场合说过各种场面上的话,有镜头的,没镜头的,甚至不懂打草稿,就知道该怎么配合宣传工作。

哪怕当初在大会堂门口,作为小车队队长,面对各家报社记者,内外的记者,都能

“工业现代化,离不开工人农民还有同志们万众一心的努力,必须把心拧成一股绳,才能把我国打造成工业强国,作为轧钢厂干部职工的一员,首先就要听取群众呼声!”

“之前,咱们轧钢厂分过一次房子,但数量少,面积小,那次分配结束后,职工们反馈的信件,一封又一封,都很急迫,询问厂里什么时候再次建家属房,可见对于房子的盼望,已经到一个比较急切的地步!”

“职工们,一家五六口,七八口人,挤着逼仄的房子,还都是以往的,四五十年的房子,年轻一点的,也需要新房,结婚生娃!”

“那作为厂领导,首先,就是要减轻他们的包袱,好让他们轻装上阵,只有厂里主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让职工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业建设的浪潮中!”

“啪啪,啪啪,哗啦啦!”

村民们能听懂么,恐怕,大部分,他们都听不懂那位年轻的李副厂长,究竟说的是什么,但完全不影响他们跟着鼓掌。

李副厂长,把家属区的选择地块,从麦店村,更换到了安家庄,那对他们来说,可真的算是逆天改命之举。

除了党和政府,全场那就属最感谢他,也很庆幸,当初这个年轻人过来谈话时,大家都嘴上把门了,说的都是好话,没有跟麦店村学习。

“说的好,咱们李副厂长不愧年少有为的称号,这番话反应了厂里的情况,也反映了京城里的现实情况,区里也发现了,居住情况,对于东城这边来说,是一个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工业农业,需要齐头并进,这一次,轧钢厂的工人们获得了家属区,农民获得了进城的机会,可以说双方都得到了实惠,我希望,咱们东城,未来的单位,向红星轧钢厂学习,向李峰同志学习,让工人安心生产,让农民,改善生活!”

动员会顺利结束,各部门负责的领导,在合影后,一个个先行离开,报社拿到了今天晚报的头版新闻,赶着回去撰稿,和李峰招呼后也离开了。

而一切,留在现场的李峰,看在了眼里。

作为轧钢厂的负责人,他是没有率先回城里,而是和这些办事员一样,监督着搬迁的进程。

“同志怎么称呼?”

看着村民们争先恐后把东西往车上搬,闲来无事的李峰,看着忙的屁都没空放的办事员,掏出了口袋里的香烟,递过去一支。

“哦,李副厂长,您好,我叫杜飞,东四街道办的!”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