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红楼之薛霸王

关灯
护眼
第150章 皇三子刘晖(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薛蟠与贾珍见过礼,回到厅上坐下,笑着说道,“珍大哥满面红光,可是有什么喜事?”

贾珍笑道,“今日北静王爷招我过去,要保举我做九门提督,我推辞不过,只能应下了。”

薛蟠连忙恭喜道,“小弟早知道珍大哥非池中之物,之前蛰伏,只是待时而发而已。”

贾珍自矜道,“文龙谬赞了,我这不过是被赶鸭子上架而已,上任之后,能不能把差事做好,现在还未可知呢。”

薛蟠笑道,“以珍大哥的能耐,区区一任九门提督,能有什么错处?”

九门提督的职责,相当于后世的武警部队,不过因为京城衙门众多,九门提督的管辖范围,有许多是与顺天府重合的。

贾珍若是能和顺天府打好关系,这一任九门提督做起来,确实没有什么困难。

何况,贾珍自身背靠宁荣二府,上面不仅有北静郡王的扶持,宫中还有德妃贾元春,在朝中也不是没有根基。

而且,贾珍之前虽然没有在朝为官,但是作为贾府的现任族长,负责宁荣二府对外交际,在朝中也经营有一份人脉。

北静郡王应该也是看重贾珍身上的这份人脉,才卖他这么大一个人情,保举他做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说起来没有一镇总兵、一省总督威风,但也是一个正二品的官职,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做的。

贾珍要不是有三等将军的爵位,又有宁荣二府在朝中的余荫,这样的好事,也轮不到他。

九门提督的任命虽然还没有正式下来,但是北静郡王既然开了口,此事就有七八成了,只要永昭帝和内阁,没有人反对,这件事就不会有大的差池。

所以,此时的贾珍,颇有些志得意满,对薛蟠的态度,都在不知觉间,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此之前,贾珍和薛蟠都是平辈相交,薛家此前虽然落魄,但是薛蟠进京之后,经过一番谋划,已经撑起门楣,反倒是贾珍,身上空有爵位,却无实职。

现在一朝翻身,成了正二品的朝廷大员,官凭虽然尚未到手,但是姿态已经摆了起来。

薛蟠入朝为官两三年,几经谋划,现在更是一人身兼三职,但是官阶不过正五品,官职不过是区区长芦盐政同知。

官袍的颜色依然是青色。

而贾珍之前就因秩同三品的三等将军爵位,官服乃是绯红色,现在做了九门提督,官职升到了正二品,官袍前面的补子,都要从老虎换成狮子了。

难怪贾珍得意忘形。

要是让薛蟠陡然升任二三品高位,即便他两世为人,也难把持得住。

虽然此事尚未最终敲定,宁国府不会大摆延席,但是贾珍兴致很高,还是拉着薛蟠,痛饮了一回。

薛蟠很好地承担了捧跟的角色,对贾珍在席间的自夸,附和有加,让贾珍心胸大畅。

薛蟠也没有忘记自己此来的真正目的,瞅了空子问道,“小弟回京这几日,一直没见到琏二哥,不知道他去哪里了?”

贾珍还真知道贾琏的去向,回道,“他是被大老爷指使着去平安州了。”

荣国府自二代荣国公贾代善逝去之后,府中在军中便没人再担任实职,不过两代荣国公在军中经营多年,仍然积累下不少门生故吏。

平安州节度使,和粤海将军,就是荣国府现在在军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脉。

贾赦虽然没有在军中担任实职,身上毕竟还袭着一等将军的爵位,在外边代表着荣国府的门面,荣国府在军中的那些人脉,也都由他来维持。

平安州地处西北边关,贾赦这个时候,指派贾琏去那里,不知道有什么事。

在《红楼梦》文本中,就提到过贾琏前往平安州做事,不过没有具体交待所为何事。

不过,荣国府作为京中权贵,私下交通外藩军镇,本就是忌讳,若是让皇帝得知此事,必会在黑账上记下一笔。

薛蟠听闻贾琏的行踪,便没有再多问。

陪贾珍喝了个痛快,贾珍最后醉醺醺的,被扶到夏竹的院子,薛蟠喝了一晚醒酒汤,在厅上又做半晌,醒了醒酒,才自行离去。

薛蟠现在和宁国府,也算是通家之好了,往来没有那么多忌讳。

北静郡王既然要拉拢贾珍,主动提出为他谋求九门提督之职,自然不会反复,并且还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此事办妥。

正好近几日,永昭帝心情舒畅,北静郡王的保举,在永昭帝这里没有遇到阻碍;永昭帝既然已经首肯,内阁自然也不会多事,于是贾珍接任九门提督的任命,没过两日,便颁布了下来。

永昭帝心情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朝鲜国使团的觐见。

朝鲜国自打前明末年,在满清兵戎威逼之下,背弃中原王朝,成为满清的附庸,至今已经七八十年了。

刘汉立国以来,由于山水相隔,与朝鲜国一直隔绝,虽然两国之间这些年来暗地里有一些消息沟通,却始终没有建立起官面联系。

现在朝鲜国使团主动前来觐见,要与刘汉帝国重新确定藩属关系,可以算是刘汉帝国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大事!

刘汉帝国作为中原正统王朝,虽然也有一些藩属国,诸如安南、琉球之类,但是安南近些年也不太平,以至于刘汉帝国要在广西布置重兵,由南安郡王坐镇,以备不测。

琉球也因为饱受倭寇、海盗袭扰,国境不宁,好多年不曾来觐见朝拜了。

朝鲜国使团此行,不只是永昭帝继位以来,第一次有外国使团前来觐见,甚至在万靖帝在位的时候,也未曾接待过此等规格的使团。

朝鲜国使团的主使,乃是朝鲜国王次子。

在朝鲜国王病体沉重,无法轻动;王世子有恙,不好出使的情况下,由王次子主使,已经算是朝鲜国能够派出的最高规格了。

这一点,不只是朝鲜国使团在国书上,有详细的解释,亲自出使朝鲜国的陈海龙,也有奏报说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