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红楼之薛霸王

关灯
护眼
第144章 蒸汽火车成(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刘汉仪制承袭前明,朝鲜国的仪制,同样模彷明朝,所以双方真的是一衣带水的兄弟之邦。

朝鲜国王子李昑,如果不特别介绍他的身份,说他是个华夏人,不会有任何人怀疑。

李昑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官话,甚至比薛蟠这个江南人士的口音还要正宗。

两个人交流起来,完全不存在任何障碍。

薛蟠作为后世人,对朝鲜国的后裔大宇宙国,带着一些习惯性的偏见,但是此时的朝鲜国,却远没有后世大宇宙国民那么狂妄自大,在中原王朝面前,姿态摆得很正。

李昑此次远渡重洋而来,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代表朝鲜国,与刘汉帝国重新建立邦交藩属关系。

朝鲜国苦满清压榨久矣,单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无法与满清抗衡,想要摆脱满清的辖制,唯一的途径,就是找一个更强大的靠山。

一衣带水的中原王朝,就是朝鲜国最佳,也是唯一的选择。

刘汉帝国想要彻底解决满清的威胁,把朝鲜国拉到自己的阵营来,也非常有必要。

退守祖地的满清,这几十年来,之所以始终保持着对刘汉帝国的抗衡之势,有四大原因。

其一,满清在这些年里,一直人才不断,使得民族战力得到了延续、

其二,满清与蒙古建立起了牢固的联盟关系,虽然下面的部落之间,时有攻伐,但是大体上保持着合作态势,共同面对刘汉帝国这个强敌。

其三,满清当年退守祖地,虽然是在面对刘汉帝国的强大攻势之下的无奈选择,不过却是主动撤退,撤退的时候,不仅从京城周边,劫掠走了上百万的汉人民众,同时也把京城积累了几百年的财富收刮一空,让满清即便是退守白山黑水,依然富得流油。

其四,就是始终保持对朝鲜国的辖制,这些年一直在从朝鲜国抽血,不仅强令朝鲜国每年缴纳巨额财物,同时每次对刘汉帝国开战,都会从朝鲜国抽调大批民众,充当炮灰。

满清本族人口,其实非常少,要是没有当年从京城周边劫掠的大批汉人民众,以及从朝鲜国抽调的人手,是不可能维持二三十万的军队规模的。

不过,刘汉帝国自立国以来,就饱受小冰河期影响,北方诸省灾患不断,好在幅员辽阔,还有南方诸省的补充,国力才得以维持。

满清祖地所在的东北,地处比刘汉帝国北方各省更靠北,受到小冰河期的影响更严重。

所以,这些年来,满清其实也是在苦苦支撑,已经处在崩溃边缘了。

现在朝鲜国主动投向刘汉帝国,算是斩断了满清的国力的一个重要补充来源,势必会加快满清的崩溃。

薛蟠虽然对满清的内情,了解不多,但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道理,还是懂的。

所以,对李昑,薛蟠表现得十分热情。

先在天津城内的长芦都转盐运使司衙门,为李昑一行人,召开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天津城现在的发展水平,虽然远比上后世,如今只是因兵设城,城内还只是一个大兵营,没有什么商业氛围。

不过,薛蟠上任长芦盐政之后,在改革长芦盐政的同时,也为天津城,吸引了许多商业机会。

薛家商号在天津城内大肆扩张,短短一两年间,就在天津城内开办起了诸多产业,极大地活跃了天津城的商业氛围。

因为薛蟠在长芦盐业公司治下,大力发展海洋渔业,使得天津城,成为一座渔港,每天都有数万斤新鲜海鱼,从天津起运,发往京城;另外还有十数万斤的咸鱼、鱼干,销往周边州县。

这让天津城,如今最不缺的,就是各色海鲜。

有许多京城的老饕,为了品尝到最鲜美的海味,会特意从京城来到天津城。

薛家商号,特意从江南、西南、中原各地,重金聘请来十几位名厨,在天津城内,凑齐了天下八大菜系,把天津城打造成了一个以海味着称的饮食大城。

薛蟠作为天津城内,官职权势最大的官员之一,又以钦命接待使的身份,招待朝鲜国使团,一声令下,薛家商号治下酒楼,自然纷起响应,所以这场宴席,可以说是汇集了南北名厨,倾力打造。

让李昑这个小国王子,见识到到了华夏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朝鲜国使团在天津城修整一天,第二天一早,便在薛蟠的亲自陪同下,走铁路前往京城。

这个时候,已经是永昭六年的九月中旬,早晚秋凉,运河上开始结起薄冰了。

虽然仍能行船,但是水路终究不比铁路便捷,况且这些时日,正是南方各省的秋季赋税运往京城的紧要关头,运河上行船首尾相接,航速愈发缓慢了。

天津与京城之间的铁路,是有长芦盐业公司出资建设的,专用于盐业公司的食盐、海鲜运输,有了这条专线铁路,才保证了长芦盐业公司船队捕获的大量海鱼,能够及时供应京城这个百万人口的庞大市场,达成效益最大化。

并且,京津铁路专线,也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条蒸汽动力的铁路专线。

从薛蟠起意修建铁路开始,就已经命令工部的能工巧匠,制造蒸汽机。

蒸汽机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以刘汉帝国现如今的科技水平,要建造出来,并不困难。

刚开始建造出来的蒸汽机,由于动力有限,并不能用于铁路,而是按照历史上的用途,主要用在煤矿上,用于矿洞的通风、排水,以及煤炭转运。

经过不断的改造,前段时间,终于有动力足够的蒸汽机被建造出来,被薛蟠亲命,首先用在京津铁路专线上。

这一台蒸汽机火车头,马力其实也并不是很强,只能拖动一节车厢,载重量不过五六吨而已,时速也只有三四十里,甚至还比不上快马加鞭的速度。

但是,刘汉帝国因为缺少养马地,所以马匹十分珍贵,之前的铁路,需要马匹拖拽牵引,是制约发展的一大因素。

现在建成的蒸汽机火车头,虽然尚显简陋,但是却已经相当程度地,释放了运力。

蒸汽动力火车在京津铁路上通航,也成为这几个月,京城的一件大事,甚至惊动了太上皇万靖帝,与当今圣上永昭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