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红楼之薛霸王

关灯
护眼
第139章 姐妹学八股(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薛蟠回来,看到众姐妹和贾宝玉在林如海指导下,做的八股习文,已经林如海针对每篇习文做的点评,他虽然不明其意,却从中琢磨出一个商机。

贾宝玉和众姐妹,都是才刚开始学习作八股文章,文力都颇稚嫩,不入方家之眼。

不过,贾宝玉和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薛宝琴等姐妹,放在后世,也都是学霸级别的人物,聪明才智远在普通人之上。

所以,哪怕是他们的习文,对普通人而言,也拥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别的不说,薛蟠在西山煤务公司、西山工业基地、长芦盐业公司、开平煤矿等地,都开办了免费的学堂,供适龄孩童读书识字。

薛蟠的长远目的,是想从这些矿工、盐户子弟中,培养出一些读书人,未来若是科举有成,得以跻身官场,以薛蟠在他们中的威望,必能成为薛蟠在官场的一大助力。

为此,薛蟠不惜重金,请了不少秀才,乃至举人,在学堂任教。

可是,这些人的学识水平,和林如海,还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如果在这些学堂就读的矿工、盐户子弟,能够有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习文,作为参考,即便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少也会有些进益。

于是,薛蟠便拜托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薛宝琴等姐妹,把她们每次被林如海批阅点评过的习文,整理出来,排版印制成书。

一方面通过薛家商号的书铺,发往各地销售,一面也免费提供给各处学堂,作为学堂学子的教辅资料。

实际上,薛家商号,早就在做教辅资料的生意了,尤其是前年宛平、大兴两县的县试、院试、府试,顺天府的乡试,以及去年的礼部会试,和最后的殿试,薛家商号都通过关系,第一时间取到了中试的文章,以最快的速度印刷成册,颇为畅销。

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薛宝琴等姐妹,过去两年,算是完整地经历过一次县试、院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中试文章的洗礼,见识到了这个时代读书人中的佼佼者。

虽然科举考的八股文,不能代表一个人真正的学识。

但是既然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连科举都考不好的话,也难称得上真正的读书人。

林黛玉等姐妹,本来对科举八股,也没什么兴趣,毕竟她们身为闺中女孩,又无法亲下科场,就算八股文作得再好,也难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不过在参与到过去两年的一系列科举考试中试文章的编排工作之后,看到那些不论考题再偏再怪再难,也总能自圆其说的锦绣文章,尤其是后面的乡试、会试、殿试三场,中试文章都是层层选拔之后,优中选优的,连林黛玉等姐妹看了,也不得不叹服。

于是心中也起了一些与之争锋的念头。

尤其是林黛玉、薛宝琴,因为西洋文学得最好,看多了薛蟠收罗来的西洋书籍,受到了一些西洋资产阶级女性自由思想的影响,心中埋下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观念。

所以今年听到林如海在辅导贾宝玉,林黛玉才主动要求旁听。

贾宝玉被她们彻底比下去,众姐妹犹不满足,因为她们的眼界,已经薛蟠的有意引导,已经不再局限在荣国府之内,而是开始放眼看世界了。

是真的想要和天下男儿比一比,证明女子在读书作文上,不比男人差。

所以,一开始薛蟠提出把她们的习文印刷成册,对外发售,林黛玉等姐妹还不太愿意。

因为她们毕竟才刚开始学习作八股文,现在作出来的习文,自己写的时候,自以为不错,但是经林如海一点评,就漏洞百出了,难入方家之眼。

不过,薛蟠却说,“如此正好!这本《八股作文大观》,可不是只出这一册,而是要根据妹妹们的学习进度,每隔一个月就出一册。

“妹妹们现在的文章虽然尚显稚嫩,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相信,妹妹们的文力笔力必定会有显着的提高。

“而这种提高,正好能从连续推出的《八股作文大观》中体现出来,从而让习读此书的学童,也能够由浅入深的,体会到八股文的奥妙。

“妹妹们过去两年,也是看过从宛平、大兴两县的县试,一直到礼部会试的历次科考的中试文章的,其中自然是会试中试者的文章最好。

“但是,要让妹妹们刚开始学习作八股文,就以会试中试文章作为范例,想必以妹妹们的学识,也力有未逮吧。

“这部《八股作文大观》,针对的群体并不是已经进学的秀才、举人,而是刚刚完成开蒙,才开始学习作八股文的小学生,妹妹们的习文,正适合他们的水平。”

林黛玉等姐妹听了,才同意把自己的习文交出来。

不过,她们毕竟都是闺阁女子,闺名等闲不能为外人所知,更不用说印在书上,散布天下了。

所以,在薛蟠的提议下,林黛玉、史湘云等姐妹,都给自己起了一个别号,用在《八股作文大观》的署名上。

本来,众姐妹住进大观园之后,贾探春便会一时兴起,在姐妹中组成一个诗社,众姐妹都因此起了一个诗号。

现在薛蟠给姐妹们找了许多事情做,让她们一时之间,竟然想不起组社的事情来了。

正好这次,因为集成《八股作文大观》之事,姐妹们都起了别号。

为了掩饰自己闺中女子的身份,林黛玉自然不能再给自己取“潇湘妃子”,不过因为她就住在潇湘馆,又最爱院中的那丛绿竹,所以还是以“潇湘”为号,不过名为“潇湘君”。

贾探春住的秋爽斋里,种有几株梧桐芭蕉,于是便自号“蕉下客”。

薛宝琴和薛宝钗一起住在蘅芜苑,薛宝钗现在一门心思做大家闺秀,对姐妹们的游戏不甚上心,这次就没来参加姐妹们的学习,所以取号的时候,就没想着她,薛宝琴就占了原本属于她的“蘅芜君”的名号。

史湘云现在虽然住在了原本属于贾宝玉的怡红院,却没有取什么“怡红公子”的名号,而是以史家原有的一处楼阁“枕霞阁”为号,取名“枕霞旧友”。

贾宝玉则被随便称作“富贵闲人”,也在《八股作文大观》里凑了个人数。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