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系统让我拥有百亿流量

关灯
护眼
第十五章 上京东(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马哲首选的是京东平台。

        毕竟国内的高消费人群,大多还是京东购买的。

        京东有两种店铺形式,一种是自营渠道,需要和京东的小二(又称采销),把品牌ppt弄好看点,谈入驻。

        入驻完之后,可以直接发货到京东的自营中转仓,中转仓再调配到全国各大城市仓。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地方隔日达,甚至部分地区当日达的原因。

        另一种的话,叫做京东pop,类似于天猫店。

        两者之间,对于商家的资质要求其实没什么区别。

        对消费者而言,其实最大的不同是就是收货时效。

        而对于商家来说,差别就大了。首先自营渠道,是京东的亲儿子,所以流量倾斜非常严重。

        如果做pop的话,那大概率就没什么流量,就没销量,没销量那就可有可无。

        当然这个流量肯定不可能是免费的,比如百货这块儿,平台费用扣点可能就高达25%左右。比如说卖出100元,平台收25,然后再扣除一定比例的物流费用。。最后估摸着到手也就70左右。

        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说,某些采销如果资金的费用太多了,没准就是一笔无缘无故的活动费用就摊到了某个大户的身上。

        国内的这几个大平台,在形成了一定市场地位之后,还是非常强势的。

        一般的商家,肯定的是做京东自营的,自营就代表着流量,有量了之后,即便利润分出去了很多,利润率低一些,但最后的金额还是可观的。

        10000块钱的20%是2000元,而1000元的50%,也只有500。

        所以,最后,马哲开了个pop。自营是没开的。

        资质一传,保证金一交,很快就审核了。

        当天产品上架。

        依旧阶梯式,递增的流量模型。

        第一天100,第二天150,第三天200。。。

        而京东的表现,也没让人失望。

        虽然没有自营打标,会降低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但马哲这边会将顺丰包邮这个字样打标清楚。

        其次就是,京东的流量更加的高端一些。

        完全0基础的情况下,第一天就卖出去了8单。第二天13单,第三天19单。。

        只是一周左右的时间,在产品出现一部分的收货好评评价之后。

        产品的转化就已经和阿里那边差不多了。

        第二周的时候,转化就已超过了淘宝店。

        不过在第4周的时候,流量的上限再度到了。

        最高流量上限就只能达到1300左右,上限会略有起伏。再想往事估计就得等到大促时了。

        开店不过短短月余时间,京东pop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日销售3w以上。

        这个业绩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同类目自营商家。

        自营那边的小二,甚至在直接内部商家群里,公开用恋家人这个牌子开始招商。

        让一众商家各显神通。

        只不过自营渠道那边的小二也是直接联系到了马哲这边,让马哲加一下联系方式,聊一聊自营的问题。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