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丁文东的飞扬人生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三十一章 怀瑾握瑜(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塔读@读!

老高看了两家人家庭状况对比,丁道仙家比较清净,就那十几个人,大部分是小丫鬟,也不好好干活,一个个捧着书本,这里那里坐着写写画画。

徐家就比较热闹,韦珠娘还在月子里,家里还有几个大肚婆,即便这样,那些莺莺燕燕,大小丫鬟也是腰里挂着个书包,有空儿就势在哪里写上几笔字。

这是什么情况?当年的大才女上官婉儿从小也没有这样用功吧!老高也是识文断字的人,伸头看看小丫鬟写上什么,结果就傻眼了,不认识的蝌蚪文。是梵文还是天竺文?要么是天书?他搞不明白了。

老李皇帝不能直接给丁道仙下圣旨,只能以私人身份给丁文东写了封信,很客气的说是怕唐突了神仙,神仙也不介意来人间参与俗事管理,就问这个东建工贸是个什么目的?想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需不需要朝廷增援,是不是要一个俗世的封号?

丁文东愣了半天才明白过来,老李的渗透工作做得不错,这边的大小事务他都了如指掌啊!这是从人狼大战以及两次与土着战争中感受到了威胁,找个借口搞合作来了。

啥也不用说了,带着老高和十几个观察团成员参观东建工贸的建设成就,还走家串户查看移民的生活状况,深入作坊工厂察看家具厂、煤炭厂、铁器厂的生产情况,还去看了供销社的物资储备。

然后,丁文东、徐自强和老高和韦銮副使几个私下交流一番,开诚布公的深入对话,达成一系列协议。

粮食产量是不用多说了,大豆产量平均在五石半只有,都是五百斤左右的单产,水稻产量过千斤,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些天上带来的作物,那产量也不是关西晋中能比得了的。

丁道仙回礼赠送的那点种子,宝贝得金豆子一样,按照栽培资料种植,也都获得五六百斤的收成。

这些协议里,主要是技术交流事宜,中原方面,由朝廷组织联合贸易队,来采购更多良种,解决中原饥饿之虞。由世家家族组织子弟人员,来东建租地,建设自己的关外粮食种植、良种培育基地。他们组建联合团队,学习信心种植养殖冶炼等等方面的技术。

本书首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

双方只是进行前期协商,签订合作意向书,然后等老高回去汇报后,再派代表团来签协议。

丁文东提出个预案,叫老高带回去讨论,说我们不要金不要银,你回去通知合作者,提前酝酿一下,我们的价格价位很合理,所有交易都是用人口来冲抵,具体价位大致是,租一亩地的年价是一个不大于五十岁的青壮年人,无论男女都可以。其它交易,参照这个价位执行。

老高满口答应,就兴致勃勃的问起那种新币的问题。这属于金融方面的专业问题了,而且双方没有一种兑换汇率机制,丁文东不想解释,就说:“这只是一种信用凭证,等腾出手来,我会专门制作一做金属币,那样大家就心理上就平衡平静了。”

“你还要私自铸币?”

“这是肯定的啊!不过你放心,最多七年,我会离开的,关外这块地,终究要交给大唐,就看皇帝有没有魄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了?”

老高去探望自己的家仆高简一家,他们分配的院子在丁宅后面,门前道路宽畅,家人在丁家开辟的菜地里干活,也是分配了一屋子玉米粮食。家里的家具设施齐全,老少孩子都是拿着书本在学习。

更让他惊讶的是,天还没有黑透,家里的孩子就把照夜珠打开了,这是多奢侈的行为啊?

长安的韦家,就没敢私自使用仙长赠送的那台脚踏发电设备,奉献给了皇帝,韦鉴也因此官升两级,而皇宫内就没有那种东西,有了韦家的敬献,皇帝也只是晚上才使用。

他找了将作监的工匠来琢磨一下,看能不能仿制出来。几十个工匠研究七天,表示天上的仙物巧夺天工,岂是我们凡夫俗子能制作的?别说这台机器了,就是这根细线,这个发光的夜明珠,把什么丝线装进去让它发光,咱不知道是怎么装进去的,也不知道怎么制作这种琉璃啊!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