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丁文东的飞扬人生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七十一章 刘家的贵人(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

勤快也是有补偿的,连队的义务工,不论新老职工,每人扣除二十六张义务工票,多出来的每张可以兑换二十五块钱。不够的,那就扣三十块钱。

会计老王暗示丁文东,不要和连队结算,卖给那些票数不够的人,还可以多卖几块钱。

丁文东的这个收入,就足以维持全家人生活支出了。

再说刘全胜一家,这样的际遇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虽说住房比较窄,一家七口人挤在一间屋子,睡在上下铺。一番努力辛苦后,两个儿媳还是先后怀孕了。

到了秋天,先后生下两个孩子,老大家又生了个女儿,老二家生了儿子。

他们家本来就是来当超生游击队的,老二没有办理结婚登记,也是这个目的。老两口笑呵呵,毕竟有了孙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刘全胜有个老胃病,在老家喝中药调理好了的。在这儿清闲惯了,有了孙子,手里存款一天天增加还比较稳定,心情愉快啊!就想喝点小酒。

街头的熟羊头肉便宜啊!一个很大的绵羊头,煮熟劈开剔骨,才五块钱,他就天天来一个,喝上二两白杨大曲。

然后到了冬天,有次玩小孩高兴,就喝多了,冻了一下,胃病犯了,半夜吐血,被两个儿子送进医院。

再然后出院了,花了四百块钱买了件正品羊羔绒军大衣,胸口揣着孙子给暖着胃部,整天坐那不动。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时间坐长了,就想起老家的玩伴朋友,就有了回家的念头。

就在儿子媳妇跟前说这里的气候不适合他,万一不注意,见了凉气,胃病还会犯的!那意思就是他的胃病全是因为气候影响。

那一年年关前,他老两口提前回家了,带走了一个大孙女。留下两个儿子儿媳,带着两个小孩子。

有了孩子拖累,两个儿子自己磨豆腐自己出去卖,生意就不如以前了。

他老两口回家后,依旧不能回村,村里追查得严,不能和亲友村干部见面。就觉得南方温暖,适合养胃病,祖孙三口就候鸟一般去了广州捡破烂。

就凭刘全胜的性格,哪里是甘于寂寞的主儿?

卖废品时的通常规矩是欺生,熟客来了,可以用公道秤砣,生人来了,一百斤纸皮子能给称出来八十斤就很良心了。

他一辈子贩运粮食,是玩称的行家,在这里屡屡被人坑,一怒之下,仗着手里有点积蓄,就自己搞了家废品站,和别人一较高低。

废品站需要朋友帮衬,那一带干这行的老乡不少,他的磅秤比较公道,生意就好些。

这门生意看着不咋地,属于暴利行业,当时的纸箱子收购价是四毛钱一斤,来调货的能给加倍的价钱。比如说一个铝皮易拉罐,回收时一毛一个,上缴时是按斤算的,利润加倍都不止。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

那时的监管力度已经很正规了,每天一早就有执法人员来检查一遍,遇到违禁品,那边的人比较较真儿,不是罚款送礼就能通融的。

所谓违禁品,一个是偷井盖,路标路障之类的交通警示牌之类,马路栅栏底座,公共垃圾桶分解成废塑料等等,还有人更胆大,偷盗电缆,在野外机井房点燃,烧掉外皮,来卖废铜。

这个也是有规矩的,违禁品必须在凌晨送来,天不亮收货车就提前拉走了。检查车过来时,就没有什么痕迹了。

有个老乡叫顾小平,是小王庄王二舅的小舅子,以前的老相识,有这个亲戚关系,做起这类事有恃无恐,这天处理废铜线就送来晚了,人家收货车已经走了,他才拉过来。

这类东西一般很少,一次能有十斤八斤就不得了了。他送货来时,还带有其它废纸塑料瓶之类,一样样过称付款,他走得利索。刘全胜就没那么幸运了,检查队的人经验丰富,一眼就找出他遮遮掩掩的废铜线。

人家也知道坐地摊位不会亲自去烧线,就问他是谁送来的,说出来就没他什么事儿了!也就五六斤几十米的事儿,他这人可能是侠义评书听多了,坚决不肯出卖朋友加亲戚,那就只好去看守所蹲坑吧!

他觉得赃物不多,就那五六斤的事儿,拘留一个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罚款就行。

万万没想到的是,牢饭不是那么好吃的,一天三顿米饭,做得坚硬,开水供应肯定不如宾馆周到,在第二十六天,他的胃病发了,再次大出血,送到医院急救,医生也无力回天,死在温暖的异乡。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