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孤道求索

关灯
护眼
第一百零二章 亘古奇书?(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算师确实是清风十分好奇的一种修行方式。

准确的来讲,这是一种依靠实验与术算来验证大道真理的思考方法。

刚才玄衣从后山那些人拿到的那本书册便是算师的修行法,而且是一种能够辅助他人修行的方法。

当时清风在验证之时,尝试按照书中所说的那种方法将浑身之一切凝练成丝。

参考当时打开鬼卿戒指封印手段,那体内结出来的印记便是一种类似的,包含了个人特质的一种独有烙印。

这种方式要比那神魂烙印精准的多,复杂的多,更不容易伪造复刻。

怪不得之前用尽方法都无法认主那书册!

算师有自己的一套认主体系!

实际上,这些尽管没接触过,但见惯了稀奇古怪的事情也不会觉得这些有什么了不起。

最关键的是那首页那几句话。

这书算我赠你,只当救我小徒一命...

这句话...,很夸张,很恐怖!

稍微一想就会发现。

这个人。

竟然还活着!!

之前他说的这传承曾有六十六代,那这六十六代传承...岂不是在老怪物眼皮子底下?

他说其中有一个在世间巅峰屹立上万年,那这本书的作者呢?究竟活了多久?

这世上真的有这种人,绵绵穷尽不知多少岁月?

纵使沧海桑田,日升日落,也容颜不改,孤坐云间垂怜世间?

永生...

恐怖至此。

良久之后,清风缓缓平静,玄衣也长长吐了一口气!

很明显她也明白了个中意味。

这种事情,当真是过于骇人听闻。

清风平复心情,继续往下看...

“算师职业由来该追溯到史前三千万年前”

“当时大劫破灭,百废待兴,其中百花齐放,万家争鸣,术算便是其中的一家。”

“当时情况下,诸修士挣扎求存,由于算师对丹道,符箓,阵法,修行方面强大的辅助能力。便成为了当时的修行之首,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达到了人人皆修行的地步”

“那是一段属于算师的黄金岁月,在这段岁月中,无数算师前赴后继,各种功法心得、学术典籍层出不穷,外界到处是公开的武技解读,阵法耦合结构,将这方煌煌大世彻底燃上巅峰”

“当今世上九成以上的修行框架、功法典籍便是出自那个年代”

“如此说来,那年代才当真算的上修行起源。”

“但这段时间只持续了短短不到三百万年”

“因为算师一途,越到研究深处越难,真正的大道解读单凭推演已然很难实现。那需要成千上万,无数大能,无数能够在修行一途上到达顶峰的修士去亲身体会,去亲自验证,才能有所归纳总结,获得一些真正的修行成果”

“而与此相反的却是,外界大量的典籍已经使得低阶修士不再需要花费过多精力在筹算之上”

“可恨这些不成器的小子,堂堂算师不懂借天地之威反馈己身,一昧诉诸修行却连真正的修行真谛都忘了,连个地阶都达不到,白白消耗了寿元,落个无疾而终”

“老夫恨不能早生三千万年,算师一途必不会如此草草收场,tmd”

清风与玄衣相视,看对方额头尽是黑线,有些心领神会。

“至此,百家合并的合并,凋零的凋零,整个云星之上留存下的也只剩丹道、符箓、阵法、炼器、术算,主流的修行流派仍然还是那两个,修灵,修体”

“不过这也不代表算师一道就此落幕”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的筹算已开始融合进其他流派”

“无数修士走投无路之下开始转修走上其他道路,比如丹道者也会进行修习筹算,阵师也会修行筹算,灵修、体修自然更不必说”

“这世上减少的只有以术算为主的修士,原因也简单”

“术算,不长修为,不增寿元,不善争斗。早年更有因推演出某种功法而被人偷偷灭门。”

“在这豺狼一般的修行界,长生、逍遥才是最终追求”

“而想要借用术算之道反馈自身,太难,大毅力,大智慧,更是需要坚定的决心,充足的信心和足够的耐心”

“就像老夫曾在元婴之时苦熬数千年磨炼道躯,熬至同阶修士皆已出窍分神,方始考虑破婴化神”

“所以众人皆言,术算者耗费大量精力,延误修行,数百年过后不过一堆黄土,不留半点痕迹,修行一生碌碌无为皆是无病沉吟。终究是不合天数”

“但这话在我看来却是,如同放屁!臭不可闻”

....

“悠悠岁月过去,辗转至今,主修术算者大部分已经消失,算师更是难登大雅之堂,当今天下各大宗门,除了一些天资平平之辈会走算师一道,天才人物皆是选择了灵修”

“呵呵~”

“主修术算真的就无前路?”

“两千万年前,黄杨辩论关于仙根灵脉的争论,最终由算师盖棺定论”

“后来的肖云山术算讨论更是直接奠定了修行之基,至此才能有一套体系的修行路线”

“算师,算的是天地,修的是自己”

“世人皆言天道苍茫,却不知天地大道,有形?可知?”

“都想突破这天地大限,但他们哪知道,突破那道屏障,靠修行却是远远不够。”

“术算,无所用,无所不用也!”

......

清风二人听其中一言一语,对方说的有趣,便时有发笑,却是总能从每一句中感受到一种沉甸甸。

那是一位何等存在高坐云端,从时空长河走来,看尽生死兴衰,看尽苍茫一切,只得在沉浮中垂钓岁月。

何其怆然!

两人便也难得严肃了一些。

老人望着日益凋零的算师一路,低头轻叹,其思绪飘飘,不知所处。

综其满篇,最后仍不过是一句

这漫漫修行,路有不怠。

但不正因探求不可言,不可知之处才更显风采...

......

“年纪大了,多愁善感,说多了”

“此书是老夫前半生的一些修行记录,不算传承,只是些经验之谈。不愿看这条真正的修行之路被掩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