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唐极品纨绔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长安(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赵德楷来得比他信件中说的要快。

张拯接到书信的第二天,回程的使节队伍便已经到达了西州城外。

这一次许敬宗没有出面,是张拯负责接待的赵德楷。

来到西州城外,看着鞠文泰给李二准备的贡品,张拯撇了撇嘴。

什么玩意儿,还不如老许在西州给自己准备的临时宅子值钱。

不过考虑到这是献给李二的东西,张拯硬生生忍住了嘲讽的欲望。

待赵德楷的队伍走进,在道路旁等待的张拯拱手问道:“赵大夫,此行出使高昌可还顺利?”

“哈哈哈哈,托伯爷的福,一切顺利。”

赵德楷翻身下了骆驼,大笑着快步朝张拯迎来。

“如此便好,城中已备好宴席,还请大夫随我进城。”

“如此,老夫便不客气了。”

两人客套了几句,携手入了西州。

吃完饭之后,赵德楷向张拯告了声罪,便径直朝刺史府而去。

张拯知道,李二肯定还有什么事情要给许敬宗交代,不过,这与他无关。

赵德楷率麾下人马在西州休整了一天,翌日,天刚微微亮,便遣人来县伯府告知张拯,可以出发了。

早已归心似箭的县伯府众人自然是欣然景从。

出了城走在城外,张拯回头望着这座无数人拼了性命守下来的西州,距离自己越来越远。

轻轻的叹了口气,随后再不看那座城池一眼。

离西州越来越远,离长安越来越近,队伍里的人情绪都高昂了一些。

张拯从长安带来的亲卫们更是有说有笑的闹了起来。

……

不知不觉已经离开西州快半月了,当高大的雁门关关墙映入张拯的眼帘时,张拯的精神罕见的恍惚了几下。

迎接使节队伍的人是雁门关守将田征。

不过这一次赵德楷却没有打算在雁门关休整,拒绝了田征的挽留之后,一行人再次上路。

入了关内,临近五月的景色就令人心旷神怡了,无边无际的黄沙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意盎然。

大唐时期的大河两岸,是成片的高大密林。

大河水浑浊,湍急,但也孕育了大河两岸无数的百姓。

自金城入陇右,庄稼已经开始形成规模,大片大片绿油油的良田,总是能让每个人的心中不自觉的充满了希望。

每走一路,张拯还会下马看看庄稼的长势。

其中主要是观察麦子的长势。

大唐初期,百姓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还是粟米和大豆。

但随着从真腊引进的三季稻在岭南地区大规模的开始种植。

没了饥饿之忧的唐人们,也逐渐的开始种植小麦这种产量没有豆类高,但口感丰富的粮食了。

而许多面食,也逐渐从唐人贵族家中才能吃的上的现状,变成了普通唐人餐桌上的主食。

观察完这一切,张拯心中大致有了点数。

历数张拯这些年立下的功劳,大到开办书院,发明火药立火器局,小到发明马蹄铁,发明新式军粮。

从真腊引进三季稻似乎是最不起眼的一桩。

但时间会证明一切。

谁能想到,当初只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在岭南试种的粮食,如今会成为大唐各地官仓里的主要储备粮食。

也正是因为有了高产的三季稻作为底气,百姓们才敢放弃自己种植了一辈子的小米和大豆,转头去种口感更好但产量低的麦子。

一路从陇右看到了陈仓,张拯才结束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