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四爷的黑月光皇后

关灯
护眼
第九章 皇子一半都是用来杀的(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奈何情深不寿,纵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终究绕不过“薄命”二字。

        顺治十七年中秋节刚过,董鄂皇贵妃薨逝,先帝爷伤心欲绝,追封董鄂氏为孝献皇后。

        皇帝陛下追封嫔妃封号,这本来很正常,但当时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还在世,大清没有两后并立的规矩。

        皇后在世,先帝却追封另外一个嫔妃为皇后,太皇太后和大臣们都认为这样做极为不妥。

        但先帝仍然一意孤行,就要追封董鄂妃为皇后,甚至要废掉现任皇后为董鄂皇贵妃让位。

        太皇太后无奈,这才答应追封董鄂皇贵妃为皇后。

        董鄂氏的灵柩,最终按照先帝爷的意愿全部由身有爵位之人抬入东陵。

        就是这样一个被先帝爷捧在心尖上的女子也无法保全自己的孩子。

        这就是身处皇室的悲哀与心酸。

        传闻她临死前那几日总凄厉哀嚎着的那句话:生在帝王家的孩子一半都是用来杀的!

        而对皇子们举起屠刀的执刀人,不是别人,而是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天家富贵。

        自古帝王多无情,但天意弄人,上天偏将这对至情至性之人困在这红墙之内。

        顺治与董鄂妃的相恋,是这巍巍紫禁城内最为难容的真情。

        谁也不会想到,顺治爷这样的人,可以付出真心,愿意倾其所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这两人之间的爱恋,在厚重冰冷的史书之上,留下最为百转千回的温情一笔。

        但这位被顺治帝盛称“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的董鄂妃。亦是在红墙黄瓦内香消玉殒。

        他们之间的感情,并非只是留名青史的顺治皇帝和孝献皇后的琴瑟和鸣,而是爱新觉罗·福临与董鄂氏的至死不渝。

        因为至死不渝,所以只剩下死路一条。

        这就是紫禁城对专情之人最大的惩罚。

        回过神来,此时被李金桂扶着靠在她怀中的四阿哥,已不再发出任何声响。

        她鼻子一酸,心底泛起一阵阵酸楚,李金桂知道他此时定是哀伤至极,不出声只是因为大悲无泪。

        “皇阿玛说的极是!”

        此时太子胤礽已是虚弱不堪气若游丝,众人微微抬首但见太子殿下捂着嘴角面露凄然之色,一脸失落沮丧,这短短几字仿佛带着苦涩与更咽。

        “八弟无碍就好!”

        胤禛也强忍着胸腹的剧痛,有气无力的附和太子殿下。

        他与太子胤礽素来亲厚,此时兄弟二人携手起身互相扶持,那副兄恭弟友的惺惺相惜竟比往日还贴切。

        而太医院也终是战战兢兢的在最后一刻钟呈上解药,大理寺少卿也在第一时间紧锣密鼓彻查此次皇子中毒事件。

        这场大戏却让朝野宇内都明白一件事情,如果说一个时辰前还无法辨析大清帝国的未来之主究竟问鼎谁手?那么现在这一答案已昭然若揭。

        “四阿哥!”

        最先赶到的后宫嫔妃自然是代掌凤印的贵妃佟佳氏。

        四阿哥虽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毕竟承欢在膝下几年,多少也生出些许淡薄的母子亲情。

        ------题外话------

        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董鄂氏:

        孝献皇后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

        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帝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实为少见,其父亦进三等伯。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后追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不附帝谥,是中国最后一位独立谥号的皇后),史称孝献端敬皇后。清代第一位皇贵妃,唯一一位董鄂氏皇后(追封)。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顺治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请108名僧人诵经祈福超度亡魂。

        清制中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皇帝或者太后去世时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而孝献皇后董鄂氏之丧,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