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嘻哈二将说历史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一期 得到善终的汉初三杰--张良(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十六籽:孺子可教;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明哲保身,这几个成语能有什么共同点呢?老师不是有意难为我吧

        干什么呢?:凤九狼

        十六籽:哎,老师留的作业,让我说出这几个成语的共同点,这能有什么共同点呀?

        我看看,哦,我知道了,这都和张良有关。:凤九狼

        十六籽:张良?你给我讲讲呗。

        行吧,老弟给你科普一下啊。想当年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文臣武将如云,其中萧何、韩信、张良立下赫赫战功,史称为“汉初三杰”,是刘邦打天下的得力干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张良最初并不是刘邦的部下,甚至后来成为刘邦的部下之后,也离开刘邦打算复兴故国的打算,只可惜复国无望,才又回到了刘邦麾下,继续辅佐刘邦争夺天下。尽管三人居功至伟,但是人生结局却截然不同:一个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忠心耿耿,虽也经受牢狱之苦最终却也化险为夷免于难;一个是恃才傲物、好大喜功、贪图富贵,随被诛灭三族,结局极其悲惨;另一个是淡泊名利、行事低调、明哲保身,后归隐山林得以善终,名垂青史留下一段千古佳话。而这个得以善终的就是张良。:凤九狼

        十六籽:那么为什么只有张良能够一生安稳,善始善终呢?

        我们都知道“圯上敬履”这个故事,也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张良的天才创意,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张良的智商和情商胜于常人,与韩信和萧何相比也很占优势。故事中的圯上老人来去无踪、不知家在何处,除了张良之外没有其他目击者,可是到最后,虚构故事的结尾却十分现实,张良找来一块黄石作为物证,称这就是圯上老人所说的石头,以此来证明自己所言没有半句虚假,这块石头也很巧妙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弥补了故事中所说的缺憾,完美的帮助张良完成了自我神化。

        因此张良既不是作战高手,也不是管理高手,而是幕后的炒作高手。他不但完成了自我神化,同时也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一个历史性任务——把刘邦塑造为半人半神、是天选之子的领袖形象,也只有这样,大汉王朝才能被百姓认同,才算是真正成功的建立。在此意义上来看,对于刘邦来说,相对于十万精兵强悍的战斗力,张良所发挥的作用是更有利的。因此,刘邦一生都对张良都屈尊敬贤,行礼如仪。

        :凤九狼

        十六籽:这一招利人利己,真是妙呀

        而张良之所以用计能够出神入化,是因为他跳出了贵族的出身和思维,深入了解普通人的阴暗心理,并且因势利导。他虽身居乱世,却胸怀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毅然开始戎马倥偬的一生;他不似圣人那样讲大道理,而是现实地讲利益。众所周知,张良与刘邦一见如故,在某些事情上,刘邦对张良几乎言听计从。这才有了约法三章能够入主咸阳,鸿门宴侥幸脱身,刘邦后来被项羽封为汉王,又听取张良之计,火烧栈道,表面断了自己后路,使项羽放松警惕、信任自己,实际上则为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下了基础。张良说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讲不通,而与刘邦却一点就透,所以说刘邦是天授。:凤九狼

        十六籽:刘邦的处世之道,是长时间自市井之间摸爬滚打出来的。

        而张良也是如此——极为现实。从张良的经历来看,他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和父亲均为宰相。但是张良弟死不葬、舍财求刺客,就已经与贵族的道路背道而驰。简单说就是放弃了贵族公子的身份,然后去跟社会人一起搞事情了。:凤九狼

        十六籽:这在当时是多么离经叛道的行为呀。

        可不,不过张良真的是有才,他精通黄老之学,内心明白不伐其功、不矜其能的道理,得以功成身退,所以刘邦对张良一直很尊重。楚汉战争开始前,张良从彭城再次投靠刘邦,受刘邦封赐为成信侯,成为刘邦的军师,在楚汉战争中帮助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当刘邦称帝后封赏功臣时,功成名就的张良谢绝了刘邦的封赏,此后隐姓埋名,几乎处于隐居的状态。刘邦对于张良的评价是“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外”,但是在整本《史记》中却很难为刘邦的这一说法找到足够的证据,单纯的以这一标准来衡量张良,他的功劳实在是难以与萧何、韩信相比。:凤九狼

        十六籽:能得到刘邦这糟老头的高度评价,可见张良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物呀!

        当时下邑是刘邦的根据地,兵败的刘邦自然会把下邑当成自己休养生息的安全之处。而陪同刘邦一起来到下邑的正是张良。这是刘邦最狼狈的一次记忆,五十六万大军瞬间被项羽三万精兵击溃,正处于安逸中的他只落了个抱头鼠窜的结果。死里逃生的刘邦,心情沮丧地来到了下邑,跳下马对着手下的将士大声询问:“我愿意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全部拿出来,可是却不知道该把这些土地分给谁,天下之大,又有谁可以和我一同与项羽抗争呢?”可想而知,被项羽打败的刘邦此时心中是何等的焦虑、郁闷和担忧。很快,刘邦在人群中听到了非常合理的回答:凤九狼

        十六籽:(张良)“既然您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就把关东的这些土地分给九江王黥布,彭越和韩信吧。”

        刘邦循着声音找人,发现原来是张良。“为何是这三个人呢?”刘邦心中不解。:凤九狼

        十六籽:

        (张良)“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猛将,与项羽不和,项羽也对他颇为怨恨;彭越本来是梁地的义军领袖,立下汗马功劳,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心怀芥蒂;至于韩信,是汉王手下的将领,是我们阵营中的常胜将军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既然您愿意以土地换人心来获取他们的信任,那就把那些土地送这三个人好了。”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下邑划策”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局势。但就事实上,张良却不是“下邑划策”的创造者。因为这是刘邦自己在危急关头为了破解难关,才想出了这个招数——即用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土地来收买人心,自己没有损失反而获取了他人的信任。当时,刘邦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头晕眼花,一夜之间近六十万大军几乎烟消云散。刘邦说的是要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送给别人,但是实际上,函谷关以东土地的所有权本来就不属于刘邦,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阔气地送人,这才体现了真正的大智慧,而这是属于刘邦的知识产权。:凤九狼

        十六籽:也就是说是先有刘邦的创造性想法,后有张良的补充性意见,这真正才做到了局势的扭转乾坤。

        还有一件事情发生时间是在楚汉相争进入相持阶段。当时,项羽将刘邦围困在河南荥阳,不知下一步该如何策划,内心十分焦虑不安。刘邦手下的谋士郦食其提议。:凤九狼

        十六籽:(郦食其)虽然六国都被秦始皇消灭了,但六国的后人还在,他们坚定的追随者也有一定的市场,如果想扩大反对项羽的统一战线,壮大自己的力量,不妨分封六国的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