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天文生

关灯
护眼
第149章 大鱼咬钩(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万万不可!”

    于谦话说完后,城头出现短暂宁静,随即就有人高声反对。

    众人下意识看去,就见薛瑞大步上前,劝阻道:

    “于公,也先点名让您和石将军前去,分明是存了加害之心,若是真顺了他的意,岂不是羊入虎口?万万不能去啊!”

    于谦看向他,叹道:“太上皇身陷虏营,实在有辱国体,必须想办法尽早接回来,我身为大明臣子,实不愿太上皇被虏贼玩弄于股掌之间,更何况,太上皇有令,于谦岂能不尊从?”

    说起来,于谦做这个决定,也是骑虎难下。

    早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不久,于谦代掌兵部时,就对边关诸镇下达了军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朱祁镇救回来,后来刘安、郭登劫营失败,也先挟持朱祁镇远遁,明朝这边才不得不放弃救驾的计划。

    今日也先以送朱祁镇回朝为由,要于谦等人亲自去接,若于谦畏死不肯去,势必会让也先找到借口,拒送太上皇回朝。

    如今有很多官员发迹于正统朝,恐怕不少人都心念朱祁镇。

    假如于谦拒绝去接驾,这些人虽然嘴上不说,可在心里会鄙夷他是个贪身怕死之徒,只会夸夸其谈,一到动真格的时候,就忘了自己说过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回太上皇的话了。

    在场的大臣们,也不好带头发表意见,毕竟事关太上皇,他们若是反对,就会得罪朱祁镇,万一他以后回朝,说不定会被报复。

    倘若表示赞同,那就会让于谦等人陷入险地,这两个结果,都是他们无法承受的,所以一时间,众人陷入了两难之境。

    朱祁钰沉着脸,心中已经将皇兄骂了个狗血淋头。

    也先狼子野心,点名要朝中几个肱骨大臣去接,其目的不言而喻。

    可皇兄却天真的认为,也先真想送他回朝,还以太上皇身份下旨,让命于谦等人必须去接他,言辞不容拒绝。

    打心底里,朱祁钰并不希望皇兄被送回来,因为这会让他这个皇帝很尴尬,毕竟国无二主,到时候他是退位呢,还是要屈居皇兄之下?

    这是个很让人为难的选择。

    而于谦为人正直,本性刚正,被朱祁镇的圣旨架在火上烤,不得不做出这个无奈的决定。

    朱祁钰有心反对,可要是当着这么多人面说出来,搞不好史书上就要写他怕皇位不保,是以拒绝迎接皇兄回朝,这个名声可不好听。

    好在,薛瑞挺身而出,第一个发表了反对意见,让朱祁钰和大臣们同时松了口气。

    见大臣们不说话,朱祁钰表态定下调子:

    “薛瑞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于爱卿等人乃是我大明国之柱石,现在缺一不可,那也先狡诈卑劣,恐怕还酝酿着阴谋,这样吧,让城下的官员们都上五凤楼,咱们再议议,听听其他官员的意见。”

    先前上城时,朱祁钰担心人多拥挤,所以命随行的三品以下官员在城下等待,现在既然要朝议,自然要多些官员参加才好。

    当然,朱祁钰心中也打着小算盘,越是高级的官员,越是会明哲保身,而低级官员为了更进一步,会抓住一切机会刷存在感,既然自己都定了调子,肯定会有很多人顺着自己说话,这样也免得他这个皇帝亲自下场。

    五凤楼正殿并不大,以前是提督城门宦官的办公场所,现在做了朱祁钰临时听政的场所,再加上五六十个官员,顿时将殿中挤得满满当当。

    朝议开始,朱祁钰让人宣读了也先的书信和朱祁镇的圣旨,并重申了于谦等人出使的危险性。

    果不其然,他刚说完,立马就有好几个四五品官出班,反对于谦等大臣出使,理由自然和朱祁钰说的一般无二。

    见有人带头,其他官员也纷纷出言,呈明利害。

    朱祁钰对官员们的表现很满意,但现在又有一件事摆在他面前。

    王直出班道:“陛下,不管也先送还太上皇车架之事是真是假,朝廷绝不能置之不理,还是需要遣使走一趟,免得也先以此为借口发难。”

    朱祁钰顿时为难起来。

    于谦等人的命贵重,其他官员的命就不是精贵了吗?

    要是遣使去敌营,万一也先见货不对板,那去的人就是九死一生的结局,万一使者被也先杀害,他这个皇帝岂不是要背锅?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只见一人信步走出,朗声道:“陛下,微臣愿出使虏营,迎太上皇回朝!”

    群臣顿时侧目,朱祁钰也微微有些惊讶。

    眼前这人,名不见经传,他穿着青色官服,胸前补子是一只鸂鶒,很容易分辨出来,他是个从七品的官员。

    朱祁钰不认得他,好奇道:“爱卿是哪部官员,现任何职?”

    “微臣时任内阁中书舍人一职,姓赵名荣。”赵荣躬身答道。

    “你可知,出使敌营,或有被扣留的风险,你不怕吗?”朱祁钰继续追问。

    “能为朝廷尽忠,虽死何惧!”

    赵荣慨然答道。

    “好!”

    朱祁钰不禁一拍桌案,赞赏道:“赵卿果真是勇士也,朕定当成全你这番报国之心!”

    赵荣在内阁当差,大学士高穀也认得他,感念其忠义,激动的拍着他后背道:“你果真是个忠义之人!”

    说罢,便将腰间犀带解下,赠给赵荣。

    一时间,众臣都说此乃一段佳话。

    高穀这一举动,顿时将气氛推向了高潮,赵荣愿出使敌营,自然成了做正使,而一般出使会有正副两个使者,见赵荣被群臣赏识,不少人都跃跃欲试。

    这时,又有人踏步而出,自告奋勇道:“微臣也愿意随赵大人一同出使!”

    众人回首,立马有人认出了这个官员的身份。

    此人名为王复,同样穿着一身青色官服,官职却比赵荣高了好几级,乃是通政司正五品参议。

    朱祁钰高兴道:“爱卿勇气可嘉,便做这副使吧。”

    先前想要专营的那些官员听了,顿时捶胸顿足,暗道自己为何不早一步出班,现在这出风头的机会都被人抢了去。

    定下了正副使人选,朱祁钰想起一事来,问道:

    “赵卿家乃是从七品,而王卿家却是正五品,这身份未免有些不相称,再者,瓦剌太师也先言明要让我朝以天子之礼迎回太上皇,若是使者品级太低,恐怕会让也先挑毛病,这样吧,赵卿家既是正使,朕就破格提拔你为太常寺少卿,仍供事内阁,而王卿家嘛,就拔擢为右通政,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太常寺少卿是正四品官,而赵荣原先的官职只是从七品,这样算下来,相当于连升了七级,这升官速度之快,简直是当世罕有!

    而王复原先就是正五品通政司参议,做了正四品的通政司右通政,也只不过升了两级,跟赵荣升官速度完全没法比。

    以正四品官为使者,算是朝廷能拿出的最大诚意,也算是给朱祁镇的一点体面。

    如果再升一级,先不说有没有恰当的三品官职安排,要是官职太高,搞不好也先会将人扣留,拿来要挟朝廷,这样反而麻烦。

    赵荣和王复谢恩后,朱祁钰派人回复在城外等候的瓦剌使者,说朝廷同意迎回太上皇,让使者转告也先,明日会遣使往约定的土城一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