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溯流文艺时代

关灯
护眼
第一零四七章 四十二岁出门远行(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来到新工地的第二天,工地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情,两个工人打架,其中一个被打死了,我跟着其他人跑过去看,血泊里面躺着一个人,已经没了声息,而我一眼就认出来死的是李癞子。

后来警察来工地问,谁认识李癞子,没有人回应,我也没有。

再后来,李癞子的父亲来工地认领尸体,我躲在工棚里面,不敢出去,而我之所以不敢出去,只是担心李老头回去跟人说我在工地干活。

几个月后,我攒了一些钱,没有去鹏城,而是花钱换了身衣服,买了点带包装的礼品,回了趟村里。

村里的人都说我发了财,个个围在我身边转悠,我向他们分享着自己在鹏城的所见所闻。

还有人问我在鹏城有没有碰到李癞子,听说李癞子在鹏城当上了大老板。

……

看完这篇,于东想起了《我的叔叔于勒》,两部都讲了虚荣,但也都不仅仅讲了虚荣,《四十二岁出门远行》也讲述了中国当下的社会情况,反映了社会夸张的差距。

不过相较于当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部的风格虽然也有不少荒诞的地方,但已经要柔和很多,不像从前那么锋利了。正如余桦自己所说,以前他总是想着怎么写,现在他多想着写什么。

此外,虽然没有着墨太多,但是也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现在很多老师都选择“下海”,要么去做生意,要么就出去打工,因为出去打工确实挣的更多。

虽然李癞子的情况比较特殊,但事实上现实中很多年人去大城市打工,一个月工资都有大几百块钱,好一点的能稳定上千,还有些比较特别的活,一个月几千都能赚下来。

这些人回到村里面,纷纷盖起了大房子,其他人又怎么能不眼红?

于东将手稿仔细地收好,随后露出了笑容,将余桦送到这里来还真送对了,他现在已经开始期待余桦能出更多的作品了。

还有王晓波,不管是《青铜时代》还是《黑铁时代》,都赶快出来吧。

……

回到金陵之后,于东甚至都没有回金艺,直接让车子开到了《钟山》杂志社,然后将稿子直接送到了苏桐那里。

按照一般的投稿流程,稿子肯定要先送给文学编辑,如果文学编辑觉得作品过关,就会推荐给组长,然后再由组长往上推荐,从投到杂志社再到发表中间有一个很长的流程。

不过既然是余桦的稿子,自然是有特权的,直接略过其他流程,进入到主编办公室。

苏桐原本在看下一期的稿子,看累了准备点一支烟,就见到于东在敲门。

见到于东,苏桐十分意外,“你怎么来了?”

以前于东经常来他们杂志社,不过这两年来的比较少了,一方面于东确实比较忙,另一方面他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到处跑。

于东举了举手上的稿子,“来给你送稿子的。”

“稿子?你的?”

苏桐将烟盒收起,迅速站了起来,他们也好长时间没收到于东的稿子了,所以听到于东送稿子过来,他显得非常激动。

于东笑了笑,说,“不是我的,是余桦的。”

“余桦的……也可以,快拿给我看看。”

不管是于东还是余桦的稿子,分量都是足够重的,而且他们也很久没有收到过余桦的稿子了。

于东笑着走过去将稿子递到苏桐手里,“这稿子可是我刚从荒草村带过来的,还热乎着呢。”

苏桐恍然道,“哦,你们最近去乡下支教去了啊,我说你怎么突然自己送稿子了,怎么样,在乡下教书困难不少吧?”

“其实还可以,学生们倒是都挺乖的。”

“乡村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要你们费点心思……乖乖,名字叫四十二岁出门远行,余桦今年都四十二岁了么?”

“你的关注点还挺奇怪的。”

“哈哈,就是没想到他都四十多了,时光飞快啊。你先坐一会儿,我看稿子,我就不给你倒茶了啊。”

“不用,你快点看,看完快点决定用不用,你们要是不用,我还要送给《收获》那边看看。”

一听《收获》,苏桐翻了个白眼,“不用了,我现在就能给你答案,这篇我们《钟山》肯定用,下一期不上,下下一期也肯定上。”

“不看完再决定?”

“不用,你也不要在这里等了,稿子就放我这里,等余桦等着我们发表吧,稿酬跟你们其他作者的一起结过去。”

见苏桐这么坚决,于东笑了笑,“既然如此,那行,我先回去了。”

“嗯,你回去吧,这两天深空应该挺忙的,今天是不是有新游戏上线?”

于东竖起大拇指,“你竟然都知道这事?”

“是啊,连我这种不玩电脑的人都知道,我是从《扬子晚报》上看到的,说是你们公司旗下的一个游戏公司前段时间出了一个游戏,现在已经风靡全球,而且今天还会有另外一款游戏出来,也是万众期待。”

“你要是好奇的话,晚上我带你玩一玩新游戏?”

苏桐连连摆手,“还是算了吧,我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你也知道,余桦跟王晓波他们天天嘲笑我,说我连键盘都用不好。”

于东笑了笑,余桦跟王晓波他们说的没错,苏桐确实连键盘都用不好,别说是打游戏了,让他在电脑上打字都成问题。

而余桦跟王晓波又恰恰是作家中的电脑高手,所以绝对有资格嘲笑苏桐。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