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重生之国医圣手

关灯
护眼
轨迹(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这两天赵海呆在科室的时间稍微多了一些,他这位大主任这两年基本上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能连续几天都来科室真的比较罕见。

    相对来说,能在科室值班,对赵海来说其实算是难得的放松了。

    作为江东知名的名家医手,他的事情很多,不是给某位首长瞧病,就是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同时他还挂着医科大的名誉副校长职务,每个月都要去做一次演讲。

    “哈哈,看来我口福不错。”

    张辅推开赵海办公室的门,就闻到一阵茶香,赵海正在办公室摆弄着功夫茶。

    熟悉赵海的人都知道,他这位名家医手没什么特殊的爱好,就是酷爱功夫茶,而且独爱大红袍,稍微有空就喜欢泡一壶茶品尝。

    喝茶这种事往往讲究一个气氛,一个人独饮其实也没什么意思,但是不同,他就喜欢,不管几个人,只要有空闲,就来一壶。

    “来,坐。”

    赵海一边摆弄着茶具,一边笑着招呼:“这次出门在胡老那儿混了一些好茶,都有些舍不得喝啊。”

    赵海酷爱茶,同时也是茶道高手,对茶的要求很讲究,一般不是好茶他是不喝的,能让赵海说好茶,这茶绝对算是极品了。

    张辅也知道赵海口中的胡老,泉州省赫赫有名的大家,比周老年龄稍微小一些,也是个爱茶的。

    “看来我运气不错。”张辅也不着急,等着赵海泡茶。

    茶具是上好的陶壶,这一套茶具也是出自名家手笔,赵海平常也是爱不释手。

    懂茶的人都知道,茶具对茶的影响是很大的,越是讲究的人对茶具的要求越高。一般来说茶具的密度越高,泡出来的茶香味越清扬,茶具的密度越低,泡出来的茶香味越低沉。

    比如说绿茶、清茶、香片、白毫乌龙、红茶,这些茶属于比较清扬的,就要用密度高一些的瓷壶来泡。像铁观音、水仙、佛手、普洱等,茶的的风格就比较低沉,就要用密度稍微低一些的陶壶来泡。

    泡茶有时候和做菜差不多,厉害的厨师炒不同的菜肴就会选择不同的锅具,如果希望炒出来的青菜又脆又绿,那么就要用铁锅猛火快炒,如果煮鱼头就要用砂锅或者炖锅文火慢煮,当然用铁锅炖鱼头也是可以的,味道却不会有那么鲜。

    喝茶没什么讲究的人,对茶具自然没什么要求,怎么都行,但是像这种真正的茶道高手,酷爱茶的人来说,要么干脆不喝,要么精益求精。

    同时对水质也有很高的要求,他喝茶一般都是用城外金光寺的泉水来泡茶。

    “来,尝尝。”

    赵海泡好茶,给自己倒了一杯,给张辅倒了一杯,笑着招呼一声,也不管张辅,直接端起杯子迫不及待的抿了一口。

    “我给你说啊,这喝大红袍,就要用沸水,而且必须趁热喝,凉了味道那可就差远了。”说着又是一小口,然后任凭茶水在口中打了个转,这才缓缓咽下。

    张辅也爱喝茶,不过却没有赵海那么讲究,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品味了一下,忍不住赞道:“果然是好茶,好茶再配上你的手艺,那真是极品。”

    在其他方面,赵海还比较谦逊,但是在茶道上他可是一点也不谦虚,甚至有些自负,笑着道:“别的不说,单说大红袍,还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我,为了这点茶叶,我可是给胡老打了好几天天下手。”

    像这种母树大红袍,就那么几颗,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的大红袍母树有三棵六株,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根据联合国批准的《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到这这个地步,基本都是些内供茶,虽说赵海在江东乃至整个泉州地位都不低,但是放眼全国,还差点意思!

    也就唯有像周老,胡老,这种级别的大国手,才有机会得到那么一些!

    喝了一杯茶,这才笑着把手中的东西递给赵海,随后也是说阴了来意:“老赵啊,你来看看。”

    “什么东西?”赵海接过来大概看了几秒也是瞬间震惊了起来!

    .......

    孟子秋现在在急诊科也算是个另类了。

    名义上属于张军张医生下面的实习生,然而在外人看来,张医生就像是孟子秋的实习生,跟在屁股后面,问这问那!

    搞得有患者来,都以为孟子秋是主冶医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