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都市:冰雪女上司

关灯
护眼
224、 亲自监工(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雨季之前,清北市长陈沛林放下手中的工作,决定抽出一两天的时间到全市的重点企业做一下调研。

他原来计划首先去九曲河景观长廊项目区,然后再到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几个重点建筑企业,后来在秘书郝亮的提醒下增加了清北市二中行程。

六月初高考的时候,陈沛林曾去二中视察过,发现校园围墙存在安全隐患,立即责令教育局和校方进行整改。

临调研之前,陈沛林忽然想起了这事,问秘书郝亮,知不知道二中校墙修葺得怎么样了。郝亮立即答道:“昨天我刚问过教育局,因为校园南墙破损严重,所以采取了拆除重建的办法,目前刚修到三十五米。”

“为什么?”陈沛林很疑惑。他清楚,即使全部拆除,也就一百五十米左右,这样一个小工程,七八天就能干完,高考已经过去近半个月,工程才进展到如此程度。

郝亮说:“清北二中的南墙之所以破损,主要是南侧棚户区一些租赁户和小商贩所为,他们为了租房者或者学生购买小食品方便,横加阻挠,以各种理由阻碍施工。”

陈沛林点了点头,说:“这样,你联系一下公安和城管,我们第一站便去二中。”

“要不要请周文慧市长一起调研?我看她在办公室。”郝亮临出门时,提醒地说了一句。

“可以。”陈沛林觉得他的话在理,有些事情,应该让分管领导了解并跟进。

陈沛林对郝亮这个秘书比较满意。他虽然到市政府工作时间不长,用着很顺手,有些事情,不用自己提醒,就能够考虑到,比如清北市二中的事,如果郝亮事先不了解情况,根本得不出三十五米的准确数字。

成手与不成手秘书的区别差别就在于此。秘书工作不同于其它,整天忙忙碌碌并不一定有好的效果,领导关注过的事情,要时时跟进,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问起,等他需要的时候,你再吱吱唔唔,才去了解情况,一次两次尚可,时间长了,领导就会对你产生不悦。所以,时刻准备着,是秘书头脑中紧绷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经常没有准备,那就会犯大忌。

一进校园,陈沛林看到工地上寥寥几个人,闲散地坐在那晒太阳,火气便顶到脑门子上:“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施工?”

有个工人看到开进校园两辆车,下来几个人,知道是检查的来了,便懒懒地站起来,说:“施什么工,连个体户都摆不平,让我们怎么干活?”

“校长呢?怎么连个监工的也没有?”陈沛林看了一眼郝亮。

郝亮赶紧拿起手机,准备联系。不是郝亮没有事先通知校方,陈沛林调研有个习惯,一般情况下是突击式的,不需要通知对方。一车三四人,陈沛林、秘书长韩述和郝亮,最多也就是加个办公室副主任。今天,在郝亮的提示下,多加了辆车,多了位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周文慧。

还没等郝亮拨出去,清北二中甄校长满头大汗地从办公楼一溜小跑过来,到了近前,气喘吁吁地说:“陈市长,您光临指导怎么不事先通知不声,我们也好有个准备,刚才听门卫说才知道。”

“你要是有准备,我也看不到现场了。”陈沛林气哼哼地道:“说吧,多长时间了,这点小活,才进展到这种程度。”

甄校长解释说:“陈市长,您有所不知,本来按计划很早以前就完工的,没想到,墙那边的几个小商贩横加阻拦,导致施工进行不下去。”

陈沛林盯问:“学校的事,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要说关系嘛,说没有也可以,说有嘛,也有那么一点儿。”甄校长道:“上次您来的时候,也看到了,那些个体户,都靠着这断壁残垣生存呢。”

“正是存在这些安全隐患,才叫你们重新整修的,你还给我说这些。”陈沛林听罢,更来气了。

“唉,别提了,前几天,施工没进行到三分之一,便有十多个小贩过来阻拦,我们的一位教师看不过眼,与他们理论两句,结果还被打了。”甄校长无柰地道。

“为什么不报警?”陈沛林接着道:“还有,怎么不向教育局汇报?”

“小商贩也得生存,我们也理解,这一片区,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动不得,说不得,你给他们来硬的,就躺在地上不起来,公安、城管都没办法。”

“我还就不信,谁这么无法无天,你赶紧组织施工队伍,我要现场办公,看看哪个人再来阻拦。”陈沛林向校长下命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