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三国之志在千里

关灯
护眼
第19章 买一赠二(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看到年轻的弘农王说的如此慷慨激昂,包拯感动不已,当即跪地谢恩:“承蒙殿下厚爱,包拯必然誓死尽忠,以报大王知遇之恩!”

    “获得包拯文臣点9,获得展昭和白玉堂武将点16点。”

    回到议事堂,刘辩召集了手下文武将包拯三人与众人介绍了一遍,免得又发生上次太史慈和秦琼的乌龙。

    “诸位!”

    回到座椅上坐了,刘辩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自己的决定:“包拯担任吴郡太守,各位有何异议。”

    听了刘辩的话,以魏延为首的众武将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才仔细的拿正眼去瞧这包拯。只见包拯一行三人站的笔直,面无表情,看不出心里想的什么。

    虽然魏延等人对包拯一来就能担任太守颇有微词,不过毕竟术业有专攻,身为武将众人也没有太纠结太守的位置。

    不过武将们没意见,不代表文官没意见。

    首当其冲的就是王朗,朝着刘辩拱手施了一礼:“殿下,在场众人,就数老臣资格最老,不得不在这里说句倚老卖老的话,还望殿下勿要动怒。”

    “王卿直说无妨!”

    刘辩早就料到了有这么一出,作为文武幕僚中资历最深的人,王朗不站出来说点什么,反而有些不正常。要想让文武幕僚接受自己的决定,必须先从说服王朗开始。

    王朗一边抚摸长须,一边娓娓道来:“一郡太守,对外需要守卫城池,肃清地方;对内需要镇抚黎民,解决纠纷,包拯此人底细尚未查明,才干尚未可知,陛下怎可如此武断?”

    刘辩听到王朗质疑包拯的才能,不免有点好笑:“包卿家,请你将刚才与朕说的都说与各位大人听听。”

    “谨遵殿下口谕!”包拯不卑不亢的说道,站起身来,对着文武众人一礼,将刚才对刘辩的问答娓娓道来。

    王朗一开始还觉得此人只会夸夸其谈,蒙蔽了刘辩,但是越听越觉得有道理,只让王朗和高颎听得肃然动容,越到最后才越发觉得小瞧了此人,没想到一介布衣,竟然有这般见识!

    武将们虽然对于治国方针一知半解,但是也对一个政策的好坏有所认识,对眼前这位弱不禁风的文人起了敬佩之情。

    王朗听完后,站起身来对着弘农王和包拯一礼:“老臣惭愧,在知人善用这方面实在无法望殿下之项背,方才听了包大人所言,惭愧不已!莫说一郡太守,就是国之宰相也可胜任!”

    听了王朗的话,刘辩很是高兴。不是因为包拯的聪明才智,而是为王朗的胸襟感到敬佩,有疑问就敢提出来,得到解答后,也不再纠缠不清,有这样的胸襟,当然配的上三公之位。

    “王公此言太过于谦虚,包卿家还有很多经验要向您讨教呢。”

    包拯是何人,他一下子就听出来刘辩说这话的意思,又对着王朗一礼:“大王说的不错,在下只是班门弄斧,学生还有很多问题要向您请教呢。”

    王朗被包拯和刘辩双重恭维下,当然是第一个举双手同意。其他人也对包拯很是敬佩纷纷同意。

    “既然各位文武大臣都同意了,那就由包卿家担任吴郡太守一职,展昭和白玉堂作为贴身侍卫保护包太守的安全吧。”刘辩也拍板做了决定。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