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真不是个海盗

关灯
护眼
第五百六十一章 无畏时代(五)(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无畏”号的有关情况传开后,受到震撼最大的自然是英国在大西洋上的主要竞争者、当时世界上第二号海军强国德国。

        他们迅速作出反应,在“无畏”号下水的第二年就把自己的第一艘无畏式战舰“纳绍”号送下了水。

        它的标准排水量达18873吨,主炮口径为280毫米,航速为19。5节,水线处装甲厚300毫米,司令塔处则达400毫米!它的主炮口径虽略小于“无畏”号,航速也稍慢,但装甲防护等方面则要优于“无畏”号,综合战斗力并不比它的英国前辈差。

        而1909年下水的“赫尔戈兰”型无畏舰的主炮口径也加大到了305毫米——英国人这一次多少有点弄巧成拙了:

        他们在努力设计出并建成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新型战舰的同时,却也让自己耗费了无数金钱和精力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规模庞大的战列舰队在一夜之间变得过时。

        现在,她和各海上列强们几乎又是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恰逢当时的德国海军发展部长、德国现代海军之父冯-提尔皮茨伯爵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公海舰队”计划。

        他决心要凭借德国超强的工业实力建立一支规模规模巨大的全球性海军,其中自然重点对无畏舰作出了要求,即数量上要赶上英国,质量上则要超过英国!

        而1908年通过的第四次海军法案更是具体规定了无畏舰的建造计划:从1908~1911年,每年建造四艘;从1912~1917年,每年建造两艘,而且为了确保战舰的先进性,各舰的服役年限从原来的二十五年缩短到二十年。

        提氏坦言:

        “德国建立大海军的目的,是要使最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向它挑战,否则就有使自己的优势遭到破坏的危险。”

        这些计划和言论不可能不引起英国的高度警觉。

        英国海军当时实行的是“双强战略”,即军舰在数量上必须等于分处第二和第三位的海军强国所拥有的舰艇数量的总和,这对英国的工业和国力来说一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然而海权实在是大英帝国数百年来的命脉,是一个不管花费多大的代价也要保住的优势。

        于是,英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大舰巨炮的海上军备竞赛中去,他们公开宣称德国每建造一艘无畏舰,英国就要造两艘!

        于是海洋上钢铁恐龙竞相争霸的伟大时代终于开始了!

        这个时期就是海军史上有名的“无畏舰时代”。

        1910年世界上第一艘超无畏舰--装有十门口径达343毫米的巨炮的“奥里昂”(或意译为“猎户座”)号在英国下水,同级舰共四艘。

        其后数年间“铁公爵”、“伊丽莎白女王”及“君王”级等一系列超无畏舰也纷纷被设计建造出来。

        这些级别的军舰排水量和主炮口径都越来越大,结构和设施也越来越精密、复杂。

        德国人自然也不甘落后,利用其工业优势奋起直追,于是到一战爆发时英德两国已分别拥有无畏和超无畏舰30及20艘。

        同一时期的其他列强,如美、日、俄、法、意、奥匈等自然也追逐潮流建造了一批同类舰只。

        它们在数量上自然难以和英、德的两国相比,但在质量上则也不乏佳作。

        以丑国为例,他们在1912年开始建造两艘“内华达”级战舰“内华达”号和“俄克拉荷马”号,其标准排水量达27500吨,装有10门356毫米巨炮(2*2+3*2),航速为19节。

        分别于1913及1914年开始建造的两艘“宾西法尼亚”级舰“宾夕法尼亚”号和“亚利桑那”号的标准排水量则达31400吨,装有356毫米主炮12门(3*4),航速提高到了21节。

        显然,这两级战舰在当时均属世界一流。

        而国力比较贫瘠的霓虹居然也是较早拥有无畏舰的国家。

        这个刚刚崛起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暴发户已经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尝到了建设海军的甜头,所以倾其所能地勒紧了裤腰带大兴海军。

        分别于1912及1913年建造的两艘超无畏舰“扶桑”和“山城”号就采用了英国新研制的356毫米炮,1915年开始建造的“伊势”和“日向”二舰又在前两舰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大洋上最耀眼的明星并不是无畏舰,而是与无畏舰几乎同时出现的另一个新兴舰种--战列巡洋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