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穿越四十年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五十七章 治重症下猛药(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打一个不正确的比方,华夏有句老话,叫做‘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改革也是这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唐处长鼓起掌来了:“张书记,你的这番话对省委领导说了吗?”

        张岩摇摇头:“没有。”

        张岩若有所思地看着唐处长:“领导是从帮助爱护我的角度跟我谈话,这时我能辩解吗?何况这只是我内心并不成熟的想法,跟你聊着聊着,有感而发,随便说说而已。”

        唐处长说:“这恐怕是你到临元县以来的感受和总结吧?”

        张岩喝了口水,接着说道:“可以这么说。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我从市政府来到临元,环境不同了,决定了做事的方法不同。

        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欠发达地区,比如临元,存在着四个怪圈:

        即思想上越乱越穷,越穷越乱,表现为乱折腾;

        社会上越超生越穷,越穷越超生,表现为乱生育;

        经济上越收费越穷,越穷越收,表现为乱收费;

        思想上越保守越穷,越穷越保守,表现为头脑僵化。

        俗话说:治乱世用重典,治重症下猛药。

        所以,我现在是,强力纠偏,矫枉要过正,这样做其实很累,但如果不这样做,局面就扭转不过来。”

        唐处长说:“如果各级领导都能这样全身心地研究工作就好了,如果领导者无私无畏地研究工作,我想即使犯了一些错误,群众也能理解。

        一个领导者,就如一个医生看病一样,能够找出病因,对症下药,病人的病怎么治不好呢?”

        唐处长说着说着有些激动了:“你的治重症下猛药好啊!张书记,恐怕省委当初决定让你兼任临元县委书记,也没有想到你会用‘治乱世用重典,治重症下猛药’的办法吧?”

        张岩继续说道:“我并不是一名高明的医生,我这也是急中生智啊!”

        唐处长说:“张书记,你的反腐治乱应该更是需要胆魄的。”

        张岩说:“唐处长,我来临元之前,只知道临元贫穷,我所有的计划、政策都是围绕着发展经济。

        可是事实告诉我,不解决乱的问题,要把临元县经济搞上去,那是一句空话。

        但是我也想过,反腐治乱不是那么简单和容易的事,不仅面临着身败名裂,甚至有生命危险。

        他们已经形成一张网了,谁要碰到这张网,那些人的神经都会立刻敏感起来。”

        唐处长说:“你这个县委书记也真够难的了,电视台都曝了光,燕京调查组、省市调查组、省市委纪委先后重兵压境。”

        张岩说:“不过我认为大乱之后必然大治。”

        唐处长说:“你还要进一步做好思想准备。”

        唐处长说着,从包里取出一张纸,边说边推到张岩的面前:“请看看这些名单,这些人都不同程度地在经济上有问题,有的是个案,有的是和原县委班子当中的主要领导有着牵连,主要是行贿受贿,或者是m官封爵。”

        张岩接过那张纸,静静地看着。

        “张书记,这些人大都仍在重要的岗位上,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我们的意见是必须尽快把他们‘请’进来,当然这大都是县纪委的事。”

        唐处长看着张岩:“这些人一旦“双规”了,他们所在的地区、部门势必也会涉及到一些具体问题。此外,还牵扯出一名县委副书记和两名副县长。”

        张岩放下名单:“唐处长,这些名单中,有些人我是预料到的,有的人我并没有料到。我的意见是,按照纪委有关政策办理,至于什么时间、什么形式,你们和陈铁欣、高明同志商量一下,形成统一意见后告诉我,我坚决支持你们。”

        唐处长满脸严肃地说:“这些人为什么如此大胆,难道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行为触犯法律了吗?所以,这里面仍有问题。”

        唐处长随手在纸上写了一个人的名字,并在名字后面连连画了个3个感叹号。

        张岩瞥一眼那个名字:“这说明临元县领导班子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群众反映不断,组织上考察了,也不知道那些考察材料是怎样形成的,靠那些考察材料,大都是把他们美化成很出色的好干部。”

        唐处长更加严肃了:“你说,一个干部,刚提拔了,又要‘双规’了,群众怎么看?责任到底谁来负?”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