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穿越四十年

关灯
护眼
第十八章 一条自己想走的路(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没关系,你回到唐宁后,可以到学校找77届中学毕业生所学的相关课本,那些大多数是死记硬背的东西。”

        “好的!我试试看。”

        “另外,如果准备来得及的话,英语不要放弃。虽然非外语专业的没有要求考英语,但报名的时候,咱俩可以申请加试英语。一来英语如果考得好,可以给我们的分数加分,而且这正是大多数考生尤其是非应届考生的弱项;二来英语在今后社会是非常有用的,正好借高考的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

        再说了,我们考的是经济系,即使英语考得不好,也不会对高考总分有影响;如果英语成绩好,在同等分数下,录取的概率会更大些。”

        “这个没问题!英语正好也是我在中学的强项,而且县一中教英语的许老师对我特别好。”

        “那就好!等到你把课本上的内容都复习差不多。我会在明年适当的时候整理一份应对高考的重点复习提纲给你。

        燕京大学或秦华大学,分数线要求肯定比其它学校高,不得不比别人准备的更充分些。”

        刘娜点了点头:“我明白,正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嘛……”

        ……

        对于1977年的高考,梁海涛所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随着时间越来越临近,他的心里也越来越清楚,自己虽然有着穿越后的先知先觉天分,但在今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尤其是面对大学生时代,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毕竟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的学生经历也就仅仅在高中阶段而已。

        前世之所以能考上纽约大学,完全凭自己在美高时期突出的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能力、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以及演讲和组织能力,当然也离不开美高之前的学科基础知识的扎实功底。而且还没有进入纽约大学,就穿越了。

        退一步说,即使自己没有穿越,进入纽约大学后,能否依然是学霸或优秀,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而穿越到了原主身上,今生有把握考上燕京大学或秦华大学,更多的是来自于自己对1977年高考考题、整个考试过程和结果的先知。

        据自己所知,原主之前中学阶段的学习仅仅是中上水平,远远不如刘娜,如果完全凭原主自身的实力,能考上前世里的211就不错了,根本进入不了985的c9联盟。对日后在燕大和秦华这样的一流高校里,学习能否跟得上,梁海涛心里就更没有数了。

        而且一旦进入了燕大或秦华,自己对1977年高考先知先觉的优势,无论在这两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科的学习中已经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了,之前的优势在大学的学习阶段中将起不到任何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是不能投机取巧的。自己只能跟每一位普通学生一样,跟刘娜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想要出类拔萃,只能靠自身真正的实力和努力了。

        这辈子想要通过进入燕大和秦华,让自己今生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是不现实的,前世里有多少燕大和秦华的毕业生依然找不到工作,这就是事实。

        所以,进入燕大或秦华并不是目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它仅仅是人生道路的一个起点而已,就好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就是进入社会的第一个驿站。

        如果能这么看待问题,心态就摆正了!

        关键是今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往什么方向走?走什么样的路?这对今生的梁海涛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梁海涛从穿越到今生的第一天开始,就不得不考虑这个现实的问题。

        当然,对于1977年、甚至九十年代初考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只要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想要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因为是国家包分配的,差别只是单位的好与差而已。再怎么差,也绝对不会出现像前世的大学生那样,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但这是自己以牺牲前世作为巨大的代价,在穿越之后想要的全部吗?

        显然不是!

        那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去哪儿?我应该要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五个问题,是梁海涛在穿越后不到五十天的日子里,来来回回不停琢磨的问题。

        所以,他并没有把在燕大或秦华的学习阶段,作为自己今生获得成功孤注一掷的希望。

        因为他知道,一个的人生规划,必须有自知之明,必须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而不能凭空幻想。

        凭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今后在学科和学术研究方面,根本无法与1977、1978、1979年高考进入燕大的那些日后在华夏学术界叱诧风云的人物相抗衡。

        既然如此,他只能寻找一条更切合实际的路,走一条对自己更有意义的路,走一条个人理想或愿望和社会理想相结合的一条路。

        这条路上,他需要得到一个人一生的支持,一个终身伴侣的支持,感谢上帝,冥冥之中让自己遇见了刘娜……

        在这段时间里,他个人最大的理想和愿望就是找到自己前世的亲人,哪怕穷尽自己今生的毕生精力和努力,也要寻找和报答他们,就如同前世的他们对自己一样。

        到了燕京的时候,他决定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刘娜,毫无保留的告诉她。

        他相信,刘娜会理解自己的,会理解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且会支持自己的。

        至于为实现社会理想所做出的努力,目前已经从坪乡开始,一步一步往前走了。

        哦!多么期盼着1977年的尽快到来!让自己向着个人愿望的实现更进一步,到那个时候,他才能在实现愿望的道路上,一步步往前走。

        这条路也许会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如同弗兰茨.卡夫卡所说“就像一根绊人的绳索”,但它确实是一条自己想走的路。

        ……

        正当梁海涛和刘娜牵着手走出冰厅的时候,华夏广播电台发布了一条令世界为之震惊的消息:一代伟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消息一出,举国悲痛,顷刻之间,天地失色,山河减光,似乎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地球停止转动了,人们都停止了呼吸……

        此时此刻,高音喇叭里传来了悲壮的《葬礼进行曲》,在记忆中,这已经是1976年华夏大地上第三次响起这首曲子了。

        梁海涛伸出手臂,紧紧搂着刘娜的胳膊,让她依靠在自己的身上。

        刘娜不由地想起,他曾经在一个多月前对自己说过的那些话,她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这消息来得让人太突然了,突然的让人根本没有心里准备,更让人难以接受……

        今后怎么办啊?从自己懂事的那一天起,似乎所有人都在告诉自己,整个华夏的生命是跟这位伟人紧紧连在一起的,她情不自禁的把头靠在梁海涛的肩上,痛哭了起来……

        对于刘娜此时此刻的心情,来自于前世的梁海涛无法完全体会。

        对于这位伟人,他从前世父母曾经谈话时敬仰的语气中,知道华夏乃至全世界有这么一位伟人爷爷,在燕京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去过两次伟爷爷人的纪念堂,仅此而已。

        但此时此刻,他的心却被周围所有人的悲痛所震撼,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