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明朝大祸害

关灯
护眼
第264章 决战2(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明军方阵实在过于庞大,连绵数里呢,后方很难及时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比较简单可靠的手段向后方部队传递信号了,而旗帜无疑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

        戚继光编练浙军的时候就研究出了一套旗语,遇到敌军阻隔,骑兵无法及时传递军情的时候,就用旗语传讯,于是,跟浙军交战的倭寇和鞑靼骑兵都很崩溃地发现,任凭他们怎样虚张声势制造战争迷雾也没用,浙军只需要在高处挂起几面骑子,就可以将他们的真实情况传递出去,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就是戚某人正义的铁拳了。神武军作为浙军的徒弟,自然也把这套在边军将领看来没啥卵用的东西给学了过去。不过由于时间太短,他们学得还不够精,只能用旗语传递一些比较简单的信息。比如说挂起火红旗子,就表示前锋即将接敌,中军和后军作好准备;挂出两百火红旗子,就表示已经接敌,战斗异常激烈;挂出三面火红旗子,就表示前锋支撑不住了,中军向前移动增援……挂出黑色旗子,则表示取胜无望,全军压上与敌军死战到底。

        那撤退该打什么旗子?

        哦,神武军上下一致认为他们一履战地,不胜则死,压根就不会去考虑什么撤退,所以“撤退”这一旗语大可不必。

        火红战旗竖起,八千延绥子弟兵齐声怒吼:“死战!死战!死战!!!”

        最前沿两个方阵中,陈昂和周隆怒喝:“步弓手,标出射界!”

        手持十力弓的步弓手越众而出,排成一排,按不同角度接连射出三支箭。那三排箭斜斜的插入地面,分别钉在六十步、四十步和二十步处,每支箭上都有一根红色飘带,在寒风中猎猎飞扬,格外的显眼。箭完这三箭,步弓手依依不舍的转身返回方阵之中……之所以是依依不舍,那是因为科尔沁骑兵距离他们已经不到百步,马上就要进入步弓的射程了,他们还渴望着能够在大明将军面前一显身手,用手中强弓将科尔沁骑兵射成刺猬呢,这个时候返回方阵中……

        真有点儿不甘心。

        但不甘心也没用,军令如山,胆敢不服从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炮兵准备!”

        “炮兵准备!”

        “炮兵准备!”

        怒喝声连绵不绝,一个个方阵里,炮兵都在摇动曲柄,调整着炮口的仰角。由于实心炮弹打人效果实在不怎么样,神武军普遍对这玩意儿缺乏兴趣,所以装填的是清一色的霰弹。霰弹自然是水平发射效果最好的,他们稍稍调整一下就行了。

        科尔沁部也没少与明军交战,对如何对付明军的火器颇有心得。他们的前锋部队队形异常稀疏,冲锋速度却极快,转瞬之间便将第一排斜斜插在地上的箭给踏进了烂泥里。这些骑兵是专门用来引诱明军火炮开火的,按他们对明军的了解,许多明军炮手心理素质都不过关,往往骑兵还在百步之外就开炮了,而只要有一个开炮,其他炮手就会像运动员听到发令枪一样争先恐后的开炮,一轮炮火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先别说那乱糟糟的炮击命中率非常低,很难给高速冲锋而又队形稀疏的骑兵造成多少伤亡,就算这些冲在最前面的炮灰全都死在明军大炮之下,那也是值得的,因为后面的主力部队不会给明军炮兵发射第一发炮弹的机会,在他们还在努力装填的时候,骑兵就冲到他们面前了。

        然而,这次他们的战术却不大灵验,距离明军方阵只剩下六十步了,明军炮兵却不见动静。倒是有一些明军火枪手半跪在地,枪托抵肩,瞄准这些队形松散的骑兵扣动板机。

        砰-砰-砰-砰!

        枪声并不密集,毕竟射击的人并不多,但是命中精度却高得吓人,几乎是每一声枪响,就有一匹战马胸部或者颈部被打出个窟窿来,悲嘶着倒下。

        科尔沁骑兵的军官和将领们顿时就拧起了眉头。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虽说被击中的骑兵并不多,但是那惊人的命中率已经足以证明明军的火铳手是接受过严格的射击训练的,而且非常沉着,不好对付!

        但是骑兵一旦发动大规模冲锋,想要中途停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两千多科尔沁骑兵已经将速度提到了极限,风驰电掣,谁要是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勒住战马,就只有被踩成肉泥的份,所以哪怕明知道前面有刀山火海等着,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撞上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