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流年撷萃

关灯
护眼
第392章 它山之石(四)(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所以从那个时代走过,也会培养出一种独立思考能力。

在众说纷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看法。

写到这里,的确暂时看不下去原著,而是有一些东西需要分享。

金庸的作品是陪伴很多人成长,也有很多人去关注后续的发展。

到底是看着自己长大的好东西,能不失落就尽量保留。

但现在的传播无疑是出现了问题,记得当初的金庸作品是叫好又叫座,现在是不忍卒睹。

看到这种情形,不痛心是不可能的。

但也想找找原因,看看有什么可以提供参考的。

明明是好东西,却眼睁睁看着落魄凋零,这样见死不救,还真做不出来。

不过做了,是不是管用,那就不清楚了。

接下来几天,我暂停小说的阅读,因为确实发现,只靠金庸,只靠过去的思路,现在未必行得通。

那么就借着读后感,把相关作品对比后的心得分享出来。

假如现在不分享,真担心会更糟。

做参考也好,仅供欣赏也好,总之也尽力了。

在对比以前一些好的作品的时候,确实可以学到很多。

包括我自己在整理的时候,也感觉到认知和以前不一样了。

而且最近还发生一件事,那就是网大《九阴白骨爪》上映,我看了30分钟左右,实在看不下去了。

就自己动手写了一个同人剧本,写完之后,发现理解和感知产生变化了。

我也对比了我的思路和网大的思路,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好看”的概念不同了。

今非昔比了。

本来“好看”就是可以自定义的。

因为不同,那么就要看看究竟,看下来是有心得的。

可以说都是因金庸作品产生的渊源,那么把它体现在读后感里,算是做一个记录吧。好,明天分享心得。

2021年9月28日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