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太史信列传

关灯
护眼
六十九、日落朔方城(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秦道士身上究竟有多少谜团?谁也说不清楚,即使是跟随秦道士学艺十余年的太史信,也难以理解这个人身上的一些东西:秦道士从不进行生产劳动,却常备大量金银,在全国多地拥有房产,收藏了各种珠宝珍玩(活脱一个贪官典型),武功极高,神出鬼没。当然,在知道秦道士身世的霍慎行看来,此人坐拥巨额财富没有任何奇怪之处,他更多流露出的态度则是:“我习惯了,秦道士就是这样汉子。”

        推杯换盏之间,很难说全戎和秦道士彼此之间有着多大的戒备。不过为了答谢秦道士,全戎还是做足了功课。

        在秦道士和林清菲离去的次日,公孙晴率部对朔方的边境巡逻队发动了袭击,抓获俘虏7人;

        几天后,公孙晴率部袭击全戎的运输队,抓获护卫士兵三十七人,民夫一百余人,缴获粮食一百余担,白银七千余两;

        半个月后,全戎派出亲兵偷袭公孙灵的军营,被预先设伏的公孙晴反突击成功,七十余人战死,四十余人被俘。

        为了记录取得的战果,公孙晴找来了画师,创作了一副名为《日落朔方城》的画卷:夕阳的余晖中,公孙姐妹傲然骑在战马上,李平牵着公孙灵的缰绳,俘虏们或坐或立没精打采地处于阴影部位,远方的背景则是朔方高大的城池。几百年来,对这幅画内容的各种解读和争论从未停止。首先对这幅画作者的猜测,这幅画对光线、色彩的运用都更类似西方油画风格,与中国画的画风差异较大,在画师落款的地方没有署名,只留下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金文戳,经辨识后是“汤姆”。有人据此提出:书画的落款一般是篆文,而此画落款采用一般人难以辨认的金文是为了掩人耳目,此画的真实作者是全戎的好友、来自英吉利的西洋画师汤姆,并以此佐证公孙姐妹取得的战果都是全戎故意放水的缘故。反对者则认为,虽然此画采用西洋笔法,但当时西洋画师在新汉帝国和鲜卑汗国境内的数量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所谓“汤姆”对西方人来说也不过是个类似中国“张三”的常见姓名,在伦敦街头一块儿砖头砸中了十个人,六个叫“汤姆”,两个叫“吉姆”,这一署名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还有,有人认为远方朔方城池上隐约出现的人影是霍慎行,因为那个人手上拿了一个类似西瓜的东西(这是啥逻辑,霍慎行的出现和西瓜一起?)。此外,有人认为画中的俘虏就是公孙姐妹实战中俘虏的全戎部下,也有人认为是影射全戎等人,并以此附会说画中的老年俘虏是夏侯博,年轻俘虏分别是霍慎行、曹弘扬诸人,还有人认为俘虏其实是影射拓跋力等人。认为俘虏是影射拓跋力等人的说法看似天方夜谭但受到一本名为《打喷嚏密码》的小说的力挺,这本小说的主人公从俘虏服装上几个不起眼的字母入手,经过一系列的复杂解密算法,终于发现这些字母其实是对应拓跋力等人的鲜卑语发音,进而找到了失落了几百年的“霍慎行宝藏”,从此飞黄腾达,迎娶白富美,成为人生赢家(小说情节,未得到官方认可)。因为《日落朔方城》体现出的高超绘画技艺、浓厚的政治隐喻色彩以及几百年来的未解谜团,这幅画受到全球收藏家的追捧,原画在“傻子得”拍卖行拍出了三千五百万美刀的价格,但它背后的谜团,则继续尘封在历史的尘埃中,静静等待着那个被选定的人来揭开……

        《日落朔方城》被复制了多份,呈递到鲜卑各个王爷面前,当看到这幅画时,拓跋力假惺惺地称赞了公孙姐妹的战果,宣称这对姐妹花“打破了全戎不可战胜的神话”,其他王爷纷纷表示,正是有了大汗的英明指挥,才取得了这样的战果。拓跋糠对战果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尤其是所谓“全戎的亲兵”战死数量竟然比受伤的人数还多。宇文林青解释,全戎的亲兵极其悍勇,打起仗不要命,阵亡的人比受伤人多很正常。拓跋力虽然认可宇文林青的看法,但他还是派拓跋糠去审问俘虏来核实情况。就是这次审问,让拓跋力自以为揭开了全戎亲兵们的神秘面纱,以下为审问记录节选:

        拓跋糠:“你叫什么名字?”

        俘虏甲:“李二牛。”

        拓跋糠:“哪儿人?”

        俘虏甲:“上郡人。”

        拓跋糠:“干什么的?”

        俘虏甲:“全大人的手下。”

        拓跋糠:“你都快六十了,全戎会有这么老的兵?”

        俘虏甲:“俺,俺以前不是当兵的……”

        拓跋糠:“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俘虏甲:“俺以前是杀猪的,因为杀了人,被关在牢里,秋后问斩。”

        拓跋糠:“那你怎么当兵了?”

        俘虏甲:“一个月前,俺被拉到街口砍头,俺跪在地上,刀斧手拿着明晃晃的刀片子,俺不想死啊!俺就趴在地上不断磕头,这时候全大人走过来,说俺们可以立刻就死,也可以缓缓再死,说不定就不用死,问俺们愿不愿意跟着他干。俺当然愿意了,全大人就给俺了刀枪,派人领着俺们去打仗,俺就被抓住了。”

        拓跋糠结束审讯后,和曾经与全戎作战的尉迟壮、宇文林青促膝长谈,得出自己的结论:全戎的亲兵,都是朔方城被特赦的死囚,故而作战悍不畏死。当然,亲爱的读者们都知道,这个结论是不准确的。

        听到拓跋糠的汇报,拓跋力微微点头,他此时所想,根本不是这几个俘虏,而是另有内容。朔方曾经是鲜卑人的重要军事要塞和后勤基地,是南侵的桥头堡。拓跋力对朔方城被汉军夺取一事始终耿耿于怀,夺回朔方的念头始终萦绕在此人的心中。当然,从全戎手中夺回朔方必定要付出巨大代价,英明的大汗拓跋力显然不会让拓跋部承担巨大的人员伤亡,因而他逼迫公孙姐妹成为马前卒在全戎布设的陷阱中开辟道路。投石问路的结果还算不错,在短暂的失利之后,公孙姐妹证明全戎并非不可战胜,但扩大战果显然不能靠她们,这两个人和全戎比起来差距还是大了点(从她们跑到乌里雅自投罗网就能看出),那该选谁去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