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以茶为媒

关灯
护眼
楔子(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当我躺在床上,打量着桔黄色灯光照着的一切,有种置身梦境的感觉。一天的陌生与匆忙,过电影般一一闪现。

        若是没有见过叶老师,我无法相信这里曾经住过幸福快乐的一家人,如今又身在何方,明天又将飘向哪里?昨天我还不属于这里,今天却占了别人的家,而且占得理所应当,真不知是怎样的逻辑?

        正在胡思乱想间,传来了古老师的惊喜声:“白老师,快来!”

        我立马下床,以最快的速度跑过去。古老师正屈膝在床上,脸紧贴着床头的木板,样子滑稽极了。

        “你这是在干什么?欣赏艺术品?”我好笑地问她。

        她并没有回头,继续紧贴着看,嘴里嘟哝着什么奇怪有意思之类的字眼。我也凑上去,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还算平整的床头木上,刻着两个小人,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年龄不大,也就四五岁左右。图片旁边,竖写着一行字,仔细辨认,还是模模糊糊,无法认清。

        我俩只好作罢,仰躺在床上,叽叽喳喳讨论着,直到深夜,才朦胧睡去。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被邻居同事邀请,几乎吃遍了其他九户人家。

        一字排开的庭院,从外观看没有什么不同,走进去才发现天壤之别。这些庭院经过主人的装扮后,便沾染了不同的气质。但确实,没有一处,似梧桐小筑般精雅。

        每每饭后,难免闲谈一会儿。于是,我便从断断续续的话中,渐渐串起了叶家的故事。

        夜深人静时分,我和古老师卧谈,提到最多的,便是床头的两个小人儿。

        说也奇怪,我们曾查遍家中庭院的各个角落,再也没有发现任何线索,那行模糊不清的字,成为了悬案。

        开学后,我和古老师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便少了卧谈的悠闲时光。慢慢地,叶家的事,被我们暂时抛诸脑后了。

        转瞬一年过去了。

        又是十一黄金周。古老师要回家去,假期结束才回来。我家在江南,只得留守学校。每天看看书,流连庭院,观看花草树木的色彩变化,也算自得其乐。

        直到第三天的午后,因一不速之客的到来,才打破了假期生活的宁静。

        来人自称方超凡。当时,我也只有二十三岁,正值情感懵懂又畅想的年纪。看到他,不禁怦然心动。他太像偶像剧里的男主角。

        我脑海里迅速闪出了不少古装美男、偶像明星的名字……贵而不矫,帅而不面。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不对。霸道总裁?也不对。暖男?还是不对。……好像又都有。唉,造物主该是多么偏心,造出这样完美的男子?虽未完全长成,却能迷倒一片芳心。若是再长几岁,我定会先扑倒再说。

        想到这,我禁不住笑了起来,手中握着的一盏茶,倾倒出来,竟浑然不觉。

        看到我的失态,方超凡没有嘲笑,反而替我接过杯子,示意我擦去茶渍。

        我收回纷飞的心绪,总算平静下来。开始正常地打起招呼。

        然后看到他,走到小院的一草一木面前,或细细端详,或轻轻抚过,或深深一嗅,或陷入思索……

        “可以给我泡杯茶吗?”他在梧桐树下的石墩旁坐了下来。

        “当然可以,我应该主动请你喝的,反而让你索要了,真是失态。”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你喝什么茶?我这儿有白茶和绿茶,普洱也有一些,对了,还有乌龙茶……”我有点献殷勤的味道,想要显摆所有。

        “不用,没猜错的话,你正在喝江南的绿茶,若不打扰,我喝这个就可以了。”他轻轻说道,“快十年了,我终于又能坐在这石桌旁了。”

        一语了,他竟更咽了。

        此时,除了梧桐叶在秋风里轻舞,偶有细微的沙沙声,静极了。他不再言语,我也只是静静地帮他续杯。

        后来,还是客人打破了静寂。他说明来意,娓娓道起陈年旧事来。

        这个午后,我跟着他的回忆,经历了一番相聚离别,喜怒哀乐。

        他才十八岁,便已经历了如许的往事。这是很多人的平淡生活里所缺乏的。这很多人,包括我。

        我问他,今天回来,物是人非,有无遗憾。

        他说遗憾总是有的,但人生路还长,一切皆有可能。今天错过,只要注定,总会相逢。

        他问我是不是可以进屋看看,我说当然没问题。进入客厅,他看看屋内陈设,已不复当初光景,唯有悬着的那幅“静坐听蝉”,勾起了无限思绪。

        接着,他指指古老师的卧室。我说稍等,给古老师打了电话,征得她的同意。

        我领他推门而入,我知道,这是他曾经住过的房间。他在床头的木板上流连许久,一遍遍抚摸着上面的图案,仿佛要通过指尖,刻进骨头里。或许,早已深入骨髓了,现在只是确定它真的存在过吧。

        我非常好奇,上面的字是什么。他眼圈红了,说是“青梅竹马”。

        是了,唯有这四个字,也只能是这四个字了。

        方超凡走了,带着遗憾,也带着寻找的希望走了。临行前,他要来纸笔,写下一首歌谣送我,说是儿时唱过的。事隔多年,他记得如此清晰,果然是深入骨髓了。

        几天后,古老师休假回来,给我带来了故事的另一半。听完她的讲述,我们又感慨良久。可惜苦了方超凡,又得苦苦寻觅了。

        时光如流水,不会稍作停留。关于寻找的故事,或许没有停歇过。结果如何,是不得而知了。

        我也渐渐忘却了这段没有结局的故事。跟大多数人一样,我如陀螺般旋转不停,为生活,为爱情,为婚姻,为亲人,也为实现人生而为人的所谓价值。

        若干年后,我的女儿出生了。在体会了初为人母的短暂快乐后,过起了一地鸡毛的日子。更无暇顾及其他了。

        就在这样的岁月流转中,我竟不知不觉作别而立之年很久了。至于梧桐小筑,又有了新的主人,听说是一对年轻的夫妻。

        我和古老师走着走着也散了,她在京城的某个小小角落,过着柴米油盐的小日子,听说很幸福。当然,我也不错。

        是啊,光阴的故事,或许如梧桐树间的蝉鸣,需静静地听,才能感受其中的珍贵。

        当然,在人生的中途,谁都有迷失的时候。只要有人不放弃,总会找到方向,走出黑暗,沐浴在阳光之下。

        某年,我回到了故乡,恰是烟花三月的最美时节。

        有一天,母亲要带可爱的女儿显摆,我便偷得浮生半日闲。

        一人闲逛间,不知不觉到了一家老店。因为贪恋老味道,便走了进去。我选了靠窗的位置,光线很好,习惯性地环视起来。多少年了,这店一点没变。然后,便有了巧遇,续上了几乎忘却的叶家故事。时光轮转,让人感叹。

        自那日起,我常常沉浸其中,久久摆脱不开。某瞬,竟脱口而出几句歪诗:飒飒东风倚云栽,翩翩凡鸟山中来。几度飘散为相聚,一时叶落安心怀。

        吟毕,长叹一声,深憾不能尽抒心中情愫。于是,我决定用笨拙的文字,记下这段故事。倘能陪伴几人,度过一段闲暇的时光,引发几许感慨。便觉幸甚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