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紫塞秋风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五十一章 易水诀朋友(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便在那第一次刺杀任务中,荆楚薇结识了这个亦师亦友,同时也是自己终极目标的刎颈之交。

    那个男人没有名字,据他自己说,他是秦王身边一千大秦锐士之一,阿房宫的三百铁卫中最普通的一员。

    一直到后来,他通过多次帮秦王尝试所谓的“长生不老”药,终于成为嬴政身边的贴身侍卫,并被秦王赐姓“菟裘”之后,才顺带着有了自己的名字:菟裘邪

    菟裘邪在说这些的时候,总是轻描淡写,表情也毫无生气。

    但荆楚薇却心里明白,能称为秦锐士的人,绝不简单。

    《荀子·议兵》里曾说过: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的意思,便是在战场上,齐国的技击高手不能遇到魏国的武卒,魏国的武卒不能遇到秦国的锐士。

    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便给了这三个国家的军队战力做了一个评判。

    首先,如何才能成为大秦锐士?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上马能斩赵边骑,下马能敌魏武卒,武艺能破齐技击

    众所周知,当时的天下第一步兵,首推魏武卒。而天下最强骑兵,则要数赵边骑。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

    其说的便是,能手执一支长矛、身背二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粮,连续疾行一百里,能立即投入激战者,方为武卒。而秦锐士在这个基础上,又增添了全套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负重约在八十余斤,体能上比魏武卒的要求还高。

    秦锐士就是魏武卒的进阶版。

    其次,便是骑马训练,马上格斗与白刃战。

    当时的中原,基本以步战和车战为主,对于打又打不过,追还追不上的草原游牧民族,各国基本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

    而当时地处中国北方的赵国,经常会受到东胡、楼烦、林胡等游牧民族的骚扰。

    为了应付这些来去如风的草原骑兵,赵武灵王下令实行军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将赵军,改造成“骑射”为主的机动力量。

    由于当时马镫还未发明,赵军便装备长弓短刀,模仿胡人长距离射击,兼顾短距离白刃战,再加上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阴山马,使得赵军能够长途奔袭,无往不利。

    正是来去如风的铁骑配上先进的铁制兵器,使得赵军辟地千里,西略胡地,灭中山,收楼烦,败东胡、降林胡。

    一度横行中国北方,使得赵国成为唯一能与秦国一较高下的大国。

    而要成为秦锐士,首先便要掌握骑术。

    马镫发明前,骑马绝非易事。

    马儿在高速的奔跑中,相当颠簸。

    而骑手们必须用大腿拼命夹住马肚,才不至于被颠下来。

    这对于战士下半身和上半身的力量,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其二。便是要有强大的腰腹力量。骑手们在确保自己不被马颠下来的同时,还要去带动身体的肌肉,做出各种骑兵动作,比如刺杀、劈斩、开弓等等。

    为了能在骑兵上保持优势,大秦帝国便派遣精挑细选的锐士——从东、西、南三面进攻义渠国,积累骑军经验。

    这义渠人数虽少,但由于他们是戎狄的后代,羌族的祖先,又以游牧为生,长期以打猎为生,剽悍好斗,故士兵战斗力极强。

    加上国内,又有固原草原及陇山牧场,生产了大量的良马,是以骑兵尤其厉害,并不逊色于匈奴。

    而这些大秦锐士,面对义渠骑兵,丝毫不惧。

    他们人披重甲,马覆马铠,手持长钹,腰背秦弩——在四年内,从泾北直打到渭南,不但收复了过去的老秦失地,更是把疆域扩大数十倍——东达甘陕,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

    打得义渠数十年不敢来犯,再次向秦称臣纳贡。

    也正因为体能和武艺都要求很高,所以才有“十万秦卒出三千锐士”的说法。

    由此可见,秦锐士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这菟裘邪,还是谦虚了。

    7017k

VIP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m.vipxs.la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