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M君的相亲小记

关灯
护眼
第45章 第十次相亲2(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第45章 第十次相亲2

他意识了到这一点,情绪变得非常低落。尽管他是一名纯粹的不饮酒主义者,但如果此刻有人直视他的眼睛,应该可以看到里面多了一汪浊酒。

不等他再有任何回复,对方就急忙挂断了电话。

等她?还是不等?

思考了两秒钟,他对自己说道:没必要。

不过只迈开了一步,他就停住了。

又想了几秒种,他对自己说道:现在就回去吗?好像也必要。还是先吃点东西吧。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不少红男绿女传说食物可以消除焦虑。实际上,食物的功效似乎不止于此,甚至还可以驱赶走沮丧。

这家店在网络上有点名气,有不少铁杆粉丝,菜品也很好吃。美中不足,这里上菜的速度一如既往的慢。根据他以往的经验,那一碟蔬菜天妇罗,至少要等二十分钟才能吃到嘴里。

还好,店里有免费的味增汤,以及很有特色的开胃小菜,可以供客人边吃边等主菜。

所谓开胃小菜,其实就是一些腌渍蔬菜。这些看似普通的咸菜很符合m君的胃口。在咸味中透着微甜,明明是腌制品,却透着难得的鲜香。

m君就一边等着天妇罗,一边看着那些壁画打发时间。

他惊讶地发现,其中一幅画上有熊泽藩山对《易经》的一小段注解。熊泽藩山是江户时期阳明学的著名思想家。这位岛国人对中原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他对于《易经》的理解较之陆地上的我们有很大不同。

比如:在中原文化里,“九五”用来指代至高无上的皇帝。但是在熊泽氏的理解里,“九五”在岛国应该对应的是征夷大将军。即便我们都知道,将军是幕府时代的真正日本首脑。依照儒家的观点,“九五”也不会被用来指代将军,仍会被用来象征那个虚位君主。

熊泽氏对《易经》的独到理解不在于此。

在中原文化里,一般都是采用了“易本为占卜而作”的传统观点。这个观点来自宋代儒学家朱熹。就是那个被政敌攻击为假道学的道学先生。这位大儒对后世儒家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熊泽氏则另有看法。他认为《易经》是用来“用于国家天下时言治道”的一门学问,而不是类似巫术百科全书的占卜学辞海。

m君觉得,熊泽氏把《易经》视为了道,而朱氏把《易经》贬低为了术。以此而言,熊泽氏的认知更接近《易经》的本来面目。或许,这和熊泽氏阳明学家的身份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