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从崂山弃徒开始

关灯
护眼
第6章 财侣法地(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只不过修行向来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生搬硬套,反而会自受其咎。

    不知不觉间,沈墨离开摩诃寺的白骨地牢已经一年。

    庆余堂从关外运回了七次药材,其中罕见珍稀的上品都是沈墨自用了,余下拿出去贩卖,也足以大赚一笔。

    世道是愈发地乱了。

    不知何时,连江城也喊起“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口号。

    时常有弥勒教众在城中布道,聚众数百人,用法咒符水救济穷苦。国朝律法有明令,不得批文,聚众五十人以上者,当以谋反论处。

    在江城却成了一纸空文,因为根本执行不下去。

    除非强力镇压,但要是酿造出民乱,江城官府上下一样要受罚。

    反正穷苦百姓过不下去,容易滋生动乱。

    不如让他们信什么弥勒教,至少暂时不会闹出乱子。

    至于过几年,城中的弥勒教尾大不掉,官员们早就调走了。

    官府不作为,于是城中下层的权力真空,逐渐被弥勒教填上。

    世道越乱,江城里其他药铺的生意愈发不好做,庆余堂自然形成垄断,石三只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他更不敢有其他小动作,老老实实当沈墨的工具人,免得破坏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至于有关沈墨重出江湖的消息,因为沈墨一年的潜心修行,逐渐平息下来。另外,幽冥教似乎也放弃了对沈墨的追杀。

    或许幽冥教的高层很是明白,追杀一位“炼神”强者,本就是无稽之谈。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你给我一点面子,我也给你一点面子。

    现在沈墨若是以炼神强者的身份回归幽冥教,若教主大人胸襟宽广,说不定还能演出倒履相迎的戏码。

    既然风波有所平息,距离下一次药材运来还有一段时间,沈墨自然没必要继续修行。

    他虽然还有别的渠道,不过以品质而言,还是庆余堂收上来的药材最好,何况修行之道,一张一弛。

    放松放松也好。

    沈墨离开练功的密室,来到江城的大街上。

    没有刻意的改变容貌,只是用敛神之术,使得他那清俊的外表,落在外人眼里,生出平平无奇之感。事后,甚至难以回忆起他的容貌。

    这是炼神境的特征之一。

    如果他有意愚弄世人,完全可以玩一些人前显圣的小把戏,使人误会他是神佛菩萨。

    国朝历史上那些宗教势力正是如此发展起来的。

    弥勒教、闻香教历朝历代以来,几经兴灭。

    沈墨对弥勒教的历史有所了解,弥勒教的上一代教主被尊称为彭祖师,这人将在历史尘埃里的弥勒教的世代再次续上,一度中兴,而他收下的教众多是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故而彭祖师和一般的野心家确然不同,的确抱着一颗济世胸怀来做造反这件事。

    说来讽刺,当彭祖师这样一个炼神强者真心想要救世,试图建立光明大同世界时,遭到的竟然是多名炼神强者的围剿。

    理由很简单,彭祖师损坏了他们的利益。

    因为弥勒教的教义本身是对统治阶级进行冲击和颠覆。

    无论一个炼神强者的出身如何,当他成为炼神,迈入长生之路时,自然而然会成为统治阶层的一部分,霸占资源,供奉自身。

    对世上的穷苦百姓而言,彭祖师是悲天悯人的活菩萨,可在其他炼神强者眼中,他是疯子。

    彭祖师确然死了。

    但弥勒教的教义仍旧存在。

    因为世上总有那么多欺压良善之辈,总有那么多穷苦人,阶级的压迫总是存在的。

    弥勒教的教义并不能解脱他们,可溺水的人,抓住一根稻草,也是不肯放弃的。

    沈墨很理解彭祖师,甚至尊崇。

    可他做不了这样的人。

    他曾和一个弥勒教的弟子喝过酒,谈过这些事。

    他依旧记得那弟子说出一句醉话,“其实我们弥勒教要做的事,根本就做不成。但不能因为做不成,就不去做。这是大丈夫做人的道理。临死前,能遇见沈兄这样明白我们的人,我是死而无憾了。”

    这顿酒,其实是那弟子的断头饭。

    那也是沈墨此生第一次不计得失地去救一个人。

    他还引他入崂山上清宫,却没想到崂山上清宫又送他去了摩诃寺。那弥勒教的弟子确实是天生慧根,始终是要做和尚的。

    犹如王子猷雪夜访戴,沈墨性情里任性放达的一面发作,他有些想这个老朋友了,反正摩诃寺不远,要不去见见?

    其实也是有练成绝世神功,想要在老朋友面前显摆显摆的意思啊。

    此是人之常情,沈墨也不能免俗。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