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乱世第一能臣

关灯
护眼
第148章 闭关锁国,天朝自居(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他道,“淮军到了上海不到一年时间,就从军队管理制度上入手,改掉了湘军旧制,全面效仿外国军队。而且不但备配的是洋枪洋炮,李鸿章还雇请了外国教练训练军队,这战斗力可是大幅提升啊!”

“这个我也有所耳闻,我朝的制度一向是闭关锁国,以天朝自居。”李海涛道,“实际上就是盲目自大,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不肯学习国外的先进制度和经验。李鸿章大人胆子大,主动向国外学习,还请来洋人教学,当时听到这消息时,我也深感震憾。”

“其实很多人认为,李鸿章与洋人勾结过甚。老夫以为,这是误解。”王守正道,“我长期观察李鸿章,他到上海初步站稳脚跟之后,还罢免了以杨坊为代表的一些媚外过甚的买办官吏,被免职之人,才是完全不顾国家主权,一味迎合外国人的家伙。”

王守正喝了一口茶道,“李鸿章改为起用郭嵩焘、丁日昌一批务实肯干的洋务派官员,同时建立了不同于湘军的幕府,以务实干练、通晓洋务为基准的淮军幕府。不到半年时间,淮军就迅速扩军至50个营,约2万人。此后更是进一步急剧膨胀,攻打南京前夕,淮军已近8万人。”

其实队伍规模庞大,并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够解决军费,一句话,你拿得出钱来才行。于是李海涛问道,“可知李鸿章大人,是如何解决军费的吗?”

“这还能有什么办法,无非是多设关卡而已。”王守正道,“李鸿章骨子里也是个商人。他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采用关厘分途,以厘济饷的政策,以关税支付常胜军、中外合防局及镇江防军的军需,以厘金协济淮军。这军事进展神速,人越来越多,这厘卡也是层层添设。以前我们运盐从南京到上海,一公斤路上关税才一两,到今年路上关卡增加了一倍,已达到二两半。”

“江南一带本来是全国的富裕之地,这些年来连年战乱。也是苦不堪言。”王守正道,“但是长痛不如短痛。李鸿章虽然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但他确实是把这费用发展军队上面。淮军壮大了,而且朝廷很明显,对于李鸿章对本就受到重创的江南一带还默许加重税收,其实也是希望淮军发展壮大,未来淮军可能会承担更重任务和使命。”

“岳父的意思是,未来淮军可能替代湘军,承担朝廷的主要军事任务?”李海涛道。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王守正道,“而且我发现李鸿章不仅思想上比许多满族大臣先进很多,就是比曾国藩他们这些还算开化的汉族大臣,思想也要先进些。特别体现在外交上面,也就是同洋人打交道上,李鸿章很有一套。而且老夫以为,长毛也好,捻军也罢,都不足为虑。真正值得忧虑的是洋人,他们的生产工艺已经远远在我们之上,不可不妨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