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八零漂亮后妈,养崽撩夫巧发家

关灯
护眼
第196章 不公平对待(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院长冷冷一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直到今天,我们的学校内部居然还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最大的失败!也难怪苏艳红同学会对这里感到彻底的寒心,究其根本,是我们这些身居教学岗位的人,没有尽到保护学生的责任。”

助理没有接话,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并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发表过于激进的言论,只默默地等待着院长的下一步指示。

“来,跟我去一趟校长室。”

院长站起身,话语中充满了决心,“这件事已经超出了文学院所能处理的范畴,必须由学校层面出面,严肃处理,彻底清除那些存在问题的行政人员,同时也要做好对学生的安抚与教育工作。”

苏艳红“退学”后回到家中,第二天清晨,她背着简单的单肩包,踏上了一辆公交车,目的地是京城文学的编辑部。

她怀里揣着的是一个装着短篇小说的手稿,这份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她内心世界的外化,是她对不公平命运的无声反抗。

这篇作品风格新颖,带有淡淡的前卫主义色彩。

苏艳红巧妙地淡化了具体的时代背景,让故事仿佛游离于时间之外。

在80年代,前卫文学兴起,作家们纷纷构建起自己独特的精神领域,他们的故事大多发生在这样的虚构空间里,远离尘嚣,却深刻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暗流涌动。

受到这股文学潮流的影响,苏艳红在她的桃花湾世界里,勾勒出一位年轻女子从校园步入社会的成长轨迹,从刚毕业时的迷茫、彷徨,到逐渐适应职场后的心安与自我实现。

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宏大的社会背景,但通过女主角细腻的情感变化与生活经历,间接映射出了时代变迁下的个人命运波折。

苏艳红对这篇短篇小说充满了自豪与期待,女主角的影子中有她自己的轮廓,却又不仅仅是她。

这部作品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与当时的“伤痕文学”和“寻根文学”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展现出了一种独立不羁的气质,拒绝随波逐流。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文学界经历了一段沉寂之后,逐渐回暖,主流小说非“伤痕”即“寻根”,前者聚焦于个体在动荡年代留下的心灵创伤,后者则重在探索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寻求精神的归宿。

这两种文学形式本源自对过去的深刻反省,初衷是积极向上的,试图在痛苦的记忆中挖掘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与读者口味的转变,这种类型的文学创作开始出现某种异化。

“反思”渐渐演变为单纯的“控诉”,作品中充斥着对不幸的反复咀嚼,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批判。

并不是说作家不能在作品中展现生活的艰难,但若仅仅停留于此,没有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思考与艺术加工,作品难免显得肤浅。

更有部分作者为了吸引眼球,过度渲染苦难,将其变成一种猎奇的展示,使得读者对这类文学的接受度不断下滑。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苏艳红的作品如同一股清流,她试图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人性的复杂与微妙,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共鸣与思考,而非简单的同情或厌倦。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