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元秀公主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五(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贵主是为华妃之言前来?”杜拂日微微一哂,韦杜两家同为长安城南望族,杜拂日已故的母亲韦逸,是韦徽端之父韦造堂妹,他虽然不喜交游,但对自己表姐的事总是知道一些的,韦家女郎在樱桃宴上就由元秀公主亲自送入席的事情,长安许多人家都已经听说过,甚至有人说韦徽端能够被聘为华妃入主含凉殿,也是元秀公主在其中美言的缘故——如今看元秀为了韦华妃一句话,就改头换面跑来寻找自己,看来表姐在宫中似乎过的不错?

毕竟圣人一向疼爱元秀公主……

元秀摇了摇头:“本宫原本以为,玢国公也会到观澜楼来,是来寻他的。”

“贵主若要寻叔父,何不去靖安坊?”杜拂日温言道,“叔父一直居于坊内,即使访客也是隔上多日才有一次,且从不在外留宿。”

“本宫想向玢国公打听一件事,并且暂时不想让圣人知道。”元秀淡淡道。

杜拂日点了点头,他也不问是什么事,抬手叫过洗砚:“你带贵主出芙蓉园……”

“此刻去靖安坊?”元秀却摇头,目光紧紧盯住了他指上的韘环,露出饶有兴趣的神色,“不如十二郎替本宫另约玢国公好了——能否见识一下十二郎的箭技?”

“今日重五宴乐,我并未携弓出行。”杜拂日闻言,倒也没有直接拒绝,只是有些遗憾道。

这可难不倒元秀:“无妨,今日食粽,岂会少了射粉团之戏?本宫以为观澜楼中应有准备吧?”

射粉团本是宫中之戏,后逐渐流传出来,时人争效之,具体说来,是造粉团角黍饤盘中,取小弓射之,中者得食。所谓角黍便是粽子,以黄米浸过艾灰汁液裹竹苇之叶蒸熟,切成粉团,大小且不去说,表面滑腻,难以着力,箭头一触即歪,若无过人技艺,即使中了也无法穿透粉团,但若力大了些,却容易掀翻食盘,因此虽是游戏,对力道拿捏却要求极高,惟中者方能取箭枝复嚼箭头贯穿的粉团为食,这游戏元秀虽然见过,但她从前未曾习过箭技,向来都是在旁看着。

此刻杜拂日以没有带弓推脱,她倒是想了起来。

杜拂日听了,却也不意外,道:“贵主要去楼里看吗?”

元秀早就听说此人不喜人多,她对观澜楼中的人兴趣也不大,何况楼中无风,这曲江之畔长风浩浩,似乎更能够看出杜拂日的箭术究竟凭什么能够叫骄傲的薛氏与韦徽端都赞不绝口,便道:“莫如就设在此处?”

洗砚自告奋勇,回楼中取粉团并小弓。元秀见那蓝衣小厮听了自己要求的五十步外开弓之后非但不惊讶,反而面有得色,显然对杜拂日极有信心——若是狩猎,五十步显然不算什么,不过是靶场上面初初练习的距离罢了,但射粉团的小弓最远大约也就能射这么点了,毕竟往常射粉团,都是在堂前为之,最多不过二、三十步。

元秀若有所思。

杜家为了尽兴,果然准备充分,洗砚去了没多久,便带着两名青衣男仆抬着东西来了,却是一张三尺来高的核桃楸木翘头案,足基雕做了缠枝海莲相托之状,上面放着一只嵌宝螺钿团花鎏金纹漆盘,盘上加盖,里面传出阵阵煮熟黄米并苇叶清香。弓是洗砚亲自捧在手里的,一大一小,小弓十分精致,不过一尺来长,弓头饰着珊瑚、明珠等物,显得富丽堂皇,弓弦上还透出了淡淡的绯色,犹如女子所用。

两壶箭挂在洗砚身后,配着小弓用的箭矢只有三寸来长,形如紫毫,而那长弓却只是一柄寻常的柘木弓罢了,连长弓所配的羽箭也没什么特别的。

杜拂日示意洗砚将弓箭先交给元秀检查,元秀粗粗一看,并没有发现什么玄机,便点了点头退到一边。

那两名青衣男仆将翘头案放下,揭开盖,清香缕缕,元秀抬眼看去,却见盘中密密麻麻放满了黄米粉团,她仔细一看,不由叫道:“怎么切成这样?”

——粉团被切得极为整齐,大小相宜,皆如女子指尖大小,这么点大,别说五十步,元秀怀疑,自己若站在五步外,一箭出而不伤到旁边的粉团,恐怕都困难!

“道长请放心,这是七郎吩咐的,七郎说,以十二郎的箭术,这粉团还应该再切小些,只不过箭簇的大小在那里,不得已只能切成这样了。”洗砚还没回答,那两个尚不知她身份的青衣男仆却笑嘻嘻的答道,“七郎另外吩咐取一副长弓,就是怕小弓射程有限,十二郎难以发挥!”

元秀不解的看了他们一眼,那个杜七似乎很乐意向人展示杜拂日的箭术?

只是他自己风流之名长安人人皆知,若是想助其弟成名,为何杜拂日却至今默默无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