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诸天问答通历史,古人全破防了!

关灯
护眼
第59章 土木堡的真相!与文官往死里对着干的朱祁镇!(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嚯!

好家伙!

这一刻,诸天万界,历朝历代,无数人心里都直呼好家伙。

朱祁镇,土木堡之变?

不是吧?

这特么也成了阴谋论?

这还有反转的?

之前,秦镇可是说过土木堡之变的。

当时,他们就觉得朱祁镇是个儿皇帝,蠢的很,还信任宦官?让宦官去打仗?

怎么的?

这里面还有事情?

而那个成化帝朱见深与弘治帝朱佑樘,被同一人毒杀……

嗯,这个他们也听过,不就是那个治死了两个皇帝的刘文泰么……

最关键是那个朱厚照!

什么叫明朝皇帝易溶于水?

嗯?

落水?

这一刻,无数人思索起来……

朱厚照,他们也有所印象,之前,秦镇在说不上朝皇帝的时候,这朱厚照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还没有子嗣,最后才让朱厚熜捡了便宜。

所以,这明朝的皇帝,到底有几个正常死亡的?

无数人都麻了……

莫非,就只有崇祯皇帝一个,是自己上吊死的,其他人,都是被害的?

无数人思索,只感觉这大明王朝到处都是阴谋诡计,到处都是陷害与血腥。

阴沟里的算计太多,实在是让人难以招架……

而此时,就听,秦镇开口了……

“明英宗朱祁镇,之前咱们就说过,喜提叫门天子,大明战神等称号,被人称为昏君!”

“而且,这昏君还二次复辟。”

“而一切,都是因为土木堡之变。”

“那就先说说在土木堡之变前发生了什么,那些文官又为何策划了土木堡之变,为何要弄死朱祁镇。”

“首先,朱祁镇继位的时候,就只有七岁多。”

“母亲孙若微,被称太后,奶奶张氏,被称为太皇太后!”

“当时的朝政,是由内阁把持,太皇太后与太后摄政。”

“之前就说了,杨士奇这帮之人不仅把手伸到军队之中,还裁撤了监察官员,同时也停了造船厂,放弃了旧港。”

“这很明显,就是不让新皇帝下西洋了,这下西洋的贸易,必须得掌控在他们这些江南的士大夫文官手里才行。”

“同时,还裁撤了一些内监部门,里面的人,也被抢走。”

“也就是说,朱祁镇还没成年的时候,已经被削成了个光杆司令!”

“而朱祁镇掌权,应该是从正统六年的时候开始!”

“正统六年,朱祁镇主动任命各路,麓川之战开始打,麓川之战的起因,其实从洪武年间就有了,那边的土司反正就不服王化,各种骚扰,各种反叛,反正这边陲之地,就没有消停过!”

“而到了正统年间,自然也是如此,虽然云南那边有沐家世代镇守,但规模一旦大起来,沐家也守不住!”

“所以,必须得打!”

“而当时杨士奇认为,麓川在南锤之地,进攻的话,劳师动众不说,还没有什么收获,是不想打的!但朱祁镇就是要打!”

“麓川之战打了很多年,一直到正统十三年底,十四年初的时候才打完!”

“史书就一个记载,诸夷怔怖!”

“至此,从洪武年间就开始不消停的麓川,至此消停了一百多年,那是真的被打怕了!”

“这是朱祁镇继位后干的第一件事!”

“而第二件事,他让当初郑和下西洋使团副使,一个叫洪宝的太监,多次奉命,出海!”

“当然,暂时还不是下西洋,而是下南洋,朱祁镇其实就是想看看,海外现在到底什么情况了。”

“第三件事是,永乐时期,被烧毁的三大殿修好之后,朱祁镇就大赦天下,同时,正式去掉了顺天府行在的称号,从这之后,京师就固定是顺天府!”

“而这三件事……”

“麓川也就是交趾那边……”

“朱棣打过交趾,朱瞻基也打过交趾,到了现在,朱祁镇也在打交趾!”

“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明朝各个皇帝都要打交趾?”

“很简单,因为拿下交趾那边后,那边就很容易出海,到时候,就不需要绕原路,饶群岛了!”

“而那边,也是旧港区域,这就是港口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那边为出港口,明朝出海,要绕一大截,还被交趾地区卡脖子,所以,为了一劳永逸,就必须打!”

“所以,现在看这三件事就明白了,这就是与文官作对!”

“而这三件事,也是文官的禁忌,谁碰谁死的那种。”

“朱棣是因为下西洋等一些原因被干掉的。”

“朱高炽是因为迁都被干掉的。”

“朱瞻基也是因为下西洋被干掉了。”

“可偏偏,朱祁镇三件事都干了,还没有被干掉……”

“很明显,这些人都有些低估这小皇帝了,看上去只有十四岁,实际上,估摸着,已经学的差不多了!”

“朱祁镇不是文官那些腐儒教的,而是王振教的!”

“之前说王振如何

如何且不论,就说王振本身就是从外面进宫的,他当了太子的服侍太监,自然知道自己将来飞黄腾达。”

“他不是文官集团的人,也不是武将勋贵的人,他就是保皇派!”

“既然是从外面进来的,还是个落第秀才,不说惊才绝艳吧,那也比旁的懂得多,自然懂的就多,会跟朱祁镇分析局势,分析情况。”

“一,旧港肯定不能放弃。”

“二,西洋必须下!”

“三,顺天府定都城!”

“王振不需要看的太远,他只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能明白这三条的好处。”

“永乐时期,就是从旧港下西洋的,省事的同时,来钱还快。”

“而下西洋也必须下,不下西洋就没钱!”

“王振是永乐时期进的宫,经历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帝,自然看的明白。”

“而最后一条……”

“定顺天府为都城,他太清楚其中的意义了,他本来就是北方的读书人,太清楚北方根本比不过南方的道理了!”

“同样是科举,如果两百个人参加,其中一百个人是南方的,那这上榜的,毫无疑问都是南方人!”

“南方的有钱,人家读得起书!”

“你北方有什么?除了黄土就是沙,还冷,又穷,你怎么读书?根本读不起书!”

“一百个秀才中,九十九个能中举,唯一那个没中举的,不用查别的原因,只需要查他是哪人就行了!而且,绝对是北方人!”

“所以,顺天府必须成为首都,也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北方的经济流通,恢复繁荣,以及促进南北融合!”

“当然,光提出意见,没办法解决,也不行!”

“这三条,本来就是文官的禁忌,朱祁镇不耍一点手段,这三条根本落实不下来!”

“否则,朱祁镇要是敢胡来的话,史书就会记载,英宗英年早逝,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而朱祁镇,的做法,就显得有些朴实无华了,不管是别人的指点,还是他自己想的,反正的确是有办法……”

“当时,明朝实际的大权是在杨士奇手上,他也是内阁的首脑。”

“而杨士奇有个儿子,叫杨稷,杨稷在老家那叫一个胡作非为,为非作歹,强抢民女,残害百姓,暴虐成性,用狗东西都是在侮辱狗的那种。”

“有什么样的儿子,就有什么样的老子。”

“杨稷是这个样,杨士奇是什么样,其实都能看出一二,无非就是身为文官,又是内阁首脑,掌控着史书落笔大权,在天下人面前装成一副能臣干臣,忠臣良臣的模样。”

“咳,不扯远了……”

“继续说这个杨稷……”

“总之就是,杨稷的事发了,被人告到京城了!”

“当然,这很明显是朱祁镇授意的。”

“否则,早不告,晚不告,偏偏这时候已经犯了很多事的时候才告?”

“当然,也不是说之前不告,之前不告,是因为杨士奇能摆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