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有志者事必成之凤栖梧桐

关灯
护眼
第一九四章 登临鼓楼 (1)(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杨海燕打字的过程中,刘文明也看出来了,丫头子不光是模样好,才华也好,肚子里有墨水。对杨海燕,刘文明非常信任,知道杨海燕能把自己的材料打好,就不再守在边上了。于是,刘文明就让杨海燕抓紧时间给他打材料,他自己呢要去农专去转转,去找高天鹏。杨海燕转过头,冲刘文明一笑,天天地说道:“你忙别的事去吧,材料交给我打就行了,等打完后你在校对。”

“啥时候能打完?”

“一百多页呢,最快得两天吧。”

“两天?你确定?”

“确定。”

“好!就两天,两天后我来校材料。”

刘文明从打字部出来,骑上他的自行车,往农专骑行而去。

小城的街道很窄,两边是挺直的白杨树。威风迎面吹来,吹动了刘文明的头发。刘文明的头发略带卷曲,随着风力,头发就飘逸起来。刘文明心情很好,时不时地甩甩他的头,一头秀发就随着力量摆动。

慢慢悠悠地,刘文明来到了县城中心的钟鼓楼。

钟鼓楼四个门洞正对着四天大街,刘文明骑着自行车从南往北进了钟鼓楼洞子。进入钟鼓楼洞门后,凉爽的风迎面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刘文明心想,时间还早着呢,我到钟鼓楼的上遛上一圈走。

刘文明把自行车支到了城门楼子出口处,从钟鼓楼北面的台阶上就上了钟鼓楼。刘文明虽然是学习酿造的,但对对各种建筑都极为感兴趣,尤其是古代建筑。刘文明觉得,和白酒一样,古代建筑也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有时候,古建筑和白酒酿造是一脉相通的,都要糅合进文化元素,才有价值。刘文明想起他在四川的生活。成都的楼倒是高,但没有沿山的钟鼓楼历史悠久嘛!几千万元能盖出高楼大厦来,但搞不出钟鼓楼来。刘文明为家乡的钟鼓楼而自豪。

其实,刘文明不止一次地倘佯在钟鼓楼下,仔细研究着钟鼓楼台基的建筑奥秘;他常常登临钟鼓楼之上,看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的楼体发呆,他在琢磨,古人不用一钉一铁,完全靠着木头之间卯卯相契,竟然把建筑搞得如此精妙,这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刘文明又联想到酿酒和种菜上了。酒现在是没条件酿造;但种个菜有啥难的?只要地好、肥足、科学种植和管理,产量就高,质量就好,销路也就广阔。这和盖钟鼓楼一样嘛,不精益求精,能盖出这个钟鼓楼来?!

我上去看看去。

刘文明健步登上了钟鼓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