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关灯
护眼
第128章 发行新币!(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虽然铸造的很少,不过白银和铜都是真材实料。

但每个相对应的币值,都有纸币。

胡雪岩在各地的银行开办起来后,就可以正式搞纸币了。

大举发行新币,肯定会引起一定的动乱。

百姓们拿着新钱去买东西,都是有公信力的,也没有店铺敢不认。

最关键的是,如今各种大宗商品的贸易,包括盐铁布匹以及一切生活所需。

朱标全部都开办了工厂,让工部招募人以现代工厂的模式进行生产。

大生产也搞起来,这些货物比之前的生产模式,不知道要多了多少倍。

朝廷这番简直赚麻了!

当然其实还可以把价格压得更低,毕竟朝廷生产这些东西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只需要给工人发工资就行了。

于是工人阶级,也在民间悄然诞生。

只是如今还是极少数,再加上工厂的器械并不发达。

毕竟石油冶炼技术没有,化工行业根本不全。

钢铁冶炼技术业,不算太过关。

所以工业规模只是,比之前大明的小作坊生产,要扩大了十倍左右罢了。

这个数字不算太离谱,容纳的人口也仅仅是从之前的一提升到了一百。

大明上下,约莫有两万万的百姓。

如今大概有一百万人,进入了各类工厂生产产品。

而这些工人的工资,都是相当高的。

他们的购买力,基本替代了以前的富商阶级和士绅阶级,保证了新币发行后的足够流通。

这些人如今,一个个都修起了大宅子,甚至开设了饭店酒楼。

如今在民间又兴起了招工的热潮,农民压力也小了。

在种南瓜、番薯、魔稻种子后,每年农忙的时间大大缩短。

而剩下的时间就进厂打工,由当地的公社统一安排,统一招工。

整个社会的生产,变得比之前复杂不知多少倍。

关键现在人口也少了,读书人那些诗书传家的士绅阶级,被杀得干干净净,要不就是都逃往了海外。

各个部门基层所需要的人,都是从本地征集,直接从当地招募的,完全是野蛮生长的。

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多少冤假错案和贪污受贿。

偏偏朱标自己的人手,就算是拿来检查。这些民间野蛮生长起来的土官都不够。

这才是让朱标最头疼的地方。

真正想把体制建立起来,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

各地皇庄学院的短训班,只招募十五岁以上的少年,培养六个月就直接出来工作。

兑换出这些皇庄学院所需的老师,朱标又花去了三年多的寿命。

之前打来的十年寿命,一下子就只剩下七年。

这让朱标心中简直不爽。

可不兑换又不行,没有人才,新的体制反而会引起大乱。

这才是战后最需要担心的事情。

张居正和王阳明,如今忙得每天脚不沾地,亲自下乡到各地去巡视。

连换马车的时间都没有,都是当地备好了马车,才能刚刚赶上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