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清穿之种地日常

关灯
护眼
五福晋31(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这话一出,宜妃当场怔了好一会,“你这孩子.....还真是什么话都能说出口啊。

还满蒙汉八旗呢,想她向来自恃貌美,但这般大口气的话却也是不敢说的。

若说宜妃年轻时还敢张狂一二,但自打这进宫以来,各色各样的美人瞧过太多了,那些子引美貌而生出的心高气傲早也慢慢被磨平了这些年,旁人都说她宠冠后宫,但就算是她最受宠的那几年,皇上可也没闲着,先是卫氏,后又有章佳氏,她们哪个不是一等一的美人胚子。更不要说,最近几年皇上则更偏爱汉妃,如现下宫里的王答应、陈答应,还有乾清宫偏殿住着的那些汉人官女子,那可是各个都貌美如花啊,还都是花骨朵般的年纪,那水灵的样子让人看着都忍不住想多瞧两眼。不过,宜妃如今也早都不在意这些了,以前是没有倚仗,现下的她份位和子嗣都有了,宠不宠爱的也早已不再那么重要了但皇上有一点还是好的,那就是喜新不厌旧,对她们这些早年受宠且育有子嗣的老人还是很念旧情的。不过,看到安清的反应宜妃还是有些想笑,方才她就是见她看那于答应看的入迷。才想差故意逗逗她,没想到她意还当了真,适才她那反应地太逗乐了,她如今都是做祖母的人了,哪里还真会同小姑娘争奇斗艳别苗头啊,那也太不像样子了吧,但也难得这孩子有这份心,竟还想着哄她。说来也是好笑,宜妃打小就发现老五是个不太看重皮囊的人,曾经她还私下里和郭贵人吐槽他不会不分美丑吧,但谁能想到如今却找了个这般好颜色的福晋。有时候宜妃也不免庆幸,好在她把老五生的还不错,不然她真怕安清会嫌弃他

对于的宜妃这话,安清却很是不以为然,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啊,旁人有旁人的美,但宜妃的美也是独一无二的啊就比如陈答应,她是那种江南女子的温婉柔美,一颦一笑都像是那仕女画中走出来似的,美的动人但宜妃身上那种美艳张扬的美却也是不可替代的,

没错,与王答应比,宜妃身上是少了那种年轻身上那种女子青涩稚嫩的娇美,但却也有着她这个年纪独特的风韵,这也是王答应远远比不得的啊。“额娘,审美是件很私人的事,就像有人喜欢牡丹,有人喜欢梅花,所以,重要的是咱们自己个得自信!”安清一本正经地道说罢,还摆出一副‘老娘天下第一美,谁能奈我们何’的表情

宜妃顿时被她的样子逗乐了,但不得不说,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场上不少妃子见宜妃和安清竟这般亲昵,都不禁有些诧异,

宜妃在宫里行事向来张扬,不少妃子都怕她,不敢与其亲近,当初五阿哥成婚那会,她们还都纷纷感慨,宫里怕是又要多一对水火不容的婆媳了。但现下这远远瞧着,哪里有什么水火不容,怕是亲生母女都没她们这股子亲热劲吧

安清和宜妃这边正有一搭没一搭聊着,突然一抬头,有两个嫔妃走到了她们面前

“问宜妃娘娘安。”两人规规矩矩地行礼。

宜妃轻抬了抬手,“免礼吧。‘

说罢,她又侧身同安清介绍两人的身份,原来竟两人分别是八阿哥胤的生母卫嫔卫氏和十二阿哥胤掏的生母定贵人万琉哈氏。安清忙起身给两人行礼

在后世,这两位在康熙嫔妃中也算是比较有名的存在了,卫氏自是因为有一个在九子夺嫡中热门的儿子八阿哥胤但万琉哈氏之所以被人熟知,却不是因为儿子胤袍,而是因为她是清朝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嫔妃,历经了康雍乾三朝,于乾隆二十一年去世,享年97岁现下见到真人了,安清心里也忍不住嘀咕一二,怪不得卫氏会在辛者库那种地方被康熙一眼看中呢,这容貌却真真是不俗的啊,至于万琉哈氏,长相上就逊色了不少,但不知是不是知道历史结局的缘故,怎么越看越觉得她是个有福气的长相啊不过,安清在得知两人现下的位份后,还是忍不住惊讶了一把

现下卫氏是嫔级,但却无封号,位份上低那些有封号的嫔级妃子半级,万琉哈氏则还只是个贵人,要知道两人膝下可是有着即将成年的阿哥的啊。不得不说,康熙在后宫册封上确实是个很抠门的皇帝,或者也可以说,他真的很看重出身,甚至可以说把门第出身看的比天还重要。比如有的人一进宫就是妃位,但有的人熬了半辈子才能堪堪够到嫔位

历史上,康熙中后期虽喜欢汉妃,但宠爱归宠爱,位份上小气归小气,并不矛盾

如现下备受宠爱的王答应吧,可是苦苦等待了三十多年,在儿子都生了三个的情况下,才在康熙晚年被封了嫔位几人寒暄一番后,在宜妃不着痕迹的询问下,两人才纷纷道出来意。

原来卫嫔和定贵人竟是来专门过来感谢上次安清给八阿哥和十二阿哥送西瓜的事

安清连忙摆手,当时真的只是顺手,“两位母妃客气了,小八和小十二也是爷的弟弟,都是应该的,他们喜欢就好。卫嫔笑的很是温柔,“胤裸很喜欢吃那西瓜,他平日里并不太喜欢吃瓜果,但那日竟一口气吃了不少,我还是第一次见他那样呢。“可不是嘛,胤掏那小子也是,捧着个西瓜说是来孝敬我的,结果都没他吃的多。”万琉哈氏笑着接道。她的笑声很爽朗,一看就是那种心宽体胖之人。

两人是真的打心底感激安清的,并不是因为那瓜有多好吃好难得,而是在这宫里,亏得安清还能记得她们的儿子那目的情况她们后来也听说了,若是旁的阿哥都有,只有他们两人没有的话,这种落差感怕是放谁身上都会觉得难受吧。安清在面对两人这般殷切感激的目光时,还真是有些不好意患了起来,她那目真的就只是顺便而已,可当不起她们如今这般宜妃瞧着安清略显窘迫的样子,笑着替了打了下圆场,几人又简单聊了几句,卫氏和万琉哈氏这才离开。安清默默吐出了口浊气

宜妃见她的样子,忍不住笑着打趣了她一番

她算是发现了,这丫头平时逗趣耍怪时,脸皮的比那城墙都厚,但偏偏最怕的就是旁人一本正经地感激她但安清是谁啊,面对宜妃的打趣,瞬间开始了反击,“额娘,我觉得卫嫔也没您好看。

宜妃见她在这个话题上没完了,笑骂着推了她一下,安清本就是个顺杆子爬的主,立马歪在了她的身上。两人推搡间,尽显亲近

就在这时,德妃恰好进来看到了这一幕。

她神色先是僵了下,随即不知想到什么,不着痕迹地瞥了眼四福晋,脸色似是更了几分

四福晋则是低垂着头,全程表现的很是温顺

她在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她也羡慕五弟妹竟能和宜妃相处的这般好,想当初刚嫁给爷那会,四福晋也不是没想过要好好同德妃相处的,但偏偏事与愿违。德妃因着与她们爷关系不太融洽,连带着她这个福晋在中间也不被待见。

有时候四福晋就不明白了,宜妃同五阿哥的情况,与她们爷和德妃的情况基本相差无几,都是长子不在膝下长大,幼子亲自抚养的,可为什么宜妃就能在五阿哥和九阿哥间一碗水端平,德妃就不能对她们爷和十四弟做到呢。纵观古今多少例子,但凡兄弟不睦的,多半与父母偏心有关

四福晋有时候在旁边瞧着,都替她们爷委屈,但德妃身为额娘,却不能把一碗水端平,还总是埋怨他们爷待十四弟不如待十三弟亲近。可她自个怎么不瞧瞧十三弟是怎么对她们爷的啊,十四弟又是如何做的呢,他何时又把她们爷当成自己的亲哥哥也别说什么十四弟年纪小不懂事,论起来,十三弟可没比他大多少

德妃来了后,没过多久惠妃和荣妃先都来了

随着四妃到齐后,大家也不再各自随意三五成对,各自坐回自个的位子上,安清也不好在宜妃这待着了,于是同三妃行了个礼后,便去了她自个位置上坐着。宴会是男女分席而坐,但总归都是在一个大殿上,离得并不远

安清的位置是在皇子福晋区那里,她过来时,太子妃、大福晋、三福晋和四福晋都已经入座了。

这会宫里算上太子只有五位皇子大婚了,所以,算上安清这最后一个,皇子福晋区这块算是全员到齐了。认真算起来,还是她们妯娌间第一次碰面呢,好在这种宫宴在位置上是有讲究的,除了太子妃坐在上首外,其他人则是按照长幼排序,所以,安清这会倒不至于认错人。她进宫这些日子,对几位也算是有所耳闻

太子妃在这言中素有贤名,为人朴素节俭,很得康熙看重,听说前段日子便被康熙派去辅助四妃协理后宫事务了。如今一瞧还果真如此,只见她身着一身太子妃吉服,头上却只戴了象征着高贵身份的金色钿子,除此之外再无半点首饰修饰,确实是朴素啊。大福晋嘛,安清听说最多的就是她和大阿哥拼嫡子的事,两人成亲近小十年间,大福晋连生了四个女儿后,于去年才终于生下了嫡子。最狠的是,大阿哥竟在大福晋生出嫡子前,他愣是不让后院有任何一位生出孩子来,可见其对嫡子的执念有多深。但熟知历史的安清,也大概明白大阿哥这种执念的根源在哪里

大阿哥是康熙第一个立得住的皇子,也是长子,但却因庶出的身份,从小就被嫡出的太子二弟压了一头,嫡庶这根刺怕是从小便扎进了他的心里吧,所以他才会这么坚持在嫡子出生前,为了不给庶子出生的机会,竟不让任何一个庶出的孩子出生。当然,这个嫡子也是大阿哥自认在与太子相争的筹码,毕竟,如今太子膝下可是并无嫡子的。

但据说自去年生完儿子后,大福晋的身子就明显不见好了,三天两头便缠绵病榻,怕是这么连着生孩子,早把身子给掏空了吧现下瞧着,那厚重粉底都快遮不住她脸上的憔悴了。

安清想幸亏胤祺没什么嫡子情节,不然她......那她也不会生。

开玩笑啊,即便家里真有皇位要继承,她也不会拿自己的身子做代价,好家伙,这一胎接一胎的生,什么好身子能受得住呀,别到时候儿子是生了,她没了,那她这找谁说理去。至于三福晋嘛,安清差点没被她那满头金钗玉簪亮瞎了眼,这般奢靡的打扮,真够高调的啊,和听闻中的还真是一模一样四福晋,瞧着端庄雅静那一挂的,脸略有些偏圆,身子稍显丰腴,听说她年初那会才给四阿哥生下了嫡子,应该是还没恢复好的缘故,安清一一同几人行礼后,便径直坐到她自己的座位上了,

方才她在打量众人的时候,旁人自也是在打量她的,特别是如今她在宫中名声也不算小,但至于每个人心里是怎么评判她的,安清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她地不关心这些,总归就是面子交情,今日宴会一过,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见下一面呢,大家相安无事度过今晚便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安清这觉悟,这不她才刚一坐下,旁边的三福晋便开了口

“五弟妹,来到这宫中可还适应啊。

安清一脸莫名奇妙,显然三福晋这突如其来的关心没憋什么好事,“回三嫂,还好,挺适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