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盛景虞妃

关灯
护眼
诛唐家九族(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虽然已经封了摄政王,不过是个虚名而已,在百官看来,虽已册摄政王,但摄政王手中却没有实权,可人家毕竟是先帝与谢太后的嫡子,明面儿上也不得不尊敬他,谢太后一族的势力也不容小觑,如今左相的位置是谢太后的堂弟谢意清坐着的,而刑部尚书慕容靖可是谢太后的堂妹夫,芳华县主的夫君,而谢太后的叔父也从柳州刺史提拔为柳州总督,如今的皇位虽不是谢太后的嫡子所坐,但谢氏一族的势力比唐氏高得多,说来唐太后不过是庶太后,自然比不上谢太后。

唐太后一回宫便去了清宁宫看皇后母子,唐太后:“嘉彤,你可真是咱们皇家的大功臣啊!哀家听说了,宸王回京那日你便产下了君泽,看来真是宸王的福气回来了!”

端月纠正道:“太后,宸王殿下回京那日,谢太后便拿出了先皇的遗诏被封为了摄政王。”

唐太后一惊,说道:“这么大的事,怎么没有人来告知哀家!”

端月:“此事谢太后瞒得一丝不露,连陛下都不知道此事,看来咱们也被先皇算计在内,怕也是为了平衡两位太后的势力吧。”

唐太后怒声道:“若是想平衡势力,谁又有她谢家的势力大呢!她谢家又是左相,又是尚书,又是总督,我唐家不过是个尚书,侍郎,靖安侯,若她真瞒得一丝不露,那皇帝就没反对?”

端月:“陛下反对有什么用,那可是先皇的遗诏,如今先皇已不在,若是陛下不答应,那谢太后必然会说陛下不敬先皇,陛下也是无奈,只能答应,不过如今摄政王只是个虚名,不足为惧。”

唐太后:“如今只是个虚名,可势力是慢慢培养起来的,等到那一日,他们羽翼渐丰,到时候皇帝就是个傀儡了!”

皇后:“母后,嫡后不是那种人,她只是遵从父皇的旨意罢了。”

唐太后:“嘉彤,你太单纯了,谢倾城她绝不会就此罢休,当年她便因大皇子与长公主的死胁迫先帝另立沈浔为太子,但她没有得逞,如今她又想故技重施,哀家绝不会再坐以待毙!”

说完便回宁祯宫商量对策了。

她思考了半晌对婵钰说道:“去告诉哥哥,让他私下培养一支军队,银子的事哀家会从嫁妆里挪出来的。”

“是。”

婵钰戴着黑色的帷帽来到吏部尚书府,晋安公主听下人来说有神秘人物来了府上,还去了唐尚书的书房,晋安公主便让芸嫣去听墙角,婵钰:“尚书大人,太后娘娘让您私下培养一支军队,她说军饷的事她会从嫁妆里挪出来用的。”

唐尚书:“太后这是何意?”

婵钰:“太后娘娘让您做,您照做便是,不必问缘由。”

说完便走了。

芸嫣赶紧回了若水阁告知晋安公主,晋安公主听后说道:“他们私下培养军队做什么?”

芸嫣:“此事奴婢也不知道,婵钰姑姑只是让唐尚书照做便是。”

晋安公主:“他们私下培养军队不管是干什么都会被视作谋反,就算她是皇帝的生母也不会轻易饶过,等她一死,本宫便求母后将母妃放出来。去备马车,便说本宫入宫去向母后请安。”

“是。”

很快便到了玉淑宫,晋安公主:“儿臣请母后安。”

谢太后:“起来吧,你身子不便就不用行礼了,如今这个时候来怕不只是给哀家请安吧。”

晋安公主:“母后果然料事如神,儿臣在府中听到了重要消息,特意来禀告母后。”

谢太后:“哦?是什么重要的情报值得你亲自来告诉哀家?”

晋安公主:“今日婵钰亲自来了趟尚书府,还让唐尚书私自招兵买马,不知要做些什么。”

谢太后一喜,说道:“她这不是露把柄给哀家吗?若是哀家给她安个叛国的罪名上去,那他们唐家不就倒了吗?你也安心些,等扳倒了唐家,哀家不仅会将你母妃放出来,还会让你脱离唐家,让你们母子在宫中安心度日,你还是你的公主之尊。”

“儿臣多谢母后!”

晋安公主走后,谢太后便召了摄政王入宫,摄政王来到玉淑宫:“儿臣给母后请安。”

谢太后上前亲自扶起了他,说道:“我儿快请起,母后有重要的事与你商量。”

摄政王疑惑道:“母后有何事直说便是。”

谢太后严肃道:“此事可是关乎着我大虞的国运,方才你二皇姐来向哀家禀报,说她听见唐璐瑶派人与唐尚书密谋,说是唐璐瑶让唐尚书私下招兵买马,你二皇姐也是忠君明理之人,她一收到消息,便立即进宫告诉哀家了,可哀家有一点想不通,轩儿如今已经顺利地坐上皇位,且唐璐瑶又是他的生母,她也坐上了太后的宝座,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竟然还做出谋反的勾当,你这些日子也盯着些他们,一旦发现唐尚书真的招兵买马,咱们便立即斩了他们的臂膀。”

摄政王一惊:“母后的意思是唐太后招兵买马是因为忌惮儿臣封了摄政王而存心来对付我们的?但是他们却没想到咱们这是抓住了他们的把柄反将他们一军。”

谢太后:“我儿果真聪慧,当初皇帝并尊两宫太后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到时候就算皇帝有心护着唐家,朝臣们也不会放过他们,这些年唐家仗着有唐璐瑶撑腰,不知做过多少恶事,且朝堂上有一半都是忠心于我谢家的人,他们也是不满当年先帝将皇位传给沈轩的舒相一党,如今你堂舅又是如今的左相,自然可以将他们都拉拢过来为我们所用,若是这件事成了,那那些朝臣便会将权利为你争过来,你将真的有了摄政王的权利,到时皇帝的权利便会被削弱,再也没有人敢轻视咱们母子了。”

摄政王被她说的都动心了,说道:“母后放心,儿臣定会办妥此事。”

“去吧。”

谢太后暗自窃喜道:“只要除了唐家,便是去了哀家一块心头大患,看唐璐瑶如何逃过这一劫,只要唐家一倒,便是架空了皇帝,日后这朝堂便是我谢氏一家独大了!”

当年先帝走后,她也是真的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和野心,但这些年她实在看不惯唐家背后做的那些丧尽天良的事,而唐太后却一再纵容,唐家自诩有了唐太后撑腰,也是一再嚣张跋扈,唐家这些年做的那些杀人放火、毁尸灭迹的事,在她心里一清二楚,她势必要铲除唐家这个毒瘤,将朝堂肃清一番,当然,她也是有私心的,她也想再次让谢氏强大起来。

摄政王这边也派暗卫时刻盯着唐尚书的一举一动,而摄政王身边的暗卫都是摄政王在边关亲自培养的,自然个个武功高强、身怀绝技,跟踪、隐藏自然不在话下,温成摄政王贴身暗卫也回来禀报道:“殿下,属下今日跟着唐尚书去了静竹山的密林里,发现那密林里有一支刚组建的军队,目测不下五千余人。”

摄政王大拍桌子道:“没想到唐尚书当真敢做谋逆之事!还是密切盯着他们的动向,他们过不了几日安生日子了。”

摄政王一脸自信。

晋安公主也密切盯着唐尚书的动向,中书侍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枕边人想要了他们一家的命,唐家千算万算也没算到自己的儿媳妇,皇室尊贵的公主会监视他们,就算他们知道,他们也不敢动她,她不仅是皇室下嫁的公主,而且她腹中如今也怀着唐家的骨肉,也不敢动她。

如今晋安公主也有六个月的身孕了,若不是想让嘉贵太妃被放出来,她才不会满手沾血,不会做腹中孩子积福的事呢,但她也没办法,为了救她母妃,她便要杀了自己夫君一家。

她叫来贴身侍卫玉璃:“公主有何吩咐?”

晋安公主勾唇说道:“今夜你偷偷去唐鸿煊的书房,将他与唐太后密谋的信件拿出来送去摄政王府亲自交给摄政王。”

“是。”

到了夜里,整个尚书府夜深人静,而唐尚书的书房却是派了很多人把守,而巡逻的侍卫每过一刻钟便会经过一次,玉璃灵机一动,在易夫人院中放了一把火,等火势大起来才惊动了府中所有人,整个尚书府顿时灯火通明,侍女、家丁甚至是侍卫都在救火,可书房的侍卫还是纹丝未动,玉璃有些着急,于是亲自跑过去叫他们:“夫人的院子着火了,府中这么大动静都没听见吗!公主让我叫府中所有人去救火!”

那侍卫说道:“我等奉老爷之命守在书房,没有老爷的命令,我等不敢随意走动。”

玉璃狠狠往他脸上甩了一巴掌,愤怒地说道:“蠢货!夫人要是有什么闪失,老爷定饶不了你们!再说了,公主的命令你也敢违抗!”

那人被她的气势吓到了,他也不敢怠慢,立马捂着脸去了凌兮阁,在凌兮阁也见到了晋安公主:“公主,属下来迟”

还未等他说完,晋安公主怒声道:“混账!还不快进去救母亲!”

侍卫们披着湿棉被冲了进去,许久都未曾出来,晋安公主也嫁妆担心易夫人而晕了过去,如今中书侍郎和唐尚书的精力都放在了晋安公主身上,易夫人也是被救了出来,只是吸入了太多烟雾晕了过去,也请了太医来看,唐尚书焦急地说道:“陆太医,公主如何了?”

陆太医:“回尚书大人,公主是动了胎气,需卧床静养些时日,再每日按时服用安胎药即可。”

唐尚书松了一口气,说道:“有劳陆太医了。”

“下官告退。”

晋安公主还在昏迷中,玉璃这边也是在急着找那些信件,可怎么也没找到,唐尚书此时也反应过来了,看着那些本该守在书房的侍卫,问道:“你们不是应该守在书房吗?怎么也来救火了?”

侍卫说道:“回老爷,方才公主的侍卫玉璃来让我们去救火,说是公主吩咐府中所有人都去救火。”

唐尚书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刻朝着书房快步走去,玉璃也听到了书房外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她立即躲在了房梁上,唐尚书进来立即检查了墙上画后面的那些书信才松了一口气出去了。

玉璃在房梁上看得清清楚楚,唐尚书一走,玉璃便将那些书信放到了自己怀里。

她一回去就有下人来禀,说唐尚书要见她,她来到了前厅,她行了礼,唐尚书开口问道:“是你叫走了我守在书房的侍卫?”

玉璃跪下说道:“老爷恕罪,是公主担心夫人,所以才让属下将府中所有的侍卫都叫去救火,所以属下才将书房的守卫撤走的。”

唐尚书也无奈,毕竟是晋安公主从宫中带出来的侍卫,他也没有权力处置她,也只能等着晋安公主醒了才能问到真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