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盛景虞妃

关灯
护眼
恪王的挚爱(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此事过后也给靖远侯夫人提了个醒,日后要好好管着赵公子。

臣子娶妻尚且慎重,又何况是皇子,四皇子也到了弱冠之年,静太妃也在为他留意朝臣千金。

在舒琳宫,静太妃:“泓儿,母妃为你甄选的荣妃的嫡亲妹妹郑文瑶不好吗?母妃听说她知书达理、温婉可人,又是荣妃的嫡亲妹妹,有何不妥?”

四皇子:“母妃,儿臣就是不想这么早就娶妻,而且儿臣也不想娶那些朝臣千金。”

静太妃:“你不娶世家千金,你想娶何人?那些民女又如何担得起恪王妃的名号?再说了,那些民女多半动机不纯,一心只想攀上皇室,又怎会是对你一心一意的呢?”

四皇子:“那母妃说的那些朝臣千金也是出于家族利益才嫁给儿臣的,她们心思就纯吗?”

静太妃:“泓儿,从小到大你还是第一次这么顶撞母妃,那些朝臣千金是有些为了利益,但她们好歹也是世家小姐,自幼便被调教得有模有样的,自然能管理好王府,单凭这方面便比那些民女好太多了。”

四皇子:“母妃若是说管理王府,就算没有王妃罗管家也能做得到。儿臣还有事就不打扰母妃了,儿臣告退。”

说完便走了。

静太妃还是头一次被他气到,顺安公主安慰道:“母妃别生气了,皇兄他只是一时气昏了头才会顶撞母妃的。”

静太妃:“还好哀家当年生的是个女儿,若是个儿子,不知会被气成什么样!”

顺安公主:“母妃别生气了,皇兄他迟早会找到自己所属的妻子的,您如今就好好的享福,儿臣和皇兄都会好好孝敬您的。”

静太妃:“还是长宁最懂事,你皇兄啊,从小到大没少让母妃操心,长宁可不要学你皇兄的倔脾气,净让母妃操心。”

此时,四皇子正好走在长街上,荣妃的嫡亲妹妹也正好刚从明月殿出来,两人见了面,郑二小姐:“臣女参见恪王殿下。”

四皇子:“这位小姐是”

醉月荣妃贴身侍女:“回恪王殿下,郑二小姐是荣妃娘娘的嫡亲妹妹。”

四皇子看见她时,确实如静太妃所说的温婉可人,他顿时为他方才说的话感到后悔,他愣住了,醉月叫了叫他:“殿下?殿下?”

他顿时回过神来:“哦?什么事?”

醉月:“荣妃娘娘吩咐奴婢送郑二小姐出宫,恪王殿下可还有事?”

四皇子:“你先回去吧,本殿有事想找郑二小姐帮忙。”

醉月:“那奴婢就先告退了。”

郑二小姐与四皇子走着走着说:“不知殿下找臣女有何事帮忙?”

四皇子:“你可能也知道,本殿的亲生母亲悦太妃被父皇当年罚到龙兴寺,可过几日就是她的生辰了,本殿又怕静母妃多心,所以想请你帮本殿为母妃选些礼物送去,你可愿意帮忙?”

郑二小姐:“能帮到本殿是臣女的荣幸。不知殿下想为太妃娘娘选什么样的礼物呢?”

四皇子:“本殿自幼便不在母妃身边,如今本殿长大了,也想好好孝顺她,所以这礼物也要庄重而显出母妃的慈爱。”

郑二小姐:“那殿下可知道太妃娘娘的喜好?”

四皇子:“本殿自幼不在母妃身边,自然不知母妃喜好,但本殿私下问了母妃的贴身侍女苏恬姑姑,她说母妃出身寒苦,也是爱物如贫,后娘娘又喜陶器之物。”

郑二小姐:“天下皆知,景德镇的陶器闻名天下,可若是一来一去景德镇,恐怕不能及时在太妃娘娘寿辰之日送回,而且此去路上颠簸,万一若是将陶器打碎或是有了裂痕就不好了。”

四皇子:“本殿想起来皇兄库房里有一批景德镇的陶器,走,咱们去向皇兄讨。”

拉着她就奔向太明殿,郑二小姐怔了一下,但还是跟着四皇子去了太明殿,来到太明殿,四皇子:“去通传说本殿与郑二小姐求见。”

“是。”

小明子进去禀道:“陛下,恪王殿下与郑二小姐求见。”

陛下问道:“郑二小姐可是荣妃的嫡亲妹妹?”

小明子:“回陛下,郑二小姐的确是荣妃娘娘的嫡亲妹妹。”

陛下自言自语道:“他们怎么会一起来了呢?请他们进来。”

“是。”

进来后:“臣弟参见皇兄,臣女参见陛下。”

陛下:“平身,你们两个无缘无故的,怎么一起来朕这儿了?”

四皇子:“皇兄,过几日便是臣弟母妃的寿辰了,母妃偏爱于陶瓷,所以臣弟特来皇兄这儿讨要些陶器,望皇兄恩准。”

陛下:“朕记得静太妃的寿辰是在八月,可如今才四月,怎的就要过寿辰了?皇弟莫不是记错了?”

四皇子:“皇兄误会了,不是静母妃,是臣弟的生身母亲悦太妃。”

陛下:“既是这样,那你又为何与郑二小姐一起来的,难道”

四皇子:“皇兄又误会了,臣弟自幼便不在母妃身边,自然不会给母妃挑礼物,便劳烦郑二小姐帮臣弟挑选。”

陛下:“原来是这样。宁之风,带郑二小姐去库房里挑选陶器吧。”

“是。”

郑二小姐跟着宁之风走后,陛下:“皇弟,你让郑二小姐帮你挑选,怕不只是让她帮忙吧,你若不是动了以郑二小姐为妻之心了吧?”

四皇子:“皇兄明鉴,臣弟虽与郑二小姐见了一面,但对她已然动了心,请皇兄过一段时日再给我们赐婚。”

陛下:“朕就知道你小子不简单,既然喜欢就要抓紧,可不要跑了才知道珍惜。”

四皇子:“皇兄说的是,臣弟定会把握好机会的。”

这时,郑二小姐拿着一个青花瓷瓶回到了太明殿,郑二小姐:“陛下,臣女已经选出了陶器。”

陛下:“郑二小姐真是好眼光,这青花瓷朕本来是要赏给盈贵妃的,不过既然皇弟先向朕要了,那朕就只好忍痛割爱了。”

四皇子:“皇兄若无事,臣弟便携郑二小姐告退了,臣弟告退。”

“臣女告退。”

四皇子与郑二小姐坐在马车里,郑二小姐:“臣女先恭祝太妃娘娘寿诞福寿延绵,劳烦殿下转告太妃娘娘。”

四皇子:“你不必劳烦本殿转告母妃,过几日本殿也会带着你去龙兴寺见母妃的。”

郑二小姐:“啊?臣女身份低微,又怎能见太妃娘娘天颜!”

四皇子:“你知道本殿为什么自幼便在静母妃膝下吗?就是因为母妃身份低微,母妃她只是一个尚衣局宫女出身,父皇在时,她最高只是一个美人的身份,她甚至比你还要低微。”

突然停了车,向熙恪王贴身侍卫:“殿下,尚书府到了。”

四皇子:“知道了。三日后本殿会来接你去龙兴寺的。”

随后她便下了马车,郑大公子荣妃之弟,郑二小姐之兄:郑舒许看见了,见四皇子的马车走了,郑二小姐:“二哥哥,你怎么在这儿?”

郑大公子:“你怎么会从恪王的马车上下来?”

郑二小姐:“今日进宫本是在大姐姐那儿,醉月送我出来时碰见了恪王殿下,他便让我帮忙去为悦太妃挑选礼物,于是便去了陛下那儿,然后他便送我回来了。”

郑大公子:“恪王为何会叫你去呢?”

郑二小姐:“二哥哥,恪王还说三日后还会带我去龙兴寺见悦太妃呢。”

郑大公子:“看来这恪王八成是看上你了,咱们家又要嫁女儿入皇室了。”

郑二小姐:“二哥哥别胡说,人家恪王只是想感谢我才会引荐我见悦太妃的。”

郑大公子:“我看不简单,人家都带你去见自己的亲生母亲了,他肯定有心纳你为妃。”

郑二小姐:“二哥哥别自作多情了,恪王怎么可能会看上我呢?”

“走着瞧吧。”

三日后,恪王来到郑府接郑二小姐了,郑二小姐施礼道:“殿下安。”

四皇子:“快上车吧。”

“是。”

上车后,四皇子主动搭话:“郑二小姐如今可有心仪之人?”

郑二小姐:“殿下说笑了,臣女的婚事皆由父母做主,臣女又怎么能有心仪之人呢?”

四皇子:“那你觉得本殿如何?”

郑二小姐:“殿下温润如玉、翩翩公子形象,待人也和善,也没有皇室的高傲,殿下是个不错的人,也是京城世家小姐的想嫁的对象。”

四皇子:“那你呢?”

郑二小姐:“啊?殿下说什么?臣女听不懂。”

四皇子:“本殿是问你喜不喜欢本殿?”

郑二小姐愣住了,低下了头,揉着自己的手帕,仿佛要将它揉碎一般,四皇子见她半天不说话,说道:“你怎么不说话?难道是不喜欢本殿?”

郑二小姐回过神来,说:“臣女不敢对殿下心生妄念。”

四皇子:“你还不明白吗!本殿都要带你去见母妃了,还看不出来本殿喜欢你吗!”

“殿下真的喜欢臣女?”

她试探着问道。

四皇子深情地回答:“千真万确,本殿对天发誓,这辈子只会对郑文瑶一个人好,如有违此誓,天诛地灭”

郑二小姐赶紧捂住了他的嘴,说道:“殿下不可胡说。”

四皇子抓住她的手握着放在他的胸口处,说道:“你现在明白本殿的真心了吧?”

郑二小姐不好意思地想抽回手,可四皇子却越握越紧了,两人就这么四目相对着,郑二小姐顿时羞红了脸,过了一会儿,两人又恢复了平静。

四皇子还是用深情的眼神盯着她看,而她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看着正揉着手帕的手,这种情形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到了龙兴寺,郑二小姐先去了月老殿:“殿下,臣女先进去拜一拜,殿下且在殿外等等臣女。”

“好。”

郑二小姐跪在月老面前,说道:“月老在上,请您告诉信女郑文瑶,那个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信女。”

然后拜了下去,四皇子在殿外朝着她的背影微微一笑,心里仿佛认定了她。

郑二小姐出来对四皇子说道:“殿下,臣女的事情做完了,咱们快去太妃娘娘的住处吧。”

四皇子:“文瑶方才莫不是在问本殿对你是否真的有情?”

郑二小姐心虚地走开了。

在去的路上碰见了荣顺皇后:“皇祖母安,皇后娘娘安。”

荣顺皇后:“泓儿可是找你母妃的?也难怪,今日是她的生辰,她老早就念着你来了。”

四皇子:“那孙儿先去看母妃了。”

来到欣荣馆:“母妃!”

郑二小姐:“太妃娘娘安。”

悦太妃看见四皇子十分激动,说道:“泓儿!长这么高了,也长壮了,母妃真是高兴!”

四皇子:“儿臣自幼便不在母妃身边,对母妃也甚是愧疚,父皇将母妃罚来这龙兴寺也够久了,儿臣求了皇兄让母妃去恪王府居住,皇兄也同意了,儿臣今日是来接您脱离苦海的,您快准备准备收拾东西跟儿臣走吧。”

悦太妃:“你有出息了,母妃很欣慰。苏恬,去收拾东西,我们终于可以重回京城了!这位姑娘是”

郑二小姐:“回懿妃娘娘,臣女是宫中荣妃娘娘的嫡亲妹妹,是殿下让臣女来向太妃娘娘祝寿的。”

悦太妃将四皇子拉了过来,说道:“这不会是你看上的姑娘吧?看着真是个好姑娘,你可得赶紧给我追到手,我认定这儿媳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