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直播被剧透历史的千古一帝,今天也很尴尬

关灯
护眼
第 213 章 所拜是人是神?(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心双手合十,朝几人施了一礼,后者连连摆手,表示当不起。

明心叹道:“吾,终于明白此问的答案了,明心心已明,该去赴约了。”

随着他的一言落,神官庙内的众人随着画面开始淡化。

只一瞬间,明心就站在了当初那间破茅草

屋前,那片竹林仍在,只是当年的茅草屋终是抵不过岁月的侵蚀,早不知何时蹋了。

他戴着斗笠,穿着打满补丁的旧衣,坐在屋前的大石头上歇脚,脚上的草鞋还沾着竹林中的新泥。

他看着面前这片更加茂盛的竹林,等着人来赴约,神色不见焦急,一如既往的平和,比起年轻时,还要更添一份从容,那是千帆过境后的从容无波。

片刻后,画面中出现一人的衣角,然后是一个老人慢慢走来的背影,老人手中还拿着一根青翠的竹枝,枝上竹叶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摇晃。

镜头转至正面,才现出老人的正脸来。

此人正是之前视频中出现过的,老年时期的萧临渊。

他还没走到明心旁边,但听到脚步声,明心转过头,看见来人,他从石头上下来,缓缓弯腰,施一礼。

“拜见太上皇。”

是的,他现在终于是明白过来萧临渊的身份。

为什么要将令牌和竹枝送进宫,因为这人住在皇宫,其他王爷都死了,再一结合这人的年岁,能瞒过当年的明心,却瞒不过现在老了的明心了。

“免礼吧。”

“看来你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

明心从善如流的直起身,两人之间隔了几步的距离,萧临渊停在原地没再往前。

“是的。”明心点头,没有说自己的答案是什么,而是指了指放在石头旁边的那个大大的书箱,他说:“那是草民的答案,也有这世间千千万万人对这问题的回答,还有草民这一路上的见闻,太上皇若有闲情雅致,不妨一观?”

“草民明心,告退。”

说罢,明心走了,他要走去哪儿萧临渊没问,他也没说。

他这趟来,只留下了那一个大大的书箱给萧临渊。

那箱书,被萧临渊带了回去。

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他转动着手中颜色各异的玉珠,合上手中书籍的最后一页,忽而开口说出一句,“阅尽人间二十八春,明心归来不见神也。”

“明心、明心,心已明,好啊……”

谁也不知道他说的好字是什么意思,只有一旁的小御史在勤勤恳恳的记着他的言行。

又一天,萧临渊似乎终于看完了明心那一箱子书中的最后一本,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他开口道,“来人,传旨,二十八神官最末一位,封属——明心。”

殿中伺候之人皆是错愕。

但没人去反驳萧临渊。

于是,当这幅画面远去,显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封关于明心被封为传世阁功臣的册封圣旨。

】!

主打的就是一个神官是我家,热情靠大家。

明心既无奈,又受宠若惊。

看着观中供奉的小一号的神像,明心来了兴致,问几个年轻人,“你们觉得,神当存否?”

几人先是相互看了看。

最后一少年最先开口,他先是问道:“老先生问的是,神当存否,也就是说神该不该存在于世,是这个意思吧?”

明心点头,“是矣。”

于是少年下一刻便道:“不该。”

明心便问,“可你们刚刚才说的崔神官,他也是神。”

且此刻,他们就在人家的地盘上,说的这么无情,真的好吗?

少年却面不改色,声音依旧笃定,“不,崔神官他们不一样,他们是人,哪怕现在被封为神。但我们信的并不是神这个封号,我们并非因他被封为神才信任敬重于他,而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崔大人。”

少年口中称的是他们,而不是单指一个个体的他,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这个他们是指的谁。

——传世阁被封为二十八神官的他们。

少年很聪明,一眼便看出明心大概率不是本地人,他道:“老先生不是丰州人士吧?”

他微笑着,接着又问:“那老先生去过其他地方的神官庙吗?”

明心摇头,他从前路过一州时,并没有特地去这些地方看过。

但没关系,少年道:“没去过也不打紧,不妨这么讲吧,来这神官庙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崔正是人,不是神。”

“全天下人也都知道,传世阁二十七功臣都是人,也不是神。”

“我们不知道其他州的人是如何想的,但就拿丰州来说,我们叩拜,既是祈愿,也是祭他们生前之功。

我们跪的心甘情愿,就是跪老天爷也没这么情愿过。如果没有这些于国于民有功的大功臣,大宸还会是今天的大宸吗?我们还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吗?”

少年摇摇头,脸上是赤诚的敬重和感慨。

“如今盛世,功在他们,功在陛下,功在每一个为国为民之人,关那莫须有的神何事?”

“乱世神不救世人,那盛世,又何须他们出现?您说呢,老先生?”

少年的一席话叫许多人听得浑身一震。

带给光幕外的人,就是全然的一种震撼。

这真的是当时大宸的少年会说出的话吗?

还是视频胡乱改编的台词?

无数人心中凌乱了。

明心呆呆的出神了一会儿之后,扯出一抹笑,那笑像释然,像

明悟。

“受教了,小善士。”

心双手合十,朝几人施了一礼,后者连连摆手,表示当不起。

明心叹道:“吾,终于明白此问的答案了,明心心已明,该去赴约了。”

随着他的一言落,神官庙内的众人随着画面开始淡化。

只一瞬间,明心就站在了当初那间破茅草屋前,那片竹林仍在,只是当年的茅草屋终是抵不过岁月的侵蚀,早不知何时蹋了。

他戴着斗笠,穿着打满补丁的旧衣,坐在屋前的大石头上歇脚,脚上的草鞋还沾着竹林中的新泥。

他看着面前这片更加茂盛的竹林,等着人来赴约,神色不见焦急,一如既往的平和,比起年轻时,还要更添一份从容,那是千帆过境后的从容无波。

片刻后,画面中出现一人的衣角,然后是一个老人慢慢走来的背影,老人手中还拿着一根青翠的竹枝,枝上竹叶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摇晃。

镜头转至正面,才现出老人的正脸来。

此人正是之前视频中出现过的,老年时期的萧临渊。

他还没走到明心旁边,但听到脚步声,明心转过头,看见来人,他从石头上下来,缓缓弯腰,施一礼。

“拜见太上皇。”

是的,他现在终于是明白过来萧临渊的身份。

为什么要将令牌和竹枝送进宫,因为这人住在皇宫,其他王爷都死了,再一结合这人的年岁,能瞒过当年的明心,却瞒不过现在老了的明心了。

“免礼吧。”

“看来你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

明心从善如流的直起身,两人之间隔了几步的距离,萧临渊停在原地没再往前。

“是的。”明心点头,没有说自己的答案是什么,而是指了指放在石头旁边的那个大大的书箱,他说:“那是草民的答案,也有这世间千千万万人对这问题的回答,还有草民这一路上的见闻,太上皇若有闲情雅致,不妨一观?”

“草民明心,告退。”

说罢,明心走了,他要走去哪儿萧临渊没问,他也没说。

他这趟来,只留下了那一个大大的书箱给萧临渊。

那箱书,被萧临渊带了回去。

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他转动着手中颜色各异的玉珠,合上手中书籍的最后一页,忽而开口说出一句,“阅尽人间二十八春,明心归来不见神也。”

“明心、明心,心已明,好啊……”

谁也不知道他说的好字是什么意思,只有一旁的小御史在勤勤恳恳的记着他的言行。

又一天,萧临渊似乎终于看完了明心那一箱子书中的最后一本,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他开口道,“来人,传旨,二十八神官最末一位,封属——明心。”

殿中伺候之人皆是错愕。

但没人去反驳萧临渊。

于是,当这幅画面远去,显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封关于明心被封为传世阁功臣的册封圣旨。

】!

主打的就是一个神官是我家,热情靠大家。

明心既无奈,又受宠若惊。

看着观中供奉的小一号的神像,明心来了兴致,问几个年轻人,“你们觉得,神当存否?”

几人先是相互看了看。

最后一少年最先开口,他先是问道:“老先生问的是,神当存否,也就是说神该不该存在于世,是这个意思吧?”

明心点头,“是矣。”

于是少年下一刻便道:“不该。”

明心便问,“可你们刚刚才说的崔神官,他也是神。”

且此刻,他们就在人家的地盘上,说的这么无情,真的好吗?

少年却面不改色,声音依旧笃定,“不,崔神官他们不一样,他们是人,哪怕现在被封为神。但我们信的并不是神这个封号,我们并非因他被封为神才信任敬重于他,而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崔大人。”

少年口中称的是他们,而不是单指一个个体的他,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这个他们是指的谁。

——传世阁被封为二十八神官的他们。

少年很聪明,一眼便看出明心大概率不是本地人,他道:“老先生不是丰州人士吧?”

他微笑着,接着又问:“那老先生去过其他地方的神官庙吗?”

明心摇头,他从前路过一州时,并没有特地去这些地方看过。

但没关系,少年道:“没去过也不打紧,不妨这么讲吧,来这神官庙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崔正是人,不是神。”

“全天下人也都知道,传世阁二十七功臣都是人,也不是神。”

“我们不知道其他州的人是如何想的,但就拿丰州来说,我们叩拜,既是祈愿,也是祭他们生前之功。

我们跪的心甘情愿,就是跪老天爷也没这么情愿过。如果没有这些于国于民有功的大功臣,大宸还会是今天的大宸吗?我们还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吗?”

少年摇摇头,脸上是赤诚的敬重和感慨。

“如今盛世,功在他们,功在陛下,功在每一个为国为民之人,关那莫须有的神何事?”

“乱世神不救世人,那盛世,又何须

他们出现?您说呢,老先生?”

少年的一席话叫许多人听得浑身一震。

带给光幕外的人,就是全然的一种震撼。

这真的是当时大宸的少年会说出的话吗?

还是视频胡乱改编的台词?

无数人心中凌乱了。

明心呆呆的出神了一会儿之后,扯出一抹笑,那笑像释然,像明悟。

“受教了,小善士。”

心双手合十,朝几人施了一礼,后者连连摆手,表示当不起。

明心叹道:“吾,终于明白此问的答案了,明心心已明,该去赴约了。”

随着他的一言落,神官庙内的众人随着画面开始淡化。

只一瞬间,明心就站在了当初那间破茅草屋前,那片竹林仍在,只是当年的茅草屋终是抵不过岁月的侵蚀,早不知何时蹋了。

他戴着斗笠,穿着打满补丁的旧衣,坐在屋前的大石头上歇脚,脚上的草鞋还沾着竹林中的新泥。

他看着面前这片更加茂盛的竹林,等着人来赴约,神色不见焦急,一如既往的平和,比起年轻时,还要更添一份从容,那是千帆过境后的从容无波。

片刻后,画面中出现一人的衣角,然后是一个老人慢慢走来的背影,老人手中还拿着一根青翠的竹枝,枝上竹叶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摇晃。

镜头转至正面,才现出老人的正脸来。

此人正是之前视频中出现过的,老年时期的萧临渊。

他还没走到明心旁边,但听到脚步声,明心转过头,看见来人,他从石头上下来,缓缓弯腰,施一礼。

“拜见太上皇。”

是的,他现在终于是明白过来萧临渊的身份。

为什么要将令牌和竹枝送进宫,因为这人住在皇宫,其他王爷都死了,再一结合这人的年岁,能瞒过当年的明心,却瞒不过现在老了的明心了。

“免礼吧。”

“看来你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

明心从善如流的直起身,两人之间隔了几步的距离,萧临渊停在原地没再往前。

“是的。”明心点头,没有说自己的答案是什么,而是指了指放在石头旁边的那个大大的书箱,他说:“那是草民的答案,也有这世间千千万万人对这问题的回答,还有草民这一路上的见闻,太上皇若有闲情雅致,不妨一观?”

“草民明心,告退。”

说罢,明心走了,他要走去哪儿萧临渊没问,他也没说。

他这趟来,只留下了那一个大大的书箱给萧临渊。

那箱书,被萧临渊带了回去。

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他转动着手中颜色各异的玉珠,合上手中书籍的最后一页,忽而开口说出一句,“阅尽人间二十八春,明心归来不见神也。”

“明心、明心,心已明,好啊……”

谁也不知道他说的好字是什么意思,只有一旁的小御史在勤勤恳恳的记着他的言行。

又一天,萧临渊似乎终于看完了明心那一箱子书中的最后一本,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他开口道,“来人,传旨,二十八神官最末一位,封属——明心。”

殿中伺候之人皆是错愕。

但没人去反驳萧临渊。

于是,当这幅画面远去,显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封关于明心被封为传世阁功臣的册封圣旨。

】!

主打的就是一个神官是我家,热情靠大家。

明心既无奈,又受宠若惊。

看着观中供奉的小一号的神像,明心来了兴致,问几个年轻人,“你们觉得,神当存否?”

几人先是相互看了看。

最后一少年最先开口,他先是问道:“老先生问的是,神当存否,也就是说神该不该存在于世,是这个意思吧?”

明心点头,“是矣。”

于是少年下一刻便道:“不该。”

明心便问,“可你们刚刚才说的崔神官,他也是神。”

且此刻,他们就在人家的地盘上,说的这么无情,真的好吗?

少年却面不改色,声音依旧笃定,“不,崔神官他们不一样,他们是人,哪怕现在被封为神。但我们信的并不是神这个封号,我们并非因他被封为神才信任敬重于他,而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崔大人。”

少年口中称的是他们,而不是单指一个个体的他,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这个他们是指的谁。

——传世阁被封为二十八神官的他们。

少年很聪明,一眼便看出明心大概率不是本地人,他道:“老先生不是丰州人士吧?”

他微笑着,接着又问:“那老先生去过其他地方的神官庙吗?”

明心摇头,他从前路过一州时,并没有特地去这些地方看过。

但没关系,少年道:“没去过也不打紧,不妨这么讲吧,来这神官庙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崔正是人,不是神。”

“全天下人也都知道,传世阁二十七功臣都是人,也不是神。”

“我们不知道其他州的人是如何想的,但就拿丰州来说,我们叩拜,既是祈愿,也是祭他们生前之功。

我们跪的心甘情

愿,就是跪老天爷也没这么情愿过。如果没有这些于国于民有功的大功臣,大宸还会是今天的大宸吗?我们还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吗?”

少年摇摇头,脸上是赤诚的敬重和感慨。

“如今盛世,功在他们,功在陛下,功在每一个为国为民之人,关那莫须有的神何事?”

“乱世神不救世人,那盛世,又何须他们出现?您说呢,老先生?”

少年的一席话叫许多人听得浑身一震。

带给光幕外的人,就是全然的一种震撼。

这真的是当时大宸的少年会说出的话吗?

还是视频胡乱改编的台词?

无数人心中凌乱了。

明心呆呆的出神了一会儿之后,扯出一抹笑,那笑像释然,像明悟。

“受教了,小善士。”

心双手合十,朝几人施了一礼,后者连连摆手,表示当不起。

明心叹道:“吾,终于明白此问的答案了,明心心已明,该去赴约了。”

随着他的一言落,神官庙内的众人随着画面开始淡化。

只一瞬间,明心就站在了当初那间破茅草屋前,那片竹林仍在,只是当年的茅草屋终是抵不过岁月的侵蚀,早不知何时蹋了。

他戴着斗笠,穿着打满补丁的旧衣,坐在屋前的大石头上歇脚,脚上的草鞋还沾着竹林中的新泥。

他看着面前这片更加茂盛的竹林,等着人来赴约,神色不见焦急,一如既往的平和,比起年轻时,还要更添一份从容,那是千帆过境后的从容无波。

片刻后,画面中出现一人的衣角,然后是一个老人慢慢走来的背影,老人手中还拿着一根青翠的竹枝,枝上竹叶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摇晃。

镜头转至正面,才现出老人的正脸来。

此人正是之前视频中出现过的,老年时期的萧临渊。

他还没走到明心旁边,但听到脚步声,明心转过头,看见来人,他从石头上下来,缓缓弯腰,施一礼。

“拜见太上皇。”

是的,他现在终于是明白过来萧临渊的身份。

为什么要将令牌和竹枝送进宫,因为这人住在皇宫,其他王爷都死了,再一结合这人的年岁,能瞒过当年的明心,却瞒不过现在老了的明心了。

“免礼吧。”

“看来你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

明心从善如流的直起身,两人之间隔了几步的距离,萧临渊停在原地没再往前。

“是的。”明心点头,没有说自己的答案是什么,而是指了指放在石头旁边的那个大大的书箱,他说:“那是草民的答案,也有这世间千千万万人对这问题的回答,还有草民这一路上的见闻,太上皇若有闲情雅致,不妨一观?”

“草民明心,告退。”

说罢,明心走了,他要走去哪儿萧临渊没问,他也没说。

他这趟来,只留下了那一个大大的书箱给萧临渊。

那箱书,被萧临渊带了回去。

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他转动着手中颜色各异的玉珠,合上手中书籍的最后一页,忽而开口说出一句,“阅尽人间二十八春,明心归来不见神也。”

“明心、明心,心已明,好啊……”

谁也不知道他说的好字是什么意思,只有一旁的小御史在勤勤恳恳的记着他的言行。

又一天,萧临渊似乎终于看完了明心那一箱子书中的最后一本,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他开口道,“来人,传旨,二十八神官最末一位,封属——明心。”

殿中伺候之人皆是错愕。

但没人去反驳萧临渊。

于是,当这幅画面远去,显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封关于明心被封为传世阁功臣的册封圣旨。

】!

主打的就是一个神官是我家,热情靠大家。

明心既无奈,又受宠若惊。

看着观中供奉的小一号的神像,明心来了兴致,问几个年轻人,“你们觉得,神当存否?”

几人先是相互看了看。

最后一少年最先开口,他先是问道:“老先生问的是,神当存否,也就是说神该不该存在于世,是这个意思吧?”

明心点头,“是矣。”

于是少年下一刻便道:“不该。”

明心便问,“可你们刚刚才说的崔神官,他也是神。”

且此刻,他们就在人家的地盘上,说的这么无情,真的好吗?

少年却面不改色,声音依旧笃定,“不,崔神官他们不一样,他们是人,哪怕现在被封为神。但我们信的并不是神这个封号,我们并非因他被封为神才信任敬重于他,而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崔大人。”

少年口中称的是他们,而不是单指一个个体的他,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这个他们是指的谁。

——传世阁被封为二十八神官的他们。

少年很聪明,一眼便看出明心大概率不是本地人,他道:“老先生不是丰州人士吧?”

他微笑着,接着又问:“那老先生去过其他地方的神官庙吗?”

明心摇头,他从前路过一州时,并没有特地去这些地方看过。

但没关系,少年道:“没去过也不打紧,不妨这么讲吧,来这神官庙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崔正是人,不是神。”

“全天下人也都知道,传世阁二十七功臣都是人,也不是神。”

“我们不知道其他州的人是如何想的,但就拿丰州来说,我们叩拜,既是祈愿,也是祭他们生前之功。

我们跪的心甘情愿,就是跪老天爷也没这么情愿过。如果没有这些于国于民有功的大功臣,大宸还会是今天的大宸吗?我们还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吗?”

少年摇摇头,脸上是赤诚的敬重和感慨。

“如今盛世,功在他们,功在陛下,功在每一个为国为民之人,关那莫须有的神何事?”

“乱世神不救世人,那盛世,又何须他们出现?您说呢,老先生?”

少年的一席话叫许多人听得浑身一震。

带给光幕外的人,就是全然的一种震撼。

这真的是当时大宸的少年会说出的话吗?

还是视频胡乱改编的台词?

无数人心中凌乱了。

明心呆呆的出神了一会儿之后,扯出一抹笑,那笑像释然,像明悟。

“受教了,小善士。”

心双手合十,朝几人施了一礼,后者连连摆手,表示当不起。

明心叹道:“吾,终于明白此问的答案了,明心心已明,该去赴约了。”

随着他的一言落,神官庙内的众人随着画面开始淡化。

只一瞬间,明心就站在了当初那间破茅草屋前,那片竹林仍在,只是当年的茅草屋终是抵不过岁月的侵蚀,早不知何时蹋了。

他戴着斗笠,穿着打满补丁的旧衣,坐在屋前的大石头上歇脚,脚上的草鞋还沾着竹林中的新泥。

他看着面前这片更加茂盛的竹林,等着人来赴约,神色不见焦急,一如既往的平和,比起年轻时,还要更添一份从容,那是千帆过境后的从容无波。

片刻后,画面中出现一人的衣角,然后是一个老人慢慢走来的背影,老人手中还拿着一根青翠的竹枝,枝上竹叶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摇晃。

镜头转至正面,才现出老人的正脸来。

此人正是之前视频中出现过的,老年时期的萧临渊。

他还没走到明心旁边,但听到脚步声,明心转过头,看见来人,他从石头上下来,缓缓弯腰,施一礼。

“拜见太上皇。”

是的,他现在终于是明白过来萧临渊的身份。

为什么要将令牌和竹枝送进宫,因为这人住在皇宫,其他王爷都死了,再一结合这人的年岁,能瞒过当年的明心,却瞒不过现在老了的明心了。

“免礼吧。”

“看来你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

明心从善如流的直起身,两人之间隔了几步的距离,萧临渊停在原地没再往前。

“是的。”明心点头,没有说自己的答案是什么,而是指了指放在石头旁边的那个大大的书箱,他说:“那是草民的答案,也有这世间千千万万人对这问题的回答,还有草民这一路上的见闻,太上皇若有闲情雅致,不妨一观?”

“草民明心,告退。”

说罢,明心走了,他要走去哪儿萧临渊没问,他也没说。

他这趟来,只留下了那一个大大的书箱给萧临渊。

那箱书,被萧临渊带了回去。

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他转动着手中颜色各异的玉珠,合上手中书籍的最后一页,忽而开口说出一句,“阅尽人间二十八春,明心归来不见神也。”

“明心、明心,心已明,好啊……”

谁也不知道他说的好字是什么意思,只有一旁的小御史在勤勤恳恳的记着他的言行。

又一天,萧临渊似乎终于看完了明心那一箱子书中的最后一本,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他开口道,“来人,传旨,二十八神官最末一位,封属——明心。”

殿中伺候之人皆是错愕。

但没人去反驳萧临渊。

于是,当这幅画面远去,显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封关于明心被封为传世阁功臣的册封圣旨。

】!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