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这个中医好年轻

关灯
护眼
066 会跑的包块(二)(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同时,她也看到了梅芬芳后背的肌肉有变化,但并不是什么馒头大的包块,倒像是肌肉的抽搐。

“我给你按按!”陈瑾说着就伸手去按她后背似乎在抽搐的部位。

“啊哟,跑了,跑右边了!”梅芬芳叫道。

陈瑾听着她的指示,追踪着她所谓的“包块”,按下去果然是硬硬的。

但是才按中了,它立马就消失不见了,在另一个部位又会出现新的“包块”。

陈瑾眼疾手快,简直就像打地鼠一样追着“包块”按压,但似乎怎么也逮不着它。

两分钟后,陈瑾放弃了追击。

仔细看着梅芬芳所说的包块此起彼伏,陈瑾忽然觉得,这根本不是包块,而是……肌肉痉挛!

肌肉因痉挛而拘紧,摸上去就像一个馒头大小的又硬又疼的包块。

小腿抽筋的时候,腿肚子不就是又硬又疼吗?

梅芬芳看不见后背,其实发作的时候后背并没有鼓起大包,只是她摸上去觉得是一个硬邦邦的大包。

在剧烈疼痛下,加上“包块”一摸就跑,她也不可能仔细摸出具体形状,只是觉得有馒头那么大。

就在陈瑾想清楚这“包块”究竟是什么情况的时候,《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几条条文也就自然而然地蹦了出来。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

陈瑾虽然将以前背过的《伤寒论》《金匮要略》里许多条文都忘得差不多了,但这几条比较简短又比较重要的,她倒还记得比较清楚。

这里的“痉”,指痉挛、拘急、肌肉紧张、角弓反张等症状。

其原因,有汗出伤津,组织枯燥,也有里实热盛等。

其表现形式,有以表证形式发作者,有以里证形式发作者,有虚有实。

梅芬芳的情况不就类似于《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由于汗出伤津的“柔痉”吗?

“好了,好了,终于好了!”梅芬芳浑身战栗,出了一身大汗后,包块终于都消失了。

她从理疗床上翻身下来,穿好衣服,再不敢让陈瑾给她做针灸拔罐等治疗。

“哎哟,陈瑾啊,你还是给我开几副中药喝吧!太难受了,不敢拔罐了!”梅芬芳似乎在请求。

“行!”陈瑾爽快地答应了。

这一回,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原文作为开方依据,她可是心里有底了。

取了纸笔,陈瑾就开始写方子,思路清晰,笔下行云流水。

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葛根12g,天花粉9g,白蒺藜15g,茺蔚子15g,吴茱萸6g,党参9g,生姜3片,大枣3枚。

桂枝加葛根汤,就是桂枝汤加上葛根。

桂枝瓜蒌汤,则是桂枝汤加上栝楼根(天花粉)。

陈瑾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了葛根和天花粉,又合并了吴茱萸汤,依旧用茺蔚子和白蒺藜,但药量减半了。

“再喝两天看看。这回是专门治你的这个会跑的包块的了。”陈瑾说道。

她没有和梅芬芳解释清楚这“包块”究竟是什么,也没说这方子同时还兼顾降血压。

她觉得,有时候不需要对病人把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因为即使你觉得说明白了,他们常常还是一头雾水。

有时候有一些无关紧要的误解也无伤大雅。

梅芬芳拿着陈瑾新开的方子,开心地走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