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这个中医好年轻

关灯
护眼
017 一切都会好的(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许承跃很快坐上了公交车。

城南区的仁泽堂,陈瑾还没有下班。

给贺菁菁做完保健推拿后,陈瑾就教她折纸。

虽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但贺敬松还有一个病人没看完,他没走,他的女儿就赖在陈瑾这儿不肯走,陈瑾也没办法。

六点二十左右,贺敬松终于脱了白大褂,带上女儿和母亲,开着他的白色轿车走了。

至于是什么牌子的轿车,对陈瑾这个车盲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她觉得对于贺敬松开车上班这件事,最值得关注的不是车子,而是距离。

他家所在的小区离诊所总共三四百米距离,慢悠悠地走路也用不上十分钟……

怪不得他皮肤白白脸圆圆的!可不就是缺乏运动加上常年不见阳光嘛!

整个下午,陈瑾就只做了两个小儿推拿和一个针刺拔罐治疗,再没其他病人光顾。

至于创收,就只有王海福的针刺加上程子浩的小儿推拿了,总共80块钱。

这80块钱里,有20%是陈瑾的绩效。

老板一走,陈瑾就收拾好诊室,准备下班。

刘宁宁还要加班煎药。徐菲已经走了,收拾卫生等活她有时候会放到第二天早晨干。

“我这个月的创收有多少了?”临走前陈瑾问了一句刘宁宁。

“我看看……”刘宁宁在收银台的电脑上查了查。

陈瑾随手翻了翻贺敬松今天开出去的处方,看到他给王海福开了《医学衷中参西录》里的从龙汤。

“五千六百多了,加油啊,马上要六千了,这个月还剩三天。”刘宁宁说道。

“我尽力!”陈瑾握了握拳头,给自己鼓了鼓劲,“我先走啦!”

由于都住员工宿舍里,平时她们经常一起下班,今天王海福的药还没煎好,还得半个多小时,陈瑾就不等她了。

至于最后两个病人的药,得等明天早上再煎了。

走出诊所大门,陈瑾回头望了一眼,看了看门口东侧的墙面上挂着的贺敬松的医师简介,精神抖擞的工作照下写着他的学历、主治、擅长等内容。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擅长治疗感冒、咳喘……胃炎、胃溃疡……肾结石、尿路结石……高血压、糖尿病……”

在基层,想要站住跟脚,常见病多发病都得会治。不会治的现学现卖,总得让病人觉得你会治。

“最晚12月底,医考成绩就出来了,按照往年发证时间推算,医师证得明年3月份才能发下来。也就是说,再有半年左右,我就能注册医师证,成为有完整处方权的名正言顺的执业医师了!”

“到时候我的医师简介也可以这么挂出来,病人也会越来越多……”

“我的医师简介该怎么写好呢?医学学士,执业医师,毕业于齐东国医大学,擅长治疗……我擅长治疗什么?怎么写才会让病人觉得我很厉害又不像在吹牛?怎么写看起来比较体面,而我又不会觉得心虚……”

陈瑾一边往员工宿舍的方向走着,一边畅想着未来,感觉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工作正逐渐步入正轨,真正的医师生涯即将到来……

员工宿舍也不远,在距离仁泽堂六七百米的西庄花园二栋一单元301。

由于城南区处于偏远郊区,房价很低。陈瑾所住的三居室90平左右的宿舍年租金才一万块钱,平均一个月不到九百,相比市中区的房价真是天壤之别。

宿舍里主卧次卧大窗朝南,刘宁宁住东边的主卧,陈瑾住西边的次卧。北面还有一个小卧室是空的,堆放快递盒等杂物,陈瑾的一些书籍也装箱放在这里。

徐菲是当地人,没入住宿舍。

陈瑾顺路买了点五花肉、青椒和土豆回来,做了个青椒炒肉和酸辣土豆丝。做好饭后留一半给刘宁宁,自己就先吃晚饭。

由于自己买菜做饭花销不大,两人也不计较这些小钱,有想吃的菜就买,谁有空谁就做饭。

刘宁宁趁着机器熬中药的空档算完了当天的账,核对无误后录入电脑,并给贺敬松报了个账。

小小中医馆,每日营业额不多,账目也很简单,连会计都省了。

熬好中药,等王海福的家属取走了以后她才关门下班。

刘宁宁回到宿舍的时候,陈瑾已经吃完晚饭。

冲了个澡后顺便把换洗的衣服洗好晾好,陈瑾和刘宁宁说自己要早点休息,就回到卧室,和许承跃聊微信去了。

“吃晚饭了吗?”

陈瑾保持着家乡的习俗,和熟人聊天习惯性地从一日吃饭说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