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佛子北风行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八章 时也,运也,命也!(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静心斋里一片寂静,书房中只有父子二人的呼吸可闻。

过了许久,张元祝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才慢慢松开自己握得有些麻木的拳头,仰天长叹一声,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以今日之事来看,此言不虚,自己除了发些无关痛痒的牢骚,还能干嘛?

屁用不管!

如今这世道,朝堂上那些王公贵胄做官读书的上等人物,一个个看上去莫不是清贵无比,私下里哪一个不是吮痈舐痔一呼百诺的孝顺儿孙,哪里会顾忌什么不值半文钱的脸面,更无半点仁义廉耻之心,指望那帮人渣去帮百姓们主持公道,为民伸冤?

无异于痴人说梦。

自己之所以无意于仕途科举,宁愿守着那个三天都难得开一回张的陋本斋清贫度日,也不愿趋炎附势,去做那个有机会或许会借势一飞冲天,太子府的帮闲幕僚,无非是早已冷了心,看透了这一点。

张元祝颇为无奈地摇摇头。

“难道维洛王朝的纲纪,如今已经败坏到了此等地步了吗?那帮子酷吏们竟然胆敢在朗朗乾坤下如此肆无忌惮的草菅人命,简直是无法无天,让百姓连个消停年都没得过,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虎头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张元祝看出虎头有些意难平,转头问道:“虎头,如今你跟着大师在山上修炼,见识修为亦都有所开阔提升,你来说说看,如今这世道,何以会没落至此?官民冰炭不同炉,遵纪守法的好人举步维艰,而为非作歹的恶人却横行猖獗,人间没了正气,世人怯懦不敢言?”

虎头沉吟片刻,叹道:“因为,世人皆想独善其身!”

张元祝听后,默然点头,“值此当今乱势,我以为百姓韬光养晦,独善其身并无任何不妥,原本也无可厚非。”

“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圣人有言,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百姓们既然向上发展没有出路,当务之急便是审时度势的另辟蹊径,深扎根,坚固自身根基,待日后政治清明,有出头之日时,再徐徐图之,亦是潜龙在渊之理。”

“爹说的是。”

“在爹面前,你尽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跟爹就没必要藏着掖着的了,这次你回来,我觉得你的眼光与见识都有了不俗的长进,在某些事上,颇有见地,爹很欣慰啊!”

张元祝看向虎头的眼神闪着光,满是赞扬。

“现在这房中除了咱爷俩,没有旁人,我也不妨跟你透个底,还记的那次我与你宋叔到流花巷吃酒那晚么,其实是当今太子听从了别人对我等的举荐,专程派人来招揽我与你宋叔出仕的,屈指算来,你宋叔到洛都已两月有余,就在前几日还给我来了封书信,劝我也一道过去,但我一直都没答应,正是不想去蹚那浑水。”

“哦。”

张元祝说到此时,虎头猛地想起就在前些日子,在回家的路上,骤然遭遇卧虎司三名暗探暗杀绑架的事故来,这般说来,莫非这其中会有什么因果关系不成?

老话说,人无杀虎意,虎有伤人心。

这世间,最难看透的就是人心了,谨慎一些总是好的,虽说现在既没任何头绪,也无其他证据,不能贸然下定论,又不想让爹娘为此而担心,虎头就没多说什么。

一阵北风吹过,静心斋窗外压在竹枝上的积雪簌簌落下,扬起一片轻烟,修竹也被凛凛寒风吹得左右摇摆不定。

虎头看了一眼窗外,一时有些失神。

过了半晌,虎头缓缓道:“爹刚才说的这些,不失为处世明言,但儿子以为爹的这些想法或多或少有些一厢情愿。”

张元祝诧异的望向他,问道:“何出此言?”

“爹,你饱读诗书,肯定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道理,一旦到了天下大乱的那一天,你又到哪里能去寻到一片净土,岂不闻覆巢之下无完卵,又如何能做到独善其身呢?”

张元祝一时无语,有些不可思议地看向虎头。

虎头看了一眼沉默的张元祝,又道:“在山上,师父也曾与我谈及当今的天下大势,他说,如今的维洛王朝,好比是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而掌舵之人又是一意孤行,放着无数前人摸索出现成的航线不走,偏偏挑那些风高浪急的险滩而行,毕竟是德不配位,在横冲乱撞一通后,却发现路越走越窄。”

“继续走下去,早晚是死路一条!”

“如今的维洛王朝是内外交困,四周群雄皆对中原虎视眈眈,而今朝堂上的那些食肉者们却依旧在愚民辱民,粉饰天下太平,自上而下又皆贪弊成风,整日里不是钩心斗角,便是醉生梦死,一言以蔽之,内忧更甚于外患,师父说,长则五年,短则三年,维洛王朝定然会天下大乱。”

“啊!?”

张元祝一听这话,不由大吃一惊。

他看到了当今朝廷的腐败,朋党之争的日益加剧,维洛王朝承平日久,无论是朝中那些王公大臣,还是下面一般的胥吏,一个个无不是贪赃枉法,骄奢淫逸之辈,私下里,他们又多盘根错节,排斥异己,结党营私,维洛王朝上下,弄得到处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他耻于与那些人为伍,更不屑于与他们同流合污,于是,便拒绝了太子府那边三番五次的邀请,只想独善其身。

但当今日听到虎头他师父关于天下大乱的预测时,他不免大为惊诧。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虎头口中的师父,并不是他以为的一渡禅师,而是那位千古隐世高人的鬼谷先生,假如他知道这层真相的话,恐怕会惊掉了下巴。

……

洛都,太子府。

维洛王朝东宫太子高元师的太子府又被称作琅王府,与巍峨高墙的皇宫之间隔了一道宽约九丈的护城大河,琅王府有三门二十四殿,又有假山真水,楼榭亭阁、道观佛堂等院落,府内建筑被一条横贯东西的青云街分为南北两苑。

南苑为高元师的办公待客之所,北苑则是妃嫔们的起居之地。

今夜,月黑风高,万籁俱寂。

北苑临湖阁门外站着一位风流儒雅的年轻人,腰间悬了一柄宽背的古意腰刀,刀把上垂着一尺来长的赤红流苏,正神情肃穆的站在台阶上。

此人正是为高元师四处奔波劳碌的东宫太子伴读许端己。

在临湖阁门前的碎石甬道上,又有四位身着紧身戎装,穿薄底轻靴的太子贴身侍卫,在来回巡视,个个精光四射,提防任何一点风吹草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