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魏风华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六十章 再入临安(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五月二十九,临安。

连绵的战火在这座城池留下了明显的痕迹,自从一个月前被数千大魏骑兵冲进城内,生活在临安的百姓就一直提心吊胆,然而这种担忧很快就消失不见因为真正的朝廷大军前几天便开拔到了城下,开始了正式的攻城。

当然,就算没有大军压境,城内的混乱也不会停止,因为在那位佛主被凌迟之后,三位原本身在前线的天王便带着兵力迅速回返,开始抢夺起了那只有一个的位置。

于是极为荒诞的情形在临安城内上演,以被焚毁的宫城为中心,三位天王各自占据了一部分城池,过万人的军队堆积在城池里,却不是同袍而是敌人,惨烈的厮杀在每一处街道上演,百姓们的生活几乎一瞬间就陷入了水深火热因为总有那么些士卒不想着战功而是想抢一把。

最为讽刺的是城内打成这样,那些天师的人皮还挂在城墙上没人管。

然而还没有新的佛主踩着其他人的尸体登基,朝廷的大军就开拔到了临安城下,一路势如破竹的李易到得居然比正面攻城略地的赵轩还早,在赵轩还带着主力在前线与白莲教的大部分兵力对峙时,李易已经取道富阳,以不比上次慢多少的速度摸到了临安的城墙。

大概是意识到如果临安被破,那么就算当上佛主最后也免不了亡命天涯,三位天王暂时放下成见开始了艰苦的守城,可临安如今人心惶惶,再加上之前的府库被顾怀让人一把火烧得精光,这座原本就身处两浙腹地城墙低矮的城池被破城仿佛只是时间问题。

也就是到了这一秒,许多两浙的百姓,或者逃亡的白莲教徒才清晰地意识到,那个曾经祸乱江南,占据两浙全境的政权,也许真的要完蛋了。

而就在攻城三日城门洞开的这一刻,离临安大概五十里的官道上,连绵的骑兵护着一辆马车,正在沉默地行军。

“有两个天王逃了?”

放下前线送来的战报,马车之中的顾怀揉了揉眉心,伸手掀起了车帘:“告诉李易,我不想看到活着的白莲教高层,临安城内暂时维持秩序就好,一定要追下去。”

一位守候在马车旁的传令士卒领命而去,顾怀看着他的背影,又朝着赶车的魏老三说道:“加快速度,天黑之前进临安。”

“好咧,大帅。”

原本这个位置是王五的,但王五如今怎么也算是骑兵统领,之前剩下的两千骑兵,再加上后面分兵拨过来的三千骑兵,整整五千被这憨货带着在两浙地界厮杀,所以如今只能让魏老三来暂代亲卫统领。

和上山就是土匪参军就是兵痞的王五不同,魏老三相比之下就是老实憨厚许多,办起事来也比王五细心,如果不出意外,回京时大概是会带着一起走毕竟自从在京城那鬼地方遇到过张承那种神经病,身后有两个彪形大汉站着总是更有安全感的。

放下车帘,顾怀继续审阅起军情文书,如今赵轩在和白莲教的剩余大军死磕,他这边的仗打起来就轻松了很多,无论是王五带兵巡弋地方,还是小股朝廷兵力攻略县城村镇,甚至于李易在前方攻城略地,都需要他这边来调度。

虽然看起来只是告诉他们下一步该打哪儿,打下后怎样占领然后再去下一个地方这样轻松的活,但实际上远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涉及到粮草的调度,兵力的补充,乃至缴获的归属以及俘虏的处置都需要他过目,每一天送到中军的文书都能淹没桌案,从起床开始就得不停地对着地图思索,比起打仗好像更废力气。

所以实在不是他摆架子,而是骑马的话就带不走这么多文书,总不能边骑边看?一辆马车加上亲卫骑兵,比起传统的中军大帐还有用许多。

不过眼下这种日子似乎就要到头了,重新打到临安,就意味着两浙的平叛已经到了尾声,剩余一些角落里的残兵败将,收拾起来也就多花一点时间,连那些窝囊的地方将领都能把这活儿干完,而前方的李易已经攻破了临安的城门,所以接下来只要赵轩那边不搞出什么乐子,这件事就可以正式收尾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把三位天王都堵死在临安城内,有点志气的那位倒是留在临安死战,剩下两个见事不可为就一起往余杭方向撤退,所以顾怀才决定加快速度进临安,接手临安的同时让李易继续带兵追下去,如果可以就把那两个最后的白莲教高层从钱塘赶下海喂鱼。

赶往临安的路上依然不断有军情送过来,传令的骑兵在马车旁来来去去,车内很少发出声音,大部分时间顾怀都处理得很快,只是看上几眼便迅速写下军令传出马车,近一个月来的历练让他在大军团作战这方面越发得心应手,如果以前还只会带兵硬冲,那么现在他对于战争的把控无疑全面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