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四合院:原本只想当个小透明

关灯
护眼
第146章 毛熊的锅(攀科技铺垫,可跳过)(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但毛熊的套路,正好相反,装备是以设计的蒙皮外形为准,做个简单的定位,然后把蒙皮敲打装配好,不行再打个补丁,如此一来,保证公差在合理范围内,就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了。

这就是为啥,毛熊乃至后世大毛的许多战机,总给人一种机身皱巴巴的既视感,还是标准化的锅啊!

其实在7、80年代,我兔从西方引进了标准化管理流程,来提升自身战机的生产加工精度,特别是玩会了西方骨架配装这套之后,战机的品质,那是有了质的飞跃。

我兔的歼轰7姬与歼10姬系列,那就是典型案例。

虽说歼轰7姬在设计上,可能并不先进,但奈何装配精确,零件标准啊,平均维护的时间,只用到同时期8爷的一半不到。

同样,苏27在引入国内后,机身蒙皮、结构强度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不明真相的沈飞在国产化后,这些问题,自然也传染给了11家族。

而那时歼10姬的加工工艺,却是媲美西方同代战机的存在,这就是标准与非标准的区别。

而如果没有标准化,恐怕后世歼20这种高端玩具就只能是个概念!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哇,既然这标准化这么好,那从现在开始,就学西方的标准化道路,不是发展的更快?

这个想法真的很好,但却不符合实际啊。

林胜利可以拿出来,各种标准化的方法和流程,林胜利也有,可以现在种家的工业基础,是根本无法承受的。

而毛熊的这种工业模式,却很适合这时的种家。

能通过相对简单的技术,快速搭建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就好比各位书友们玩游戏,新手任务,绝不可能是地狱级的,要不游戏还没开局就崩了。

现在种家,学习发展的以毛熊为参照物的工业体系,也是这个意思,但同样,咱们也不可能总在新手村待着不是。

当开始正式练级后,游戏难度提高,这新手村的技能,就不灵了,因此,就得用新技术来充实自己。

毛熊教会我们工业化,本质上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解决“好不好”靠毛熊的套路就不行了,必须得靠学习西方的“标准化”来进行提升。

对现在种家来说,想要更加快速的发展,是需要工业化和标准化齐头并进才行。

学习了毛熊工业模式的优势,又加入西方工业生产中的精细与高标准。

才让后世种家生产的装备,有了“工艺民主、威力专制”的国际形象!

以往的种家,还需要摸着鹰酱过河,但现在,有了林胜利后,就直接省了把鹰酱一点一点摸秃的过程,现在可以直接把鹰酱的毛给薅秃了都成!

现在林胜利的种种做法,就是在告诉鹰酱,鹰酱你抓紧时间找块好点的沙滩,等着我们种家把你拍死在上面吧!

说完了标准化,那就再来说说流水线的问题。

只有先实行了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才能去推动接下来标准化。

但在现在这个时代的种家搞流水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是说流水线不好搞,这玩意搞起来,技术和流程是相对简单,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却容易出现内部矛盾。

为什么这么说呢?

咱就先来说说好处,流水线是什么。

流水线是一种生产方式,指将生产分成许多步骤,每一个位置都专注处理一个步骤的生产方式。

流水线最早出现,是在1769年,一个英国人在他的陶瓷厂里,将原来只由一个人完成的制陶流程,分解成了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由专人负责,这就是流水线的雏形。

流水线是现代制造业生产的主要生产方式,因为它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节约人力,节省成本。

对工厂来说,尤其是四分厂这种,以后可能专注于生产林胜利研制的新式轧机,这种单一产品的工厂。

采用了流水线模式进行生产的话,整体的生产效率和产能,至少可以提升一倍以上。

而且还可以降低对高级技工,过高的依赖程度,可以让更多的低级技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可以在不增加人力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能,又能节约成本,这对工厂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工厂里的各个领导,也会得到相应的功劳,厂领导们,是一定会支持搞流水线的。

好处说完了,就得说说为什么,在这个时代的种家搞流水线,会激起内部矛盾。

首先,现在的种家,是计划经济时代,是吃大锅饭的时代。

这个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

拿轧钢厂为例,这大锅饭,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工厂吃国家的“大锅饭”即工厂不论经营好坏,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经营效果脱节;

二是职工吃工厂的“大锅饭”,即在工厂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会影响个人工资分配,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搞了这个流水线作业之后,虽然工厂的效率和产能增加了,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可能随之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可没随着增加。

这流水线一搞,用人成本减少,轧钢厂每年的招工名额,随之就会减少,而那些在厂里的临时工,想要转正的机会,就更少了。

而且由于流水线的岗位固定,相应岗位的工人,就很难学到其它的技术,不利于技工等级的提升,搞不好的话,容易形成高等级技工的青黄不接!

这搞标准化的流水线,除了上级和厂领导支持外,工人师傅们,恐怕不会理解,甚至会有很大的抵触心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