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宋国崛起

关灯
护眼
第两百七十七章 持久战(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鲁者,宋之盟友也,即使鲁人不出兵,只以船只运送粮草以为支援,于我宋国而言,亦是大有裨益。此其二也。

战争者,乃政治之延续。政治所赖者,钱粮也。

楚人系郡县制,而我为都鄙制,相比于都鄙制,郡县制集权更甚,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故而楚人征战,总能把举国的力量凝成一拳,每战多胜。

然而,权力不是越其中越好的,集权是一把双刃剑,在更加强大军力的同时,他的损耗也更大。权力越是集中,效率越是底下,征税成本愈发递增,故而相比于都鄙制,对百姓的税率更甚。此之谓,制度之成本也。

当今之世,唯有宋有铁器,而其余诸侯皆用青铜耕作,故而每户最多只能照看百亩(周制)之田而已。而楚国的军队规模,如今业已远远超过了青铜时期农夫所能供养的规模,故而不得不对外掠夺,以维持其军费、官府开支。这是依赖掠夺来维系制度的成本。

这样的制度,孤愿意称之为军国主义。

楚军国主义之所以要进攻宋国,是因为他们认定,在宋国的钱粮可以弥补他们在战争中的开销。一旦我们的抵抗使得他们的军费超越了收益,他们就会自行退兵;倘若楚王执迷不悟,双方就会陷入持久战,楚国的土地是宋国数倍之大,又有十余个仆从国为之输血,如果我们的粮草不能坚持到底,则输掉战争的就会是我们;如果楚人的粮食先见底,不足以维系郡县制的开销,则楚人先崩。

以二等中原之国,力杠天下第一强国,如果没有外援,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因此我们需要鲁国,需要晋国。楚国在境外作战,从江汉平原跨越一千七百周里(约六百公里)输运粮草到宋国,从郑国输运到此四百一十周里(约140公里),从陈国输运至此五百周里(约168公里)。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粟,沿途输运的粮食损耗极为可怖。只要晋、鲁支援的粮草源源不绝地从济水上输送,再加上我们今年缴获的粮食丰厚无比,那么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故而特令你部、龙骑兵部、矛骑兵部两千骑兵,从乘丘登陆,切断狄人后路,相机决战,以解除鲁围。”

宋公卬的前半段论述,在座的军官都能听懂,但到了第二段,绝大部分人都听得云里雾里。虽然每一个字,他们都知道其中的涵义,但是连在一起,就懵逼了。

“原来如此。”在所有人都处于五迷三道的时候,两个新的中队长竟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你俩都明白了?”田单大感意外,说实话,他乍一听这段论述,整个人也是云里雾里,没有比他的部下清醒多少,只不过他认识善儿,找这位女诸葛请教,才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墨非很自然地点点头:“关键是一开始我没有想这么远,经过宋公提点,打开思路后,我就明白过来了。”

墨非边上的是庄家小子,单字一个梦,蒙邑人。田单对这两个点头的部下很感兴趣:“七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国家危如累卵,急需人才,两位若是真的明白,我情愿向宋公引荐两位。”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